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8版:文化 上一版3
“作家最终拼的是人格”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作家最终拼的是人格”
“文学豫军”领军人物、著名作家南丁逝世,享年85岁 曾创办《莽原》《散文选刊》等期刊,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作家
南丁是郑州晚报的第一批“领读者” (资料图片) 张翼飞

著名作家、省文联原主席南丁因病于11月11日5时10分在郑州逝世,享年85岁。

消息在文艺界引起很大震动,大家纷纷寄托哀思,追忆他的生平点滴——南丁的豁达、幽默、热情,永远定格在了人们的记忆中,他对“文学豫军”的成长壮大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更将镌刻于史,永远被人铭记。

南丁,原名何南丁,他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作家。20世纪50年代,其以小说《检验工叶英》《科长》成名,80年代又以小说《旗》开反思文学先河,其作品《他们两个短暂一生的编年史》《尾巴》对文坛影响深刻。

南丁在担任河南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期间,主持创办《莽原》《散文选刊》《故事家》《文艺百家报》等多种文学期刊,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作家,对新时期文学豫军队伍的成长壮大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为河南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郑报融媒记者 苏瑜

河南众名家追忆南丁

他是一个正直宽容、嫉恶如仇、幽默豁达的人

遵照南丁生前丧事从简、不设灵堂、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的遗愿,南丁遗体于12日上午在郑州殡仪馆火化。许多人是在遗体火化后才得知南丁逝世的消息,没有去送他最后一程——这成为许多人的遗憾。

作为与南丁朝夕相见、视同亲人的晚辈和邻居,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邵丽在得知南丁逝世后悲痛不已,她说:“先生一辈子既古道热肠,又克己守静,从不麻烦别人。临终前他安排家人,悄悄把丧事办了,不要通知任何人。先生一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是真正的大仁大智大勇。”

“我想,这可能是南丁老师的一个心意,他不想让大家为了他来回奔波。作为晚辈,其实对他最好的纪念就是在他的作品里思念他,在生活中能时时想起他,想起曾有这么一个可敬可爱的老人。”省作协秘书长乔叶说,“南丁老师非常热爱生活,他喜欢唱歌、跳舞和旅游,属于他那个时代的老歌,还有《时间都去哪了》《当你老了》等流行歌曲都会唱。同时他又很豁达,对生死看得很透彻,他的身后事如此简单也是在情理之中,是非常自然的、值得大家尊重的选择。”

南丁生前说:“作家最终拼的是人格。”他本人正是一个拥有强大人格魅力的人,也正是基于此,几乎所有与南丁打过交道的人,都会发自内心地对他产生敬意。

“南丁老师特别正直宽容,对于不好的现象,他嫉恶如仇,对同事朋友,他有足够的宽容。他在生病之后,仍然一如既往的幽默、豁达,他教会我们怎么面对人生。”省文学院院长何弘说,南丁经历过不少坎坷,然而不管身居高位还是低层,他始终积极面对生活,“他是一位充满人生智慧的长者,他对于人生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省文学院副院长墨白十分景仰南丁清澈的精神品格:“他著作等身,是名副其实的大作家,但他却从不拿架子,在他80多岁高龄的时候,我还见他一次次参加晚辈的纪念与研讨活动,这种真诚让人感动、难忘。”

省文联如此评价南丁:“南丁是河南当代文学60多年发展历程最完整也是最重要的亲历者和领导者之一。他52岁起担任河南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主持创办《莽原》《散文选刊》《故事家》《文艺百家报》等多种文学期刊,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作家,对新时期‘文学豫军’队伍的成长壮大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为河南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段话完整而精准地概括了南丁对于河南文学的巨大影响。

“南丁是‘文学豫军’的领军人物,也是文学界的一面旗帜。他的逝世是中国文坛的一大损失。”邵丽悲痛地说。

为文学豫军开掘出一片土壤

他是河南文学苗圃一位不可或缺的园丁

郑州市作协副主席赵富海与南丁有着30多年的交往,曾出版《南丁与文学豫军》。赵富海介绍,20世纪80年代后,文学豫军的干将们多自学成才,身份从农民、工人、教师到编辑、记者不等。是南丁,树起“黄埔一期”(1980年河南省第一期文学讲习班)的大旗,开始把他们集合。

赵福海说,经南丁之手调入文学岗位而至今活跃的作家有夏挽群、田中禾、孙方友、李佩甫、郑彦英、杨东明等,组建起一支强健的专业作家队伍。南丁领导并创办了大型文学期刊《莽原》《故事家》《散文选刊》《当代人报》《传奇文学选刊》《文艺百家报》等,筹建了文学院,为河南文坛开辟出阵地。

