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独家责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悲伤高楼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悲伤高楼
江西电厂倒塌事故 夏邑13名老乡罹难 7人来自同一村
高业彪走了,他家的柿子烂在树上也没人摘
高昆仑妻子床头挂着吊瓶
高猛的妹妹拿着高猛小家庭的全家福给记者看

一下子死了13个人,都是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的。

噩耗传来,夏邑县王集乡高楼村的丁连旗吓得脸色都变了,他虽在2年前已“退出江湖”,不再为电厂冷却塔工地干活,但依然心有余悸。

死人很可怕,最可怕的是,死的是自己最亲最近和最熟悉的人。

11月24日7时30分许,江西省宜春丰城电厂三期扩建工程D标段冷却塔平桥吊倒塌,罹难者达74人,其中之一的王方印,是丁连旗的好伙伴。

“我给方印说,你别干了,你都50多岁的人了,能差那么多钱?家里两个老人都80多岁了,也该照顾照顾了。他说,他干到年把(一年)就不干了。”今年春节时,丁连旗还劝过王方印。没想到,那次劝说竟成了永别对话。

在夏邑县王集乡有不少包工头,他们和外边的建筑工地负责人,特别是电厂冷却塔工地施工负责人有联系,每到农闲,他们都会带领亲朋好友外出打工。

“不算这次,周边几个村的农民工,这几年死了有四五个了。”丁连旗说。

每每想起工地上发生的事故,丁连旗都心惊胆战,所以他提前改弦易辙,宁肯在县城靠每月不到2000元的工资生活,也不再去电厂冷却塔工地高空作业了。

13人一起罹难,再次触动夏邑县当地打工者和打工者家属的心灵。

如今,有些逝者的家属依然蒙在鼓里,并不知道外出打工的亲人已经“走”了。 郑报融媒记者 王军方 文/图

不相信他“走”了

入冬不久的夏邑县王集乡高楼村很冷,太阳给寒冷的村庄带来丝丝温暖。落叶已经归根,成群的麻雀不时在枝头飞过,并不时“叽叽喳喳”地叫。村庄内刚修好的水泥路旁,三五成群的老人和妇女在扎堆闲聊。

几天来,这个临近安徽的河南村庄里,有一个街谈巷议的焦点话题——11月24日,江西省宜春丰城电厂冷却塔施工中,他们村7名年轻力壮的村民失联。

丰城电厂冷却塔平桥吊倒塌后,关于有很多人死亡的消息漫天飞。

刚开始,高昆仑的妻子梁大爱,压根不敢相信丈夫会有事。

11月24日上午,她得知丰城电厂冷却塔平桥吊倒塌的消息后,立即拨打丈夫电话,但听筒中提示对方手机已关机。

和丈夫一同去打工的还有高业彪,她忙拨打他妻子的电话。高业彪的妻子给高业彪打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几乎同时,其他几个打工者的家属也拨打了自家人的电话,同样都是无人接听。

“我丈夫是包工头,上班的时候,只有他带手机,其他人都放在住的地方。我没往坏处想,他(高昆仑)要是出事了,我也不能活。”梁大爱说。

当天,梁大爱思绪万千,心情始终无法平静。因为,如果真出事了,高昆仑出来的机会很小,梁大爱知道,别人走后,高昆仑还要拿着尺子丈量让工地人员验收。

梁大爱身体不好。高昆仑十分关心妻子,在外打工的日子,他会三天两头给妻子打电话。就在他出事10多天前,天气越来越冷了,他每天给妻子打1个电话,出事前一天打了2次,一次在早上7点多,一次在晚上八九点。

24日上午,很多人都在给梁大爱打电话,还有的到家里来询问,希望打听到自己家人还活着的信息,但始终没有消息。

下午,二儿子给梁大爱说:“平桥吊塌了,我爸在上边,你想想希望有多大?”

村里有人问梁大爱:“出事了,你知道不?”但是,梁大爱不相信是真的:“人家都知道他死了,我怀疑。”

每个死者都是顶梁柱

32岁的高猛,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儿子9岁,女儿5岁。

和外出打工的爸爸通过视频聊天,是两个孩子最快乐的事情。只要是哪天爸爸没有接电话,孩子就大声哭闹,妈妈只好哄他说,爸爸干活还没有下班。

高猛给家里打电话,常交代要把两个孩子照顾好,不要让他们和别的孩子打架。

儿子高硕硕(化名)9岁生日的第二天,高猛就向丰城电厂冷却塔工地出发了。

高猛出事后,家人都瞒着两个孩子。

出事的第二天,高硕硕的妈妈去了丰城电厂善后。当时,正好赶上学校开家长会,很多家长都去了,唯独高硕硕的妈妈没有去。

突然间,他从同学口中得知,爸爸打工的电厂出了事,死了很多人,他的爸爸也死了。

“我爸爸死了,我也不活了……”高硕硕不顾老师和同学们阻拦,疯跑着离开学校,到家里问奶奶这是不是真的。

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就是家里的天。爸爸死了,无异于天塌了。

兄弟情深,高猛的弟弟听说哥哥出事后,想去丰城见哥哥最后一面,但由于媳妇临产,无法前往。“我说,你媳妇快生了,你嫂子不会怪你的。”11月29日中午,高猛的妈妈说着说着潸然泪下,连午饭也吃不下去了。

