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A02版:时政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讯 (记者 武建玲)今天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两周年的日子。记者近日走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23号分水口门泵站、刘湾水厂等处,了解工程通水两年来在缓解我市用水紧张状况、改善自来水水源水质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我市日用南水100万立方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郑州东南新郑市观音寺入郑,从西北荥阳市王村穿黄河进入焦作。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郑州段2014年12月15日通水,配套工程同步通水、同步达效。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在郑州市境内开设7处分水口门,受水区分别为郑州市区、新郑、荥阳、中牟、航空港区和上街区,年分配水量5.4亿立方米。郑州先后建成刘湾水厂等南水北调工程配套水厂,同时增加了柿园水厂、白庙水厂取用南水北调水源的工艺设施。通水以来,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已向郑州供水5.6亿立方米,日供水量100万立方米左右,受水人口达到680万人,郑州市主城区已实现丹江水全覆盖,丹江水已成为郑州市区和沿线县(市)区的主要供水水源。郑州城市供水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双水源。郑州市的城市供水水源更加安全,水量供给更加可靠。 让郑州城市供水布局更合理 除了水量供给的可靠,郑州自来水水源水质明显提升。据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取自丹江口水库,调水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以上。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通水,不仅带来了水源、水质的保障,也使我市的城市供水格局更加合理。以往郑州市依靠北部黄河水源,所建设的水厂要临近城市北部或中部,城市的南部没有水源,也没有水厂。南部片区用水矛盾凸现。南水北调配套的刘湾水厂建成后,从根本上改变了南部缺水的状况,该区域的广大用户彻底摆脱了用水困难,不仅水压大幅提升,水质也有了保障,我市的城市供水布局得到进一步改善和优化。 ■相关新闻 河南11省辖市用上丹江水 记者从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获悉,随着周口市近日实现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的河南11个省辖市已全部用上丹江水,受益人口达1800万人。 自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至2016年11月,除周口外,河南省其他受水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均已通水,受水量达21.7亿立方米,约占中线工程总供水量的四成。据新华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