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15版:荥阳时报 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人物
解决痘痘问题 成就美丽人生
待儿媳如亲闺女 守护家庭传佳话
“你的康复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你的康复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荥阳市人民医院儿科护士魏艳丽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蓦然回首,在护理岗位上度过13年了,经历的点点滴滴,这一刻,让我更加清晰地感觉到我的理想插上了翅膀,青春焕发了活力,生活充满了希望。

依稀记得13年前,带着青涩的模样走进了医院。那时的我总担心会干不好工作,处处小心翼翼,哪怕是多干点,晚下班,只要不出差错,一切都是那么值得。在时光的洗礼下,平时的工作中,我渐渐发现护理蕴藏了很多奥秘,它不再像以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将病当做一个整体的人来进行护理,尤其在竞争激烈,社会逐渐发展的今天,更要塑造新时代的护士形象,视病人为亲人,从心开始,从心做起,优质服务,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安慰家长 消除担忧

作为一名儿科护士,我更深切地体会到护士的辛苦、护士的默默无闻与伟大。众所周知,儿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大多数患儿都是独生子女,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对护士的期望值较高。面对我们和注射器、输液器,表现出来的更多是恐惧和担心,要求他们配合几乎是不可能的。还记得去年1月刚从新生儿病室调至儿科病房,上班第一天刚坐到穿刺室的椅子上,忐忑得心里正没底,就听到对面的家属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怎么没见过这个护士呀,新来的吧?这么年轻会不会扎呀,别拿咱孩子当试验品。”听到这里,我再也坐不住了,耐心地对家属解释:“我不年轻了,都30多岁了!以前在新生儿病室,给刚出生的小孩都扎过针,放心吧。”

工作辛苦 渴望理解

每天面对细如发丝的头皮血管已让我们的心绷得很紧,更多时候还要顶着来自家属的压力。去年9月份的一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巡视病房,询问所管床位家属对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及用药知识的知晓情况,这时,43床的家属对我说:“魏护士,俺孩来一星期了都不见好转,恁会不会看呀,用的药怎么都不对症,越治越严重呀?”听到这些,我立刻回答:“马上就到查房时间了,到时把这些情况给咱们主管医生说一下,好吗?”然而,到了10点多,患儿的奶奶突然在走廊上开始吵嚷:“你们这算啥一级护理,到底会不会看病!会不会换水!”说着自己还抹开了眼泪。

见此情形,我连忙上前对她说:“姨,您别生气,有话慢慢说。工作中如果我哪一点做得不好,你尽管给我说,我肯定改正,请您原谅。”她说:“我生气啊,孩子住院好几天了,不见好转还加重了,我心里难受。”过了20分钟左右,她冷静下来后,专门找到我说:“妞,你别往心里去,我今是憋着一肚子气呢,你正好赶上了。你说话这么好听,真是对不住了。”我说:“没事,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可是不争气的泪水却偷偷掉了下来。患儿康复出院的那一天,她奶奶见到我一直说:“妞,真是谢谢你了!”

爱的工作 爱的延续

前段时间正是秋季腹泻的高发季节。当时,来了一位高热腹泻的患儿。由于患儿已经在其他医院挂了好几天的针,能扎的静脉几乎都扎过了,看着他父母焦急的神情、患儿无助的眼神时,我真的好希望能有一双神手,立刻为他们解忧。可事与愿违,第一针竟没有成功。“你到底会不会扎针。”“换人换人。”“我们的小孩决不让你们当试验品,不行你就别打。”……患儿母亲的哭声、父亲的骂声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压力,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我强作镇定地仔细寻找血管,小心地进行第二次穿刺,我感觉到患儿父亲已经从焦虑变成了愤怒,手似乎已经握成了拳头。一定要稳住!我告诫自己,这一针一定要成功!有回血了,扎进去了!

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护士,我哭过、怨过,甚至后悔过。可每每走到病房,听到那稚嫩的声音:“阿姨、阿姨……”看到患儿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而痊愈时,我又是那么的欣慰;当家属带着患儿出院露出真诚的笑容向我们道谢时,我心里乐开了花。当我们用爱心、细心、责任心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时,我更加热爱这份神圣而纯洁的工作,它是爱的象征,爱的延续。

关注微信服务号

“荥阳市人民医院”

实现预约、查询、

咨询等线上服务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04252 2017-01-12 00:00:00 四 “你的康复就是我最大的心愿”KeywordPh□荥阳市人民医院儿科护士魏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