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6版:红领巾记者团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市第二届绿城童书展本周开幕
郑州市2016“十佳书香家庭” 评选申报开启
郑州市2016“阅读之星” 评选开始报名
钓之道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课外天地
钓之道

郑州实验外国语中学 七五班 金子程 指导老师 毛超

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道理,做每一件事也都有缘由和技巧,比如钓鱼。

初识钓具是在我五六岁时,妈妈带着我去植物园里游玩。我喜欢水,就一下跑到水塘边。看到一位老者坐在池塘边,手里拿着一根花色棍儿,棍儿的另一端绑着一条长线,下面钓着个弯弯的东西,中间是一个20厘米长的小枝儿。“这都是什么呀?”我自言自语道。听到我的话语,老者笑着对我说:“孩子,这棍儿叫做鱼竿,这线叫做鱼线,这弯弯的东西叫做鱼钩,这小枝儿叫鱼漂。”懵懂的我似懂非懂地点着头,算是认识了钓具,那时的我对钓鱼还不太“感冒”。

在我八九岁时,我跟妈妈去小河边散步,看到很多人在钓鱼,其中还有一个跟我年龄差不多的小哥哥。脑子里忽然想起“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拓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我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了。于是我走到那个哥哥旁边说:“能让我玩一下吗?”哥哥痛快地答应了。在哥哥的指导下我赶紧坐好,拿稳钓竿,紧盯水面,看到鱼竿微微一动就赶紧提起来。嘿,还真有条小鱼!哥哥看后对我说:“你钓得很好,不过我看你刚才是蒙钓的,钓鱼是有钓技和道理的。”但这次成功的垂钓还是让我激动了好几天,一想起来心里直痒痒,那时我决定也要学钓鱼。

学钓鱼首先得有钓具,只是爸妈觉得我小,不应该靠近水面,他们不给我买钓具。但是钓鱼对于我似乎有一种魔性,让我心心念念。他们不给我买,我就自己动手做:我把姥姥缝被子用的粗棉线做成鱼线,又用塑料泡沫中的颗粒穿在棉线中间做成一个七星漂儿,找来废牙膏皮卷成卷儿当铅坠,又找钓鱼人要了一个旧鱼钩绑在线上。万事俱备,只欠鱼竿。鱼竿是个问题,我特意到郊区蔬菜大棚找了两根豆架用的细竹竿。等把线绑在竿头,哈哈,我的第一套钓具终于拼凑成功了!我又和了一块儿小面,倒点儿白酒,滴几滴香油,做成了鱼饵。

一切准备就绪,我以风一般的速度跑到家旁边的小河边上。挂上食儿,扬竿甩线,鱼线以优美的弧度进入水中。我盯紧水面,抓稳鱼竿,等了好长时间鱼竿就像定海神针一样纹丝不动,我不耐烦了,嘟囔着说:“鱼都哪儿去了?”这时在我旁边钓鱼的一个伯伯走过来,给我讲了一些钓鱼知识:“钓鱼,讲究技巧。调漂就是重要的一项,可以调四钓二、调二钓二、调二钓一。这调漂要看你针对什么鱼,钓鲫鱼就调二钓一,钓鲤鱼就调四钓二。溜鱼也需要技巧,也是一个钓鱼之趣的地方。首先,提竿时要紧儿一下,钓住鱼即可,然后随着鱼的劲儿来溜,且溜鱼时绝不能和鱼拔河,不然你的线必断。”听完后,我认真琢磨了钓鱼技术,并照之开始练习,随后星期天没事就去看别人钓鱼并向他们请教。

厚积才能薄发。我十一二岁的时候,爸妈看我对钓鱼这么有兴趣,就给我买了一套钓具。终于有了专业的钓具,加上之前积累的钓鱼技术,我胸有成竹地来到楚楼水库,志在必得。今天主攻鲫鱼,所以我开了一款香腥的饵料,搓上饵,抛下竿儿,浮漂慢慢向下,降到了两目。我又在浮漂旁边打了个窝料,用来诱鱼。我眼睛盯着浮漂,屏住呼吸,生怕眨眼工夫错过时机。突然,一个漂亮的下顿,我迅速提起竿儿,中鱼啦——中鱼啦——哇哇哇!我按捺住兴奋,慢慢溜它,紧着它的劲儿,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慢慢地,我终于看到了!看到了!是条大鲤鱼!20分钟过去,大鲤鱼累得筋疲力尽,翻了白肚,我就把这条鱼抛到岸边,用抄网抄住了它。“噢耶!大鲤鱼,见到你真高兴!你可是我第一次真正钓来的鱼!”我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随后,我又钓了几条大鲫鱼和鲤鱼。

钓鱼就像学习一样,钓到一条鱼,就是攻克一道难题;跑掉一条鱼,就是做题时遇到了困难。如果想要竿竿中鱼,而且不跑鱼,就需要博览群书,不耻下问,多动脑,多思考,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就是我的钓之道。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97163 2016-12-15 00:00:00 四 钓之道KeywordPh■课外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