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在登封市告成镇观星台,二十四节气之冬至主题文化活动在这里举行,大家的朋友圈也都在晒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内容,成了热门话题。此前,11月30日,喜讯传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登封时报 胡建邦 付文龙 文/图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成功申遗同欢庆 昨日,在登封市告成镇观星台举办的二十四节气之冬至主题文化活动,是继去年登封市首届冬至文化节后的又一重要活动,也将是一个载入史册值得纪念的日子。 “冬至吃饺子,寒露过、出红薯”等二十四节气充斥着登封人的生活,许多民俗活动登封人从没忘记,特别是冬至吃饺子,不管富裕人家还是贫困人家,都会在这一天包饺子吃饺子。 嵩山地区因四季分明、温度适宜的气候优势,水资源丰富、黄淮水系的重要水源补给地的水利优势,加之土壤肥沃、植物多样、位置居中等优势,适宜人类生产生活。为服务生产生活,先民们以嵩山地区的气候、物候等为依据,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而二十四节气古朴的农谚,从古传唱至今。 二十四节气的诞生 观星台功不可没 观星台位于登封市的周公庙内,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它由元朝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设计建造,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郭守敬等人通过在观星台上的实地实验,掌握了日月星辰和地球的运转规律,在世界上首次推算出一年的时间为365.2425天,与现在科学测量的时间只相差26秒,他的这一成果比西方早了300多年,同时郭守敬还准确的测定了一年当中有二十四个节气。公元1280年,郭守敬又编制出新的历法《授时历》,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历代流传的《二十四节气歌》对中国的大部分农民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对于登封的农民而言,又有一种不一样的情感,“俺们种庄稼都是按照这二十四节气规律来的,也就是按照农历进行的,如果错过节气种东西就会减产。” 二十四节气的申遗 前人栽树后人护 登封人都知道,告成观星台是测算历法的主要天文建筑,可以说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最直接文物史证。登封市文化馆馆长闫松涛说,二十四节气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有着巨大的影响,2006年,国家农业部就将其申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4年夏,登封市承担了“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撰写工作。该市文化馆邀请了吕红军、常松木、宫嵩涛等登封文化名人座谈协商,梳理撰写思路和内容,最后确定由常松木执笔撰写。常松木受命后,废寝忘食撰写,功夫不负有心人,文本按省文化厅要求及时完成。文本完成后,又经多位专家指导修改,最终达到了申报的要求。 同年冬天,文化部邀请中央电视台到登封拍摄申报专题片。在一周的拍摄时间内,摄制组以告成为中心,拍摄了观星台、小学生背二十四节气歌、出红薯、村民家厨房灶王爷画像等画面。因申报专题片必须要在2015年3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受季节和拍摄时间限制,体现民俗活动的“夏至日测日影”无法拍到。为了弥补不足,展现“二十四节气”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冬至前夕,央视摄制组又来到登封补充拍摄了大冶镇垌头村村民冬至举办场面壮观、民俗风味浓郁的千人饺子宴。 经过近两年等待,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肯定,有利于中华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通过它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的理想、准则和精神。对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就是它的精神家园。“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是国际社会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一大肯定,然而要让它更加焕发光彩则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自觉地保护、爱惜、传承、发展,树立“非遗”保护的全民意识,大力挖掘“非遗”文化价值,将其传承给后代,成为弘扬科学、启迪人生的重要篇章。 二十四节气申遗的意义 传承发扬世代享 常松木说,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由于它相当准确地反映了时令、气候、物候在一年中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自秦汉时代定型之后,两千年来就一直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十四节气既是国家行政的时间准绳,也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的风向标,而其中蕴含的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爱护自然、利用自然、扶助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可持续发展遭遇危机的当下,凸显出普遍意义和共享价值。 一首《二十四节气歌》,祖祖辈辈流传,正是这样的点滴传承,传递着非遗保护的实践诉求,通过唤起一代代年轻人的文化自觉,从而渐渐确立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二十四节气申遗,是为了面向未来的传承文化传统,也是为中国当代文化的创新与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动力。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