赵富海说:“南丁对作家你我不分家、宽厚待人,在一起抽烟、喝酒、啜茶、聊大天中了解大家的需求,然后想方设法解决文学的条件问题,为作家写作铺路搭桥。于是,作家们也就把他当成哥儿们兄弟,更景仰他的人格魅力而齐集麾下。”从此,河南省文学院成为文学豫军的摇篮——有南豫见、王钢、墨白、孟宪明、邵丽、李洱、乔叶、王剑冰等一大批作家。

南丁还适时指出,河南创作优势在农村题材,作家多是写农村的好手,作品的乡土韵味耐人品尝。于是,文学豫军横空出世进入中国文坛。“没有南丁,一样会有文学豫军,但文学豫军的影响和成就可能与今天不大相同。这‘一样’和‘不一样’之间的差异,就是南丁的意义。”省文学院院长何弘说。

“南丁的个人贡献在于为文学豫军开掘出一片土壤,呵护出一个环境,改变了一方水土,氤氲成一个气场,使之葱郁成一片共生林,从而创造出一个特定时段的文学气候圈,烘托出近30年的河南文坛盛世。”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廖奔认为。

“许多作家感恩于南丁的拔擢,他帮助这些人从生存状态进入创作境界。文学豫军中人对南丁的崇仰,更是一代作家对合宜旗手及其所创辟文学环境的依恃、眷恋与珍惜。这是中原文学之幸。”廖奔说。

与郑州晚报延续30多年的缘分

他是一代知识分子风骨的传承者、践行者

据郑州晚报原主任编辑王建章回忆,1981年1月1日,当中华大地已经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时,郑州晚报以新的生命在世人面前亮相,唐弢、秦牧、邓友梅、赵大年、刘心武等著名作家都纷纷给郑州晚报写稿。南丁也是其中之一。

“我与郑州晚报是很有交情的,在多年的投稿中,与晚报的编者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南丁曾在郑州晚报创刊60周年“我与郑州晚报”有奖征文活动中向记者讲述过与郑州晚报原副刊编辑邓万鹏之间的一件小事,“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他的电话,说看到一本1955年8月的《人民文学》,上面有一篇我的小说,问我那里有没有,如果没有的话就买下来给我。”南丁说,时隔多年,能再见到当初的作品,真的是非常感慨和欣慰。“我的小说发的是那期的头题,刊物还是竖排本的那种,很有收藏价值。欣慰之余,也很感谢友人的细心与惦记。”

南丁不仅为《郑州晚报》写稿,也是《郑州晚报》的忠实读者,他表示,几十年来,他每天都会阅读《郑州晚报》。“我很喜欢看《郑州晚报》,她作为省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报纸,为郑州城市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郑州晚报的胸怀进一步打开,增强了郑州这个城市的肺活量……”2013年,《郑州晚报》改版全新亮相,南丁在推介会上与诸多名家一起对《郑州晚报》寄予殷切希望和祝福。

2015年5月,《郑州晚报》创刊66周年、改版13周年之际,南丁、马国强、曹新林、杨杰、宋华平、化建国倾情“领读”晚报,成为本报寻找到的第一批“领读者”。南丁说,郑州是河南省会,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城市变化日新月异,《郑州晚报》紧跟时代步伐,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新闻报道,忠实地记录了一座城市的变迁,为推进城市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南丁坦言,他最喜欢读《郑州晚报》文艺副刊,认为编采人员视野开阔,办得有声有色。面对网络时代对阅读带来的冲击,南丁真诚地给予报人鼓励,他说自己也会玩微信,但还是更喜欢纸质阅读,认为真正的阅读仍需要手捧报刊、图书。

2015年7月,当南丁听到郑报集团投拍《百家姓·起源故事》后,更是寄予厚望。他说,姓氏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

南丁是一个有大情怀的人,他的情怀来源于他对生活的热情。《郑州日报》“中原之子”栏目刊登过采访南丁的整版报道《中原文坛之祭酒》。当年采访他的记者李鲁愿听说南丁逝世的消息内心十分沉痛:“在采访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南丁老师的那种热情、激情,他心理状态十分年轻,我们采访他的那年,他已是81岁高龄,但还每月爬一次山。”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88090 2016-11-14 00:00:00 一 “作家最终拼的是人格”KeywordPh“文学豫军”领军人物、著名作家南丁逝世,享年85岁 曾创办《莽原》《散文选刊》等期刊,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