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9版:荥阳时报 企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企业
“在此种田就像在打高尔夫”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在此种田就像在打高尔夫”
郑州嘉年华农庄打造高品质运动农业,实现都市人的田园梦 被评为郑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国际农业考察团
远程喷灌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一些都市人的田园梦在郑州嘉年华农庄得以实现。冯新伟深情耕耘故土,打造出中原首家智能化创意休闲农庄,“农庄正在打造高品质的运动农业,在此种田就像在打高尔夫”。郑州嘉年华农庄被评为郑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记者 姚辉常 荥阳时报 李小玉

通讯员 肖玉伟 张明华 文/图

一个农场主

一天的惬意生活

一个周六的早晨,家在郑州金水区丰庆路的刘先生醒来,拿起手机查看自己的农场,并浇了点水。你以为这是刘先生在用手机玩虚拟的QQ农场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刘先生用手机控制着一个真实存在的农场。这块农场位于郑州高新区、惠济区和荥阳交界处附近的郑州嘉年华农庄里,面积一亩,半亩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半亩种梨、石榴等。大棚不是一般的普普通通的大棚,而是实现了“互联网+”的大棚。

吃过早餐,刘先生喊上妻子、7岁儿子驱车从江山路、广古路来到位于荥阳市广武镇黑李村的郑州嘉年华农庄。3人在几平方米的小木屋内,各换上一身劳动装,到自家农场摘些蔬菜。刘先生还不忘拍几张照片发到朋友圈,炫耀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朋友纷纷点赞,要带回一些,刘先生建议朋友他们到农场里来体验一下。

在妻子洗蔬菜、做午饭时,刘先生拿起铁锹,教儿子如何给蔬菜施牛粪等有机肥。

午饭时,儿子狼吞虎咽,刘先生还在一旁加油鼓劲:“多吃点,自己动手种的,保证无公害。”

午饭后,妻子在小木屋里休息,儿子坐在摇椅上摇个不停,笑个不停,刘先生摘了个柠檬,泡上一杯茶,打开电脑浏览信息。

下午,一家人到附近水塘边的凉亭喊点茶,钓钓鱼,听听鸟儿鸣叫。

傍晚时分,摘些水果。在摘葡萄时,刘先生想到牛郎与织女的故事,说:“小时候常听老人说在葡萄架下,能够听到牛郎与织女说悄悄话。可是我生活在郑州,少见葡萄架,没有听过。现在有这个条件了,找机会来听听。”说完,刘先生哈哈大笑起来。

吃过晚饭,刘先生一家又摘些蔬菜,在小木屋内洗过澡,驱车回家。他们感觉这一天挺惬意的。

打造了中原首家“互联网+”种植系统

刘先生一天的惬意,得益于郑州嘉年华农庄总经理冯新伟对农场的不断创新。

2011年,在郑州工作的冯新伟喜爱上虚拟QQ农场,种菜、浇水、除虫忙得不亦乐乎。但他没有沉迷,见身边人都很痴迷,想:“这是个大商机。”

在冯新伟看来,繁忙的都市人厌倦了钢筋水泥、格子间,有一颗“归隐”的心,憧憬回归充满生机与绿色的田野,品味一份私密的柔软时光。另外,郑州人往上数不过三代都是农民,都有一份乡土情结:重拾乡土游戏的记忆,体验动手劳作的乐趣,品尝绿色健康的食材。

2012年底,冯新伟承租了广武镇黒李村500多亩土地。与当时建起的绝大多数农场一样,露天,只把地弄平,篱笆扎好,水引到菜地旁。为了让QQ农场爱好者走进郑州嘉年华农场,冯新伟提供数十块农场,免费试种一年。但这些农场很快荒了,草疯长。冯新伟迅速找到了原因:客户仍在痴迷QQ农场,也喜爱真实农场,但管理完农场一身土、一身累,就需要回家,无法尽兴。而且,农场需要经常管理,客户一工作忙起来,根本无法做到。

