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A03版:时政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讯 到2020年,全省公开内容覆盖权力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昨日记者获悉,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从17个方面部署我省各级行政机关政务公开工作。 根据部署,到2020年,全省政务公开将迈上新台阶,实行政务公开负面清单制度,公开内容覆盖权力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 郑报融媒记者 裴蕾 实习生 鞠丰泽 民生资金咋使用要公开 决策公开 实行重大决策预公开制度,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对提交政府有关会议审议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建设项目等行政决策事项,牵头部门要广泛听取公众意见。 执行公开 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公开,重点公开工作措施、实施步骤、责任分工、工作进展、取得成效、监督方式等信息。 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情况公开 重点公开城乡低保、城市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减灾救灾、慈善事业等信息。 管理公开 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开工作,建立健全清单动态调整公开机制,推行行政处罚文书网上公开制度,各级政府要推动执法部门公开执法事项的职责权限、执法依据、裁量基准、执法流程、救济途径等,逐步推行行政处罚文书网上公开制度。 民生资金分配公开 重点围绕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对象识别认定及扶贫资金分配、使用、监管等信息公开力度,接受社会监督。 推进服务公开,让群众少跑路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省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制定全省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法。 完善政务服务大厅“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重大项目分级协调督办等便民服务功能,推动实体服务中心向网上服务大厅延伸。同时,要求政府部门畅通咨询电话,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简化办理流程,精简证明事项及前置程序,打通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主要负责人每年解读重要政策不少于1次 如何让百姓读懂“红头文件”?《意见》明确,要加强政策解读,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坚持政策文件制定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各市县政府、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的省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每年解读重要政策措施不少于1次。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调查处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遇有重要社会关切,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表明立场态度,发出权威声音。 政务公开也要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根据部署,对政务公开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将会被问责。今后要强化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对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所占分值权重不低于4%。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