|
||||||||||||
11月7日,《2016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在《人民日报》刊发,二七区成为全省唯一连续3年入选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和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的市辖区,分别位列第89名和71名。 今年又同时晋级为中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百强区(第50名),被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调研基地”。 今年以来,二七区全面推进落实“13688工程”的总体思路,努力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争一流、创经验、走前头。记者 景静 通讯员 郭佳星 文/图 以开放投资为引擎 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主动融入郑州国际商都建设和城市国际化新征程,坚持改革开放、攻坚克难,坚决打赢土地运作、规划提质、项目攻坚、选商引资、多元化安置、依法征迁“6场战役”,突出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20项重点工作,全力推进80个重大项目建设,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前三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9亿元,增长9.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1亿元,占预算的77.3%,同比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4.5亿元,增长8.1%。全区GDP保持9%以上的平稳增长。 坚持把选商引资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引擎,80个区管重大项目中,郑州绿地城等12个项目新开工建设。全区35个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大盘子,投资总量、年度投资额、实际完成投资均位于全市前列。 以大棚户区改造为抓手 全域城镇化步伐加快 坚持全域发展、全域城镇化,统筹推进大棚户区改造和安置房建设。在前三季度全市5次观摩考核中,二七区均位居市内五区第一名。 新启动了侯寨等3个村庄的拆迁,实现了围合区域村庄动迁基本完成。创新启动田园小镇建设,按照“一年出形象,三年成规模、五年大变化”的要求,谋划了禅意、旅游、足球、健康4个小镇,整体规划方案正在完善,力争3年左右4个小镇全部建成。 以产业园区发展为平台,现代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定位,积极推动优势资源要素聚集,不断完善产业链条,现代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二七新区产城融合步伐加快,永泰城、居然之家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郑州CSD、鑫苑鑫地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进展顺利。黄岗变已投入使用、荆湖变主体已完工。连续两年跻身全市“两强”组团新区。 马寨产业集聚区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新签约坟上安置区等3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郑州达维精密工具等二次招商项目18个。成功晋级全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连续两年进入全市“两快”产业集聚区。 二七特色商业区品质全面提升,围绕“一街一园一中心”建设,谋划包装亚细亚周边区域改造等8个项目,德化步行街文化复兴工程景观设计方案已编制完成,德化无限城等项目已开业运营,正弘凯宾城、钱塘大厦等项目已竣工,商业区产业发展、形象品质不断提升。连年3年位居全省特色商业区“十强”。 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深化、细化、常态化治理。专门成立重点区域专责领导小组,组建“8+1”督查机制,主抓工地、道路扬尘治理,黄标车淘汰、燃煤治理、露天烧烤、渣土车管理、油烟净化、土小散源治理等工作。 经初步测算,截至目前,全区PM10、PM2.5浓度均值分别为134微克/立方米、6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为175天,比全市平均优良天数多25天,在全市9个监测点中位居前列。 生态绿化工作成绩显著,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示范段56万㎡已建成开放,南水北调生态公园郑平路以东段30万㎡及英开体育文化公园6万㎡乔灌木栽植已全部完成;郑登快速通道生态廊道完成绿化125万㎡,“一环”沿线35.15万㎡绿化全部完成。 以服务改善民生为目标,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坚持“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打造“温暖二七”为目标,各项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进展顺利。 近年来,二七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6所,新增学位近1.5万个。新建区域医疗联合体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家、标准化村卫生所21家,初步形成城区居民“15分钟社区医疗服务圈”。新建社区托老站14个、农村养老服务中心两个,初步形成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 新建南溪路等18条城区道路、郭樱线等4条农村道路、停车场129处、停车泊位41378个,配合做好“畅通郑州”建设。区行政服务中心等3个区级、黄岗寺等18个居住区级配建项目建成使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高效、方便快捷”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雏形初现。 近期,二七区组织了“温暖二七”共建文明幸福之城的活动,成立了“残疾人救助专项基金”“阳光助学基金”、临时救助资金,建立了60多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广泛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开展了“温暖二七、让爱传递”慈善捐赠活动,筹集善款2600万元,历年最多。 以建设先行区为目标 创新创业步伐加快推进 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谋划推进各类型创新创业载体,并将“双创”工作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区委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围绕优势聚集,探索确立了“U创港”合作模式,发挥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服务及保障、产业承接”等优势,助推新兴产业培育(区域产业升级),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围绕建设“创新创业先行区”的目标,总结经验、深挖优势,复制推广“U创港”建设运营合作模式。 建立了创新创业的全方位政策支持体系,为入驻企业和大学生创业提供科技信贷、融资、担保等服务,区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支持“U创港”孵化场地的改造和建设。建立了公共服务平台及首席服务官服务机制,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 实施“5335引智计划”,计划引进50名领军型创业人才、30名领军型创新人才,培养30名科技创业企业家,汇聚5名以上海内外顶尖人才。此外,成功引进长江学者王志功等16个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 截至目前,“U创港”已入驻企业和创业团队177个,已建成黄河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客咖啡、创客工厂、创客公寓等共计10万㎡。黄河众创空间获批全国首批众创空间和河南省首批众创空间。 连续3年入选“中国双百强区”的同时,新增“中国双创百强区”称号,既是对二七区发展的肯定,也是对今后工作的鞭策。未来,全区将按照省市党代会的战略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以“创优势、增实力、补短板、能抓住”为出发点,发挥作用、厚植优势,加快“三区融合”、打造“三个二七”、努力实现“三个率先”,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复合型城区。 ——区委书记陈红民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