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H03版:惠济时报 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揭开西山古城面纱 寻找流逝记忆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揭开西山古城面纱 寻找流逝记忆
考古界的“中华第一城”
彩陶壶
彩陶钵
彩陶钵

黄河之滨、邙山余脉,有一处闻名天下的古城遗址。古城由兴盛到衰落,然后湮没于历史长河中。随着考古的发掘,她的神秘面纱被揭开,惹得考古学家为之着迷,世人为之惊叹。她,就是西山古城。 记者 鲁慧 通讯员 张超 文/图

我国发掘 最早的古城遗址

西山古城遗址位于惠济区古荥镇孙庄西,是由国家文物局举办的考古领队培训班从1993年到1996年经过连续三年发掘而出的古城遗址。1995年9月10日的《中国文物报》发表了张玉石、杨肇清采写的题为《新石器时代考古获重大发现——郑州西山仰韶时代晚期遗址面世》的消息:“在郑州西山,经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连续三年的发掘和探索,发现迄今我国年代最早、建筑技术最先进的古城遗址,考古学年代为仰韶文化晚期。”这是一个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发掘出的最早的一座古城遗址,它属于距今5300~4800年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城址,开启了中国城垣建筑规制的先河,被誉为“中华第一城”。

不规则的圆形古城

西山古城是一座不很规则的圆形古城。遗址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00余米,总面积10万余平方米,目前已经发掘的面积4700平方米。西山古城高出河床约15米,海拔高101米。

遗址内有两个城门,一个保存较好,位于北城墙的东端,城墙向北伸出,中间有一个缺口,形成内宽、外窄的“八”字形;另一城门位于西城墙的中部偏北处,其宽与北城门大致相同,但被晚期灰坑打破严重。东城墙及南城墙因破坏严重未能发现城门。

城内发现了墓葬区和居住区遗址。在北城墙内侧和西城墙之外均发现有较密集的墓葬,似为当时人们的埋葬区。在西山古城共清理房基120余座,窖穴、灰坑160余座,灰沟20多条,墓葬200余座,瓮棺130多座,出土大批陶、石、骨器等人工制品及植物种子等遗核。

先进的筑城方法

城墙建筑采用的是板块夯筑法。在城墙建造过程中,局部地段可能采用中间立柱固定夹板,板块与板块之间,往往保存有埋设立柱而形成的宽0.3米左右、深0.4~0.5米不等的基槽,基槽内分布有柱洞,柱洞直径0.12米左右、深0.3~0.7米。板块大小并不一。

现存城墙平面一般横排3板,西北城角因加宽需要横排5板。从一组较为清晰的夯窝痕分析,有可能是数根一组的集束棍夯。考古专家杨肇清先生推断:首先在拟建城墙的地段,挖去文化层至生土层成为城墙的基槽;其次将槽内底部整平;再次在基槽内用木板围成长方形方块在板外用小圆木为木桩打入土内固定木板;最后在方框内逐层填土,逐层夯筑,直到把方框内的土填满,夯实为止。此小板夯筑完成再把木板取出,又向前采用此法依次推进。

双重的防御设施

城不仅有居住的功能,还有防御的功能。西山古城的城墙与壕沟,是我国最早的防御体系设施。从遗址可以推断城墙和护城壕沟应是同时建造。

在板块夯筑建造城墙时所取用的土,就是从护城壕沟所挖出的土,一举两得。在城门门道外3米处有一道墙,就像影壁一样,它的存在不是简单的为了装饰,而是保护城门的护门墙,是为了加强城门的防御能力。这种最早的防护措施逐渐形成了以后建城时保护城门的“瓮城”。在西山古城的西门北侧,还发现了修建望楼的基址,便于观察。城墙和壕沟的双重防御体系,开启了我国城垣建筑防御的先河,在之后的朝代里逐渐演变成城墙和护城河。

西山古城属于哪个时期

西山古城属于哪个时期?对西山古城时期的考证也费了很大的周折。在学术界,一些学者认为西山古城是黄帝时代建造的城,然而在相关的历史记载中目前知道黄帝时期造了五座城,而不知道是哪五座城,存在于何处。

西山古城的发现,为考古学家从遗址年代和性质印证“黄帝五城”的说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考古专家张玉石、杨肇清先生认为:“西山城址始建于三期早段,至三期晚段即废弃。正当豫中地区庙底沟文化消亡之后,庙底沟二期文化产生之前的仰韶时代晚期——秦王寨文化时期,绝对年代当在距今5300~4800年间。”西山古城的发掘,与文献记载的史实大致符合,印证了黄帝筑城造邑的史实。学者据此推断,西山古城就是黄帝筑造的五城之一。西山古城可以上溯到黄帝时期,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城市“雏形”。

西山古城的价值意义

对于西山古城遗址考古发掘的价值和意义,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教授、主任李伯谦称:郑州西山仰韶文化城址,是中原地区年代最早的城址,标志着此时中原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所在的地区一样,进入了“古国”阶段。距今5000年前后,各地城池纷纷构筑,各个文化区都以自己的方式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文明,而聪明的郑州人,筑造了长江以北最早城池——西山古城,其建筑方法、形制结构开启了中国城垣建筑规制的先河,成为中国城池文明的重要源头。西山古城遗址的发现不仅仅对于探讨中国早期城市的起源,而且对于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及中原地区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山古城以其造城的时间之早、遗址规模之大及丰富的文物遗存,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第一城”,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距今5000年的古人的生活画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91935 2016-11-29 00:00:00 二 揭开西山古城面纱 寻找流逝记忆KeywordPh考古界的“中华第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