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惠济区北临黄河、西依邙山,历史文化积淀厚重,两年前,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申遗成功,跃升为世界级文化遗产,更加凸显惠济区的历史文化之厚重。 记者 鲁慧 通讯员 张超 文/图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对中国提交的“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项目进行了表决,该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入选世界遗产的项目。 据了解,中国大运河是经国务院批准的2014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唯一项目。河南是大运河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分布的大运河遗产主要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北段和永济渠南段,涉及洛阳、郑州、开封、商丘、焦作、新乡、鹤壁、安阳等8个省辖市。 隋唐大运河最早开凿于隋代,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全长2700多公里,成为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荥泽枢纽,清末逐渐淤废 处于隋唐大运河水陆交通中枢位置的是郑州荥泽枢纽(在今郑州惠济区内),也就是此次参与申遗的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是隋唐大运河重要河道,位于大运河枢纽的郑州北部黄河南岸,西连河洛接洛阳,东连江淮达扬州。 隋唐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统治,加强南北沟通与联系,在鸿沟的基础上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从而形成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到宋朝的时候,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已经成为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时的郑州也一度“商旅往返,络绎不绝”,成为当时全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南宋,由于黄河的泛滥,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被淤废。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年),贾鲁开凿贾鲁河,沟通黄淮水系,通济渠郑州段成为贾鲁河的一部分,明清时期,通济渠郑州段对沿河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清末,逐渐淤废。 通济渠郑州段,大量遗址存留 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包括通济渠索须河段和通济渠惠济桥段两个部分。通济渠索须河段为现状河道,西起丰硕桥,东至祥云寺村与贾鲁河交接处,长约16公里,呈西—东走向,部分河段河面宽达40余米,河堤基宽20余米、顶宽近7米,河床宽200~300 米。 此河道现为不通航河流,主要是作为城市泄洪排涝的景观河道。通济渠惠济桥段现已探明的河道北起东孙庄村东侧黄河南岸大堤处,南至索须河段丰硕桥处,全长约4公里。除惠济桥处尚保留一段河道外,其余部分均已埋于地下。考古勘探结果显示,地下埋藏部分运河故道宽150~220米,两侧断续保留有河堤,经勘探河堤顶宽4~6米,底宽8~12米。 在隋唐大运河郑州荥泽枢纽,现在仍有大量的遗址存留下来。“当今黄河花园口枢纽工程(又称十八孔闸或岗李水库),锁定为隋唐大运河郑州荥泽枢纽黄河渡口及漕运码头遗址;索须河、贾鲁河部分河段约30公里,与枯河(砾溪、旃然河)部分河道约20公里,锁定为隋唐大运河郑州荥泽枢纽通济渠(古鸿沟、汴河)故道……”其中可供利用遗址有30余处,面积达300平方公里以上。可谓是当今遗产丰富、保护良好,中国大运河申遗和保护利用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和黄金宝藏。 投入资金,整治保护河道 郑州市政府与惠济区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大运河故道的索须河与贾鲁河重要河段进行了疏浚整治和有效保护,使其成为一个运行状况良好的活态遗产资源,为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申遗做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然而申遗并不是目的,是为了保护。郑州市政府在2011年就已经发布并实施《郑州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2011~2030)》,保护规划确定郑州市大运河遗产共3项6处,即汴河故道郑州段、惠济桥、荥阳故城(含荥阳故城城址、古荥冶铁遗址、纪信墓及碑刻、荥泽县城隍庙)。 保护大运河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郑州市民尤其是沿岸市民的责任与义务,也只有在政府与人民多重保护下,大运河才能重现昔日的美丽与曾经的繁华。保护大运河是对历史文化、文物内涵与价值的珍视,是对中华文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相关链接 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前486年,由隋唐大运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段)、京杭大运河(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会通河、中河、淮扬运河、江南运河段)、浙东大运河共三大部分、十段河道组成。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27座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个遗产点,全长2700千米(含遗产河道1011千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被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列为最具影响力的水道。 中国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大平原与江南水乡上,自北向南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后,大运河地位衰落。 中国大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成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