“让真实农场就是QQ农场,才能吸引客户长期入住。”冯新伟借助国家倡导的都市农业、休闲农业、智能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理念,将自然、生态、绿色、健康的理念融入生活,为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减一减速”,建起升级版真实农场:农场一半建起大棚式,可以一年四季种菜;建起了配套的小木屋,除了放置农具外,还安装洗浴设施随时洗澡,配置简单的厨具可以及时做饭。而且打造了中原首家互联网WIFI无人作业种植系统,有了这个系统,就可以随时随地看到植物从发芽到拔穗、抽节,再到葱绿欲滴。还可以通过手机下单,由公司直接配送蔬菜水果。

目前,嘉年华农庄园区分为耕种体验、垂钓拓展、科技展示、农耕文化、公共服务5个功能区,实现了在城市生活与世外桃源之间、在现代化高科技与原始田园风光之间寻求完美的平衡。这在郑州乃至河南的休闲农庄,是绝无仅有的。

如今,郑州嘉年华农庄已经吸引百余名市民加盟,平均年吸引游客上万人次,包括外国友人在内的同行来“取经”。先后被郑州市和荥阳市评定为“郑州市休闲农业示范园区”、“郑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荥阳市优秀休闲农业园区”和“诚信兴商企业”,而冯新伟本人也被树为返乡创业的先进模范。

有情怀的“学习型”农民

郑州嘉年华农庄的事业蒸蒸日上,冯新伟的眼光也放得更长远了:“我要把农业做成一项高尚的运动。像打高尔夫一样,来到私家庄园,换上工作装,拿着锄头就像拿着高尔夫球杆一样,但不比你打了多少多少杆,而是‘看我的生菜长得比你的包菜都大,送你两颗’,然后交流种菜成功的经验,会非常有成就感。”

这值得期待,因为冯新伟是一位有情怀、擅学习、不断创新的农民。在他的办公室放着报纸、书。“多看报、看书,多了解国家方针、政策,就是在给农庄插上‘翅膀’。”冯新伟说。这一点体现在他的性格和人生经历上。用老乡的话说,冯新伟“打小心思就比较活泛”。但他只要认准了一件事,就非得干成不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落后。一心要改变家乡贫穷面貌的冯新伟,下定决心要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医生,不顾家人劝阻硬是报考了医校。1993年,毕业后的他考取了行医资格证,在村里开办了一家小诊所。冯新伟学开的方子不仅对症,还特别经济实惠。“冯大夫”的名声,于是渐渐在十里八乡传开了。

冯新伟并没有满足于这些,他进入了完全陌生,但当时是朝阳产业的园艺,并凭借自己的勤苦和才智,赚到第一桶金。在园艺产业接近饱和时,冯新伟将眼光放到了即将井喷式发展的房产营销行业。这期间,他曾经失意过、彷徨过、犹豫过,但是从没有放弃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曾益其所不能”,这句古话一直支撑着他走下去。辛勤的汗水也终于有了回报,冯新伟积累了超千万元的资产,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成了乡亲们羡慕的超级“冒尖户”。

在房地产进入新常态后,冯新伟又把目光投向了农场。回忆起头两年创业的艰辛,冯新伟还有些哽咽。公司最困难的时候,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冯新伟不得不到村里的小卖部赊账换面条,有时候想喝二两白酒解解烦忧,“连花生米都是赊来的”。

“放着享福的日子不过,车子房子都抵出去,到底图的啥?”有老乡质疑冯新伟。“我就是想给家乡干件大事,不能让人家把咱农民看扁了。”冯新伟说得实实在在。

通过看报读书等途径,冯新伟了解到国家、省、郑州市和荥阳的农业政策,了解到郑州嘉年华农庄所在区域已定位于郑州市花园,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我相信我现在从事的是朝阳产业,大有可为,一定会坚持走下去。”冯新伟认为自己走在光明大道上。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04232 2017-01-12 00:00:00 四 “在此种田就像在打高尔夫”KeywordPh郑州嘉年华农庄打造高品质运动农业,实现都市人的田园梦 被评为郑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