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郑州市文化宫路位于中原区境内,始建于1956年,因其东侧有河南省工人文化宫,故得名。1956年,始修建设路至颍河路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修建颍河路至淮河西路段。 文化宫路东侧是现在大家熟悉的五一公园。2002年,河南省工人文化宫将前院的西部及西南部平房拆除改建成公园,定名为“五一公园”。从那以后,这里就成了附近居民休闲的最佳去处。在冬日的五一公园里,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拉二胡、唱戏的老人们显得很是从容。琴声悠扬中,这里的底蕴也显得愈加深厚。 记者 张改华 通讯员 朱永忠 文/图 为丰富职工业余生活 筹建省工人文化宫 建国初期,郑州西郊,也就是现在中原区所辖的大片面积上,坐落着全国赫赫有名的多家国有企业,如棉纺路上的国棉(现作郑棉)一、三、四、五、六厂,伏牛路上的二砂、电缆厂等。 当时的西区是郑州的工业重地,在全国都很出名,为丰富国有企业职工(尤其是棉纺工人)的业余生活,1950年,省工人文化宫开始筹建。1954年1月,省工人文化宫筹建会正式建立,次年开始动工兴建。 1956年,省工人文化宫竣工对外开放,共投资64万元,占地150亩,分前后院,前(北)院有影剧院、美术室、文艺厅、灯光球场、展览室、旱冰场、图书馆、文艺室、儿童厅、棋室、乒乓球室等20余处文体设施。 后(南)院有游泳池、苗圃、花园等,一座天桥横跨友爱路,连接前后两院。当时这里的定位是郑州市工人文体活动中心,隶属于郑州市总工会领导。 省工人文化宫建成后,每天有数万人来这里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它也因其完备的设施和占地面积之大,在全国名声大噪。 在河南省工人文化宫保存的一份钢笔书写档案中记载了开建和筹备过程:1953年10月上旬,河南省工会联合会召开常委会,正式决定在郑州市区建造综合性职工娱乐活动中心。当年12月,省总工会开始抽调人员着手进行选址,设计图纸并制订计划。 1954年1月23日,《建筑河南工人文化宫计划》上报审批,随后,河南省工人文化宫筹建委员会成立。 文化宫建成时,文化宫路才开始修建 省工人文化宫建成开放的同时,1956年,紧邻的文化宫路也开始修建。同年,始修建设路至颍河路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修建颍河路至淮河西路段,全长3100米,宽20米,柏油路面。 文化宫路北起建设西路,向南与中原中路、伊河路、颍河路、陇海西路、汝河路相交会呈十字,至淮河西路。北段两侧为大专院校及生活区,南段两侧多为居民区。郑州市中医院位于北段东侧。 2002年,省工人文化宫部分改建为五一公园 2000年前后,政府决定对省工人文化宫进行改建,让其重新成为市民的乐园。 2002年,省工人文化宫将前院的西部及西南部平房拆除改建成公园,定名为五一公园。公园占地75亩,栽植各种树木、花卉、草坪、绿篱。 树木以松柏、枫树为最多,其次有栾树、红叶李、女贞子、梧桐、国(龙)槐、洋槐、白杨树、椿树,还有榆树、法桐、合欢树等。 花卉有迎春花、月季花、桂花、玉兰花、石榴花、金钟花、桃花等,以月季花为多。 种植草坪3万平方米,将大小、高低不同,造型各异的乔灌花木点缀其间,提升了花园的美感。 公园经过几年的绿化、美化,现在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景观宜人,是郑州市区西部继碧沙岗公园、绿城广场之后,供居民休闲娱乐及各种文体活动的又一最佳去处。每天成千上万的群众到这里散步、晨练,还有歌手和豫剧、曲剧等剧种业余爱好者在这里尽情演唱,已经成为公园的一景。漫步这里,各种唱戏声、歌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动听的岁月之歌,散发出浓郁的芬芳。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