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03版:中原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打造救助工作的“私人定制”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年关将至,困难群众穿得暖吗?生活上有什么困难……
打造救助工作的“私人定制”
2016年,区民政局累计为1374户低保家庭发放低保金1010万余元 努力实现“生活在中原区,幸福在中原区”
航海西路办事处重阳节慰问社区老人(资料图)
白鸽社区去年9月份为困难群众发放领物卡(资料图)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辖区困难群众吃得好吗?穿得暖吗?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病了能及时得到医治吗?医药费能及时报销吗?这些都是民政工作人员时刻记挂着的事儿。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是中原区社会救助工作的宗旨。过去一年来,区民政局累计为1374户低保家庭共1902人发放低保金1010万余元。累计救助低保患病人员263人,发放救助金85.68万元,临时救助168人,发放救助金30.6万元。全年投入资金22.13万元,27名五保对象全部实现集中供养,供养率达100%。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民政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走访、帮扶。年关将至,他们又忙活起来了……

记者 张改华 文/图

全年共为1374户低保家庭 发放低保金1010万余元

这段时间,区民政部门工作人员正在忙着走访慰问辖区困难群众,给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2016年,区民政局在制度建立、机制完善、平台建设、工作保障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确定了中原区“救急难”临时救助的“四个一”工作模式,即建立一个机制:政府领导下的综合协调机制;制订一个方案:切合实际、可操作;搭建一个平台:依托社会救助服务大厅,建立综合性服务平台,确保群众求助有门;组建一支队伍:筹措资金,用于“救急难”工作的开展。

同时,健全“救急难”和慈善资源对接机制,实现政府救助与社会帮扶有机结合、各有侧重、互相补充,全年共为1374户低保家庭发放低保金1010.7536万元。

对城乡低保对象,住院医疗费用经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报销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部分按照比例予以救助,全年救助低保对象大病患者263人,发放救助资金85.68万元;对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一次性救助,临时救助168人,发放救助金30.6万元;做好“一站式”医疗救助工作,通过“一站式”医疗救助平台结算的有10人,发放救助金1.121万元。

汝河路街道居民郭某于2006年查出患有肾病综合征,平时在河南省中医三附院肾病科中医理疗,在河南省中医一附院做西医治疗,后又换上双侧股骨头坏死,每次治疗费要花几千元。妻子要照看重病的丈夫和年幼的儿子无法工作。郭某一家三口仅依靠每月的低保金和其妻子姐姐的资助补贴家用。区民政部门考虑到其看病花费巨大,在政策范围内对郭某尽力进行救助,通过大病救助对其报销18000余元,临时救助3000元,解决了当事人家庭的燃眉之急。

依托各街道慈善爱心超市对困难群体进行救助

“谢谢你们,有了这张卡,我能去超市买点生活必需品了!”三官庙街道的困难户、低保户拿到慈善超市购物卡时,连声感谢。

民政部门深知,慈善事业在改善社会民生、增进社会福祉、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中原区依托各街道慈善爱心超市,对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孤寡老人、孤儿、低收入等困难群体,每人救助200元的生活必需品,全年共为4214人发放爱心超市卡84.28万元。

区慈善总会还结合辖区自身特点和现实状况,启动“救急难”大病救助慈善项目,经严格审核、按程序审批,使辖区内196名困难户受到救助,救助资金32.45万元。

同时,围绕“善行中原”主题,科学策划节日性救助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情暖万家”“夕阳扶老”“爱心助残”等12项活动,共计救助1058人,救助金额71万余元,把慈善资金用到刀刃上。

为了帮助中原区困难家庭增强抵御和化解家庭风险的能力,区慈善总会还在全区启动扶持生活困难群众“微创业”活动,扶持户口在中原区辖区,有创业条件和创业意愿、年龄在50岁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和个人共20人进行创业,并每人提供创业资金5000元,共计10万元。让输血式的扶贫真正演变成造血式的扶贫,标本兼治。

打造救助工作的“私人定制”

区民政部门在完善大众化的共性服务基础上,在政策的框架内根据具体情况和群众要求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实行“一户一策略”“一人一方法”等措施,努力开辟个性化服务,也就是救助工作的“私人定制”。

常玉灵,中原区低保户,其本人智力三级残疾,家里还有一个未成年儿子。2016年查出患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病情恶化得很快,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常玉灵有一个相处了8年,但至今没有领结婚证的未婚夫王某,系厨师,收入也不高。得了这种病,高昂的医疗费用让原本经济上就不宽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为了给常玉灵治病,王某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万般无奈之下,他来到了中原区民政局,想寻求一些帮助。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语重心长地说:“您爱人是我区的低保户,大病住院以后,可以凭住院的相关发票和手续来民政局申请医疗救助、临时救助,而且还可以向慈善总会申请慈善救助。我把民政局这边您可以申请的所有救助条件和程序都帮您写下来,您去社区一一申请,材料只要一到民政局,我们这边会尽快帮您审批。”

随后,工作人员又给残联、医院等部门打电话,详细询问了针对他们这种情况是否能申请相关的救助。王某感动得热泪盈眶。随后,工作人员又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和办公电话留给了王某,期间,王某也因为申请上遇到了一些阻碍给她打电话,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解答。像这种特殊情况,一个微笑、一把椅子、一杯热水、一通电话,记录下来,跟踪回访,努力为困难群众提供个性化服务。

如何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民政部门一直在探索

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也是民政部门一直思考的问题。区民政部门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配备娱乐活动室、书画阅览室、日间休息室、就餐室、健身康复室、医疗保健室、志愿者服务站等“六室一站”,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

同时,还启动了“两参”人员生活困难、医疗困难救助活动,为86名“两参”医疗困难、生活困难人员每人发放救助金8.6万元。与辖区153医院签订了“一站式”服务协议,在优抚对象出院时,由153医院直接进行“二次报销”,目前,已对住院治疗的95名优抚对象“二次报销”10.37万元。2016年,为辖区88位申请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孤寡老人发放购买服务费用157.35万元;为19户申请政府补贴居家养老服务空巢老人发放补贴服务费用18.48万元;为27名五保老人发放五保金22.13万元;为12704名80岁以上的中原区户籍老人发放高龄津贴2780万元。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生活在中原、幸福在中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03944 2017-01-11 00:00:00 三 打造救助工作的“私人定制”KeywordPh2016年,区民政局累计为1374户低保家庭发放低保金1010万余元 努力实现“生活在中原区,幸福在中原区”年关将至,困难群众穿得暖吗?生活上有什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