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8版: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活力郑州软硬兼修强内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活力郑州软硬兼修强内功

机会不青睐无准备之人。

全力以赴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的背后,是郑州这几年拼搏进取的铿锵步履。

“十二五”收官之年,郑州实现华丽转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可圈可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城市排名中纷纷晋位升级,对全省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在全省的首位度进一步提升;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历史性突破;辐射力、吸引力等软实力步步高涨,国际范儿逐步彰显。郑报融媒记者 侯爱敏 徐刚领/文 马健/图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

“十二五”期间,我市GDP年均增长11.2%,比全国、全省分别高3.4个和1.6个百分点。2012年,我市GDP突破5000亿元,2013年突破6000亿元,2015年突破7000亿元。郑州已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蓝皮书中,我市在全国294个城市中排名第19位。2016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郑州上升为第15位。

居民从城市发展中分享着喜悦和幸福。2016年,郑州成功入围全国“幸福感城市十强”,位居第四名。

结构调整获新突破

与经济总量攀升的同时,结构调整也获得新突破。

“十二五”末,我市实现了第三产业比重超过工业比重、现代新兴产业比重超过高耗能比重的两大历史性突破,三次产业增长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现代产业体系的框架初步确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2015年,三次产业比由“十一五”末的3.1∶54.5∶42.4调整为2.0∶50.1∶47.9,第一、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五年提高5.5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增速趋缓的情况下,服务业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2015年,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0%以上,比重首次超过工业3.9个百分点。

大手笔打造中国制造强市

郑州,正在大手笔打造中国制造强市。

创新驱动,已成为全市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我市已建成市级以上研发中心2062家。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0%。

汽车产业,是郑州市确定的战略支撑产业之一。按照规划,郑州市力争到2020年前后,将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万亿级产业,年整车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

随着富士康2011年入驻郑州航空港实验区,郑州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智能手机生产基地。据悉,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确定了智能终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八大产业集群,全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如今,郑州的三全、思念等速冻食品企业,市场份额已占全国半壁江山。据了解,2017年,全市将着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食品制造基地、世界级冷链食品生产制造名城。到2017年底,现代食品制造业产值达到1240亿元。

开放发展再启新篇章

时值“十三五”开局之年,五大国家战略叠加优势,激励着郑州再攀高峰、再创佳绩。

郑州初步构建了与沿海相当、与国际接轨的开放体系。郑州目前拥有8个进口指定口岸,已成为全国进口指定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内陆城市。

航空港实验区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中欧(郑州)班列、跨境E贸易正构建郑州的开放新高地,这些新生动能为全市经济注入新活力,让郑州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依靠跨境电商平台,郑州叩开“买卖全球”之门。目前我市的跨境电商业务已直通全球70多个国家,日均处理能力达到500万单。中欧(郑州)班列正构建郑州贸易新通道。

10月20日,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三期)正式封关运行,对外开放平台再扩展。

2016年终岁尾之际,郑州再迎有望跨入“国家中心城市”行列的新机遇,种种利好,带来鼓舞,更增添勇气。

我们相信,郑州明天更精彩。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799838 2016-12-27 00:00:00 二 活力郑州软硬兼修强内功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