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5版:县区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新创业 故 事 郑州机械研究所为使科研成果快速转化,投入1000万元资金扶持两个“创业小微”,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收获颇丰。 据介绍,郑州机械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是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河南省首批、郑州市首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装备制造业共性基础技术的研究及成果转化,以工业用高参数齿轮箱、焊接材料与装备、精密成形铸锻件制品、机电一体化装备、机械强度与振动技术及测试设备为主要研究领域。现有员工1000余人,其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研究员62人,高级工程师9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累计39人。拥有两个博士学位和4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和河南省院士工作站。 截至目前,实验室共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省部级科研任务50余项,获专利授权120余件,取得具有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21项,服务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21个行业3000余家单位。特别是面向国家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和大科学工程的需求,解决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全超导热核聚变装置、“神舟”系列飞船、“天宫”空间实验室、“歼10”“歼11”新型战机、核潜艇等重大工程中的焊接技术难题,获得包括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各种奖励80多项。2015年被认定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入选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实验室坚持“两条腿走路”,不仅具备了研发能力,也具备了很短时间内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能力,实验室拥有8000平方米的中试基地,实现了“楼上实验室科研、楼下车间中试”。从2014年起,围绕新产品研发应用,投资1000万元成立了两个虚拟独立运营的“小微企业”——“亚稳态钎料”开发中心、“节银钎料”开发中心。“亚稳态钎料”开发中心开发出了金刚石工具粉末钎料和钛合金专用钎料,从2015年起开始在军工行业运用,已实现销售收入800万元。“节银钎料”开发中心开发出了无污染复合型钎料,已大量运用到海尔、海信冰箱生产过程中,全部应用后年产值可超1000万元。 “今后,实验室不仅要在技术上钻得更深,实现在国际并跑、在国内领跑目标,更要落实到产业支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带动郑州乃至河南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新型钎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钟素娟说。 郑报融媒记者 孙庆辉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