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谢村历史文化展览馆于2016年4月份开始筹备,历时8个月完成了展览馆的装修及实物陈列,于今天正式对外开放。”现场大谢村党支书时国平客串起了讲解员,大谢村是郑州高新区的一个行政村,人口仅2000多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谢村2012年进行城镇化拆迁改造,2015年村民全部回迁到了小区新居,平均每户村民分得不低于400平方米的楼房。近年来,在时国平、谢建永等村两委带领下,大谢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村民郭新科家有3口人,分了5套房子,除一套自住外,其余对外出租,每年租金不低于6万元。
仓廪实而知礼节。大谢村文化气息特别浓厚,时国平认为这主要得益于村里有两个好邻居,村子处在郑州大学和河南工业大学之间,开放式的校园文化无疑增强了村民的文化氛围。大谢村历史文化展览馆的开放,主要是为了通过农具等实物的展出让大谢人尊重历史,铭记前辈的不易,珍惜发展的成果。
大谢村历史文化展览馆由党员先进文化展馆、农耕文化传承馆、淳朴民风三部分组成,展馆建筑面积1780平方米。在党员先进文化展馆不仅展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任村委会干部名单,还记录了一些发生在村民身边的感人事迹等,在这里还向人们展出了村里唯一一位健在的抗美援朝老战士郭喜朝在返乡后不同时期对村里作出的贡献。
农耕文化传承馆展出的多是一些旧电器、旧农具,有上世纪农村常见的“大喇叭”。大喇叭虽然早已被电话、手机和网络取代,可在过去的年代,村里重要的信息传播以及谁家丢失牲畜等都要靠这个喇叭来传播。还有风箱——在昔日的乡村,风箱是千家万户日日离不开的紧要生活用品,吹火做饭全靠它。另有上世纪农民用于耕作的耧、耙,新中国成立前使用的独轮车及过去家用的织布机、纺花车等,这些都是收集村民保存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