“人都没有了,还能咋弄?”高楼村刚修好的水泥路上,80岁的王西亭骑着三轮车,他边走边嘟囔着。他膝下有4个儿子,三儿子王方印及其独子王谯,在这次事故中被夺去了性命。

王谯已婚,儿子5岁,女儿3岁。

“儿子和孙子都没了,叫我咋活?”当着众多邻居的面,王西亭81岁的老伴不住地哭泣。

王方印妻子的腿有类风湿,干不了重活。事发后,她到丰城去做丈夫和儿子的善后之事。对于她家来说,丈夫和儿子的去世,让她家里失去了顶梁柱,也失去了希望。

这些逝去的打工者,都是身体健壮的男人,而留在家里的,多是老弱病残的人。每个失去亲人的家庭,都失去了顶梁柱。

想让一家人过好日子

在高楼村,有的两层小楼非常漂亮,但也有更多的老房子,甚至有的房子已坍塌许久,只剩下残垣断壁。

高传福的房子十分简陋,但里面很干净。房前的一棵柿子树挂满了累累果实,虽然早已过了采摘季节,但很多柿子依然悬挂在上面。

高传福有心脏病,还半身不遂,走路不便;他的妻子患有精神分裂症,时常走失,平时少言寡语。

老两口有两个儿子,32岁的大儿子高业彪,在此次事故中罹难。高业彪有两个孩子,儿子12岁,女儿10岁。

上有老,下有小。高业彪的家庭和其他多个罹难家庭都是这样的处境。

“爸爸,我得出去打工。”高业彪是个孝顺的孩子,深知家里的难处。

大儿媳妇也是个非常孝顺的人,得知高业彪出事后,不敢告诉两位老人,怕有心脏病的公公听后会犯病。

高业彪的弟弟已30岁了,现在无锡一家工厂打工。按夏邑县农村习俗,弟弟早已到了结婚的年龄,甚至同龄人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但他如今依然没有娶亲。

对于高楼村民来说,结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房子,有“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有的还要轿车,还要请客吃饭,算起来就要五六十万元,多的要六七十万元,其中光彩礼钱就要10万元以上。

“结婚虽然不是卖闺女,但是别人的闺女彩礼十几万元,咱们的闺女不比他们差,彩礼咋能比他们少?”在当地,有人存在这样的思想。当大哥的,在家里有大哥风范。高业彪每次回家都会给父母一些钱,让父母买这买那。

高业彪给家里打电话,总是安排这安排那,希望家里一切都好。

出事前10多天,高业彪跟别人打了一架,被人打掉了牙齿。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怠工,而是仍坚持工作。

“他这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说起刚刚逝去的大儿子,63岁的高传福老泪纵横。

这样的家庭负担之重,是打工者难以承受的。

4代单传的他早逝

见到郑报融媒记者,杨小英声泪俱下,然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头点地磕了几个响头。

“你一定要帮帮我们,一定要帮帮我们……”杨小英的举动,让记者和很多邻居无所适从,记者忙将她搀扶起来。

杨小英姊妹四个,三女一男,她是老大,最小的是此次罹难的44岁弟弟杨创业。

杨创业16岁就没有了父亲,与母亲和姐姐们相依为命。他是四代单传(男孩),截至他儿子这一代,是第五代单传。

杨创业有3个孩子,1个儿子2个女儿,儿子21岁,女儿一个16岁,一个9岁。

“家里六七口人吃饭,都靠他一个人。”杨小英说。

今年儿子结婚后,大约1个月的时间,杨创业就“走”了,这让杨家人心理上难以承受。

同辈中缺少至亲的男人,事故发生后,杨创业的妻子去丰城处理善后事宜。

杨创业的母亲今年已75岁,患有老年痴呆症,经常会走丢。在外打工的杨创业每当母亲走丢的时候,就会跑回家里寻找。

平时,杨创业不在家里时,村里的邻居们常帮他家。家里出事后,邻居们都到家里慰问,希望家里节哀顺变,不要过于悲伤。

11月29日下午,当邻居们到来时,杨创业的二姐拿着弟弟的照片,悲痛欲绝,痛哭流涕。

由于杨楼村涉及以后的整体建设,目前允许村民建设新房子。杨创业家里的房子很旧,但刚给儿子装修的婚房,里边非常干净整洁,还增添了些新家具、家电。

一名邻居说,他儿子结婚欠外债20多万元。

善意的隐瞒能持续多久

“要是他这次没有走,而是受伤了,我碰到他了,一巴掌就扇他脸上了……”杨楼村67岁的杨双印,说起三儿子杨喜峰出事的情况,追悔莫及。

事发当天,村里很多人都知道杨喜峰可能已经罹难,但杨双印得知消息却非常晚。当天吃晚饭时,有人问他:“喜峰出事了,你知道不?”他才得知事态的严重性。

事发后,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前往丰城善后,留下他和老伴在家里。他和老伴就住在杨喜峰院子里,只要是有人说起此事,他就会立即引着人进入堂屋,并让老伴在厨房或别的地方等着。

