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郑能量 上一版3  4下一版
马昕:好家风源自父母“润物细无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马昕:好家风源自父母“润物细无声”
身为军人,他把大家庭编成连队,兄妹6个家庭遇事一起协商 设立“和谐家庭爱心基金”,有变故或创业都可申领使用
2009年中秋,全家为马云杰、杨秀坤两位老人举办七十大寿和金婚庆典。
马昕教妈妈如何玩微信
为同月出生的4位家庭成员共庆生日

编者按

家风连着作风,家事连着国事。中央文明委开展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从全国范围评选了300户文明家庭,并于12日召开了隆重的表彰大会。我市马昕家庭、王金宽家庭、方秀云家庭等3户家庭此次荣登榜单,为了传扬他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今日起,本报将刊发这3户全国文明家庭的感人事迹。

好的家风需要长期的“润物细无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父母、长辈,对于好的家风养成至关重要。马昕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昨日,记者走进马昕家,听一听这一家四世同堂39口人的暖心故事,聊一聊他们在塑造良好家风方面的经验和办法。

郑报融媒记者 董艳竹

好家风源自 父母“润物细无声”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二七区建中街办事处交通路社区马昕家。一进门,一张30多口人全家福格外醒目,照片上写着“恭贺马云杰、杨秀坤七十大寿、金婚庆典留念”,马昕说,这张全家福,他们兄弟姐妹6家每家都有。

马昕1973年出生于河南省新蔡县农村,父亲马云杰、母亲杨秀坤都是热心肠,街坊邻里谁家需要帮忙了,夫妻俩二话不说撂下手上的活就去,谁家有难处了,只要自己有能力就绝不推辞,是村里公认的大好人。

受双亲影响,马昕从小就养成了奉献爱心助人为乐的好品格。1992年12月,19岁的马昕入伍,成了一名边防军人。入伍后领到第一月35元津贴就全部寄给了父母,军校毕业后,也是第一时间将大部分工资寄给父母。不仅如此,马昕当时还资助过一个名叫王昆的小学生,得知孩子家庭困难,正为学费发愁,马昕主动担负起孩子学费,目前,王昆早已大学毕业;村里两位孤寡老人,马昕也时常挂在心上,每次回去都会帮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给他们买些好吃的。

大家庭编成连队,遇问题一起协商

马昕兄弟姐妹6人,他在家中排行老五,但因为穿上军装带过兵,他一直都是兄妹中的“主心骨”,即便是相继成家分门立户之后,但凡哪个小家遇到了大事,也要向马昕讨主意。

在马昕看来,只有帮兄弟姐妹们都过上好日子,才能让父母真正放心地安度晚年。于是,在马昕引导下,兄弟姐妹们相继在郑州打工、开店,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2008年6月,马昕调到了郑州警备区工作,便将农村年迈的父母接到家中照顾,又先后动员在郑州打工的兄弟姐妹搬到同一个小区居住。他把部队好作风融入家庭建设,将大家庭编成1个连队,自己担任“主官”,几个能力相对突出的孩子当“排长”,遇有重大问题时一起协商,形成方案后分工负责抓好落实。

日常,马昕负责老人看病买药、下一代思想教育、成长激励和婚恋指导等问题;二姐马艳担任大家庭内部总管,负责料理日常事务,调解成员间出现的矛盾纠纷;外甥女杨洁、外甥杨威是大家庭的“创业先锋”,带头勤劳致富,公司收益支撑大项开支,引领年轻一代创新发展;侄子马涛、外甥女陈凌是“秘书长”角色,负责召集家庭会议,监督已定计划实施,处理大家庭日常事务。

用马昕妻子王丽娜的话说:“我们家不分大家小家,大家生活在一起互不计较,在家庭中都讲奉献精神,每天到家都是笑呵呵的,非常暖心。”

设家庭爱心基金 增强家庭凝聚力

四世同堂,30多口人,怎样增强大家庭的凝聚力是马昕一直思考的问题。他觉得,在不影响大家生活的前提下,设立一个家庭基金账户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于是,在马昕的倡议下,2009年上半年,“和谐家庭爱心基金”设立,逢年过节聚会时,鼓励大家将零花钱存入基金账户,自觉自愿,多少不限,并定期公布每个家庭成员捐款的次数和总量,让捐款多的人感到脸上有光,其他人有一种紧迫感,激励大家更加努力地工作。

家庭基金有了,接下来怎样管好用好这笔“爱心基金”,身为大家庭的“连队主官”的马昕,让6个小家庭各派一名代表,组成“管委会”,参与基金管理。如果有人提出使用方案,则要经“管委会”认真讨论,有三分之二同意,方可付诸实施。

“爱心基金”积攒到一定数额后,马昕会建议拿出一部分,组织6个小家庭全体出动,陪两位老人外出去旅游。如有家庭遇到重大变故或创业发展需要,可以申请使用基金。

说起大家庭的“创业先锋”,当属马昕大姐的女儿杨洁。杨洁是第三代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婚后跟老公赵明阳一起自主创业,因手头启动资金短缺,便向“管委会”申请暂借“爱心基金”。经全家人反复讨论,认为他们所选项目可行,同意借用基金,并约定了归还日期。经过近两年的打拼,他们不仅提前还了款,并且还买了运输车用于扩大生产。2013年,刚满28岁的杨洁就在郑州黄金地段买了一套14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

言传身教,传承优良家风

如今,家庭第三代人每月自愿为爷爷奶奶“发工资”。马昕的侄子马涛说,这样做一是想减轻父辈照顾老人的负担,二是想尽自己的能力为老人做些事情。

家中每个人都乐于奉献,这是怎么做到的?对此,马云杰用一句非常朴实的话说:“我在教育孩子方面很简单,就是言传身教。俗话说,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我们夫妻俩如何待人处事,自然会影响孩子及孙子们。”

父亲的话,马昕及妻子非常认同。对于正在读初二的女儿马铭悦,夫妻俩延续父母的做法:言传身教。马昕说,女儿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帮大人做家务,教育孩子从小知道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就要承担起家庭责任。马昕说,“有了责任心,女儿学习也没耽误,而且还能全面发展,7岁就成为报刊校园小记者,还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队干’”。

如何传承好家风,马昕说,家风要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几代人共同遵守,要成为一种习惯动作,而不需要任何外来的强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今后,我们在建设好自己小家的基础上,要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把家庭建好。千千万万个家庭建好了,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好。”马昕说。

本版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97090 2016-12-15 00:00:00 四 马昕:好家风源自父母“润物细无声”KeywordPh身为军人,他把大家庭编成连队,兄妹6个家庭遇事一起协商 设立“和谐家庭爱心基金”,有变故或创业都可申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