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2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省提速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市领导调研上街区 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全国广播电视人 齐聚郑州话发展
截留挪用救灾款物 严重者可追刑责
党外人士联合中心组 集中学习
郑州航空港区“双创” 示范经验向全国推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省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实施办法明年起施行
截留挪用救灾款物 严重者可追刑责

本报讯 当发生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如果迟报、谎报、瞒报损失情况造成后果,或截留挪用救灾款物等,情况严重将追究刑责。昨日,省政府以第177号政府令形式发布《河南省实施〈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办法》,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郑报融媒记者 裴蕾 实习生 鞠丰泽

运送救助物资车辆

可免交通行费

《办法》明确,自然灾害救助将实行各级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气象、地震等部门,应当及时将自然灾害预警信息报告本级减灾委员会,减灾委员会应当根据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启动预警响应,采取社会发布规避自然灾害风险的警告,提示公众做好自救互救准备。

对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物资和人员,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优先运输。经省政府批准,运送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和人员的车辆将免交通行费。

民房重建补助对象要公示

受灾地区群众该如何申请补助?《办法》提出,受灾地区政府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政府安置与自行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对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同时,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居民住房损毁程度、受灾人员经济条件等情况,给予恢复重建住房的居民适当资金和物资补助。补助的条件和标准应向社会公布。

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将严格按照程序确定,并在自然村、社区范围内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日。

截留挪用救灾款物

严重可追刑责

《办法》同时严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私分自然灾害救助款物和捐赠款物,不得擅自扩大自然灾害救助款物和捐赠款物的使用范围。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有六种行为之一的,将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六种行为分别是:迟报、谎报、瞒报自然灾害损失情况,造成后果的;未及时组织受灾人员转移安置,或者在提供基本生活救助、组织恢复重建过程中工作不力,造成后果的;截留、挪用、私分自然灾害救助款物或者捐赠款物的;不及时归还征用的财产,或者不按照规定给予补偿的;自然灾害救助款物和捐赠款物发放不公开、不及时的;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其他行为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99284 2016-12-24 00:00:00 六 截留挪用救灾款物 严重者可追刑责KeywordPh我省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实施办法明年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