堂屋里,家具布置非常简单,没有像样的家具家电。

“她(杨喜峰的母亲)血脂稠,还有精神分裂症,不敢跟她说这个事,街坊邻居也没有给她说。”杨双印说,至今,老伴依然蒙在鼓里,她现在知道的,是三儿子在工地碰伤了。

年龄不饶人。杨双印身体也不怎么样:“你看我瘦得跟鹿一样,腿经常疼。”

杨喜峰有两个孩子,儿子13岁,女儿12岁。两个孩子上的都是私立学校,每学期学费共3400元左右。

这些年,孩子稍微大了些,杨喜峰常外出打工。“要不是为了孩子,他咋弄这(外出打工)?他能不知道打工上那么高有危险?我都说过他几百回了,现在一句话,晚了。”杨双印说。

出事后,两个孩子和奶奶一样,都不知道详情。上个周末,孩子的姥姥把他们接走,省得他们在家里找爸爸妈妈。

多个家庭都难以承受亲人突如其来的变故。

得知丈夫罹难后,梁大爱已天天卧床不起。“想起来,腿都是软的。”梁大爱说。

杨楼村的杨玉站去世后,年迈的父母专门从新疆回到河南老家,给儿子处理后事。

老年丧子,孩子失去父亲,13名农民工的罹难,给家庭带来很大的精神痛苦。

13名逝者家属中,不少年轻人得知家人死亡的消息后,对老人和小孩子隐瞒真实情况,希望减少对老人和小孩子的精神伤害。但是,这种善意的隐瞒,到底能持续多久呢?

打工路任重道远

这些打工的村民,把打工和务农看成挣钱的最好门路,特别是前者。

丁连旗和村里其他几个村民粗略算了一下,邻近村庄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不下千人。

20多年来,丁连旗在北京、南京、天津、秦皇岛、新乡和焦作等地的电厂工地干过活,可谓饱经风霜。

回忆起当时的各种场景,他历历在目。电厂冷却塔百十米高,站在高空作业,夏天直流汗,两三个小时能喝一桶水(10多斤),冬天冻得打哆嗦。

炎热和寒冷,对打工者都不算啥,他们最担心有两样,一是安全,二是工资。

站在百米高空向下看,心惊胆战。关键的是,不是让你在高空站着不动,而是要干体力活。高处不胜寒,风也非常大。丁连旗在秦皇岛的一次施工中,百米高空刮起大风,洋灰墙被刮掉一大块,让他触目心惊。

这几年,每当听说外出打工者中有人死亡,对他都有很大触动。工地出事故,多大磕磕碰碰,偶尔会一次死一个,但这次丰城电厂一次死亡74个,特别是在他们村庄和附近村庄就死亡了13个,不但震撼了他,也震撼着当地的外出打工者和打工者的家属。

这些年,欠工资的少了,特别是这次出事故的河北亿能烟塔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大企业,薪金一般比较准时,这也是大家多年来跟着这家企业干活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在逝者家属中并不少见。他们中,有的疾病根本难以治好。长期的治疗加剧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使得打工者不得不努力挣钱,从而改变贫穷的面貌。

王集乡位于夏邑县北10公里处,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地理位置优越。当地大多农民的收入来自于种植,刨去化肥、浇水、犁地和种子等费用,土地收入却非常少。种地收入和打工挣钱的收入相去甚远,对于缓解家人结婚、建房、看病的开销之急更是杯水车薪。

伤亡风险很大,每个打工者都知道,但是,他们依然走上了这条道路,甚至义无反顾。

丰城电厂事故发生后,夏邑县当地部门也在与丰城方面、亿能公司联系,积极协调善后事宜。

11月30日,在亡者家属的迎接下,13名罹难者开始陆续“回家”,回到生养他们的地方,并长眠在那里。

丰城电厂冷却塔事故发生后,夏邑县王集乡和附近乡镇的大量打工者,依然活跃在外地建筑工地上,其中相当多的人,是在全国各地电厂冷却塔工地高空作业。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92699 2016-12-01 00:00:00 四 悲伤高楼KeywordPh江西电厂倒塌事故 夏邑13名老乡罹难 7人来自同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