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2014年至今,河南大禹文化产业集团连续承办了三届中国大禹文化研讨会,取得丰硕成果。本报在上期大禹文化特刊里推出有关专家、学者的精彩论点,展现嵩山文化之博大精深,受到社会各界好评,本期继续推出专家精彩论点。 本期是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王星光教授的《生态环境视野下的大禹治水与农业发展》和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历史地理论丛》编辑王向辉的《禹都阳城文化学的几点考察》等摘要。 登封时报 孙淑霞 生态环境视野下的大禹治水与农业发展 □王星光 环境考古是研究人类起源、演化及其文化创造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学科。 周昆叔先生认为:新石器时代与铜石并用时期人类已有了一定数量,遗址比较多,人类有一定的能动性,但受环境制约仍很强烈,且文化演变速度较前快,所以,环境考古初期以全新世新石器时期与铜石并用时期作为研究重点。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大禹治水,水利的兴修,直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在考古学上也可找到有不少的证据。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夏朝开始的年代定为公元前2070年,这正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与铜石并用时代相交替的时期。这一时期既有大量的考古文化遗存,又有丰富的上古传说,而大禹治水更是影响深远的环境变迁的重大事件,根据国内外地质学和第四纪环境变迁研究的成果,大禹治水大概处于“全新世大暖期”或“仰韶温暖期” 的中晚期,气候湿润多雨,温度较今为高,平原地区常遭洪水泛滥之灾。古史传说和实际的气候演化特征正相吻合。 龙山文化时期聚落增加,郑洛地区已达516处,是仰韶后期的2.5倍。 龙山后期,聚落性质发生大变,黄河中下游甚至上游,都已分布有城池这一聚落的新形式,人类大量向黄河下游的平原地带延伸,这一方面使人们面临洪水威胁,又迫使人们关注并致力于洪水治理。为适宜环境考验,面对巨浪滔滔的洪水,在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物质条件都很落后的远古时代,单靠人力是难以制服的。大禹治水的成功,除了采用“疏川导滞”的合理方法外,主要还是得益于当时气候好转的有利环境条件。 考古发掘证实,王城岗城池的修建已考虑到水利的利用。王城岗城址位于五渡河和颍河之间,五渡河海拔高度略高于颍河,在城墙的周围,建有城壕,城壕应与五渡河相通,既可供应城内用水,也能起到保护城中居民安全的作用。而西城壕的水又与南部的颍河相互贯通,形成了一个自然流动的河渠贯通的引水排水系统。 大禹活动的时期约为龙山文化晚期和夏代初年。《古本竹书纪年》载“禹居阳城”,《孟子·万章上》说“禹避舜之子于阳城”,《世本·居篇》云“禹都阳城”,而古阳城在今省登封市的告成镇。 基于此,参与发掘的考古学者指出:“王城岗大城的修筑,证明王城岗城址的主人对河水的认识和利用有着较高水平。如果王城岗龙山文化晚期大城真的与禹都阳城有关,历史上大禹治水的传说将更为可信。”龙山文化晚期大城城墙和城壕的发现更为夏禹“居”或“都”阳城的文献记载提供了充足的物证,也有力说明大禹治水所运用的水利工程技术绝非空穴来风。 登封王城岗遗址的新发现使人们对大禹治水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认识。大禹治水成功后的新的生态环境条件奠定了黄河流域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基本格局。耐旱作物粟始终占据首要地位表明,以旱作为主、在水源充沛的地区兼营稻作、五谷并存的旱作农业已现雏形。 传说中的大禹时代正处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大禹因治水有功被推举为国王。禹的儿子启夺得了王位,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大禹治水的传说不但揭示了治水活动对于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也有力证明了治水活动对国家的产生和文明进步的重大影响。 禹都阳城文化学的几点考察 □王向辉 长期以来,关于禹建都阳城学术界并无太多异议。经笔者仔细比勘先秦史料和考古发掘,综合研判,认为河南登封告成说最为合理,豫西地区是夏文化的主要分布地域。诚如登封告成说的提倡者徐旭生先生所说的“夏文化的中心地带现已经查明,就是分布在河南的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这一观点已经有数十年历史,因此学界同仁论述者众,兹不赘述。让我感兴趣的是,禹选择河南登封阳城作为夏都在其文化学上的意义。综合来看,笔者以为,禹都阳城乃是因为阳城为天下之中,嵩山提供了古人山居的基础,阳城体现的是一种夏代先民太阳崇拜的文化情结,而颍水提供了恰到好处的生活水资源。而这一角度,是以往学术界较少关注的领域。因此特撰写此文予以简要论述。 嵩山,本作崇山,其本是以山为部族祖先神的宗室。《说文》:“崇,山大而高也,从山,宗声。”但其异体甚多,《周语》有“崇伯鲧”;《诗·大雅》有“崧高维岳”一语,“崧”为从山、松声的形声字,《礼记·孔子闲居》引之则作“嵩”。故段玉裁谓崧、嵩二形皆为“崇的异体字”(《说文解字注》“崇”下注)。实际上“崇”是从山从宗、宗亦声的会意兼形声字。崇山即“宗”山,亦即“冢”山。被称作天室的嵩山,其“嵩”字是“山高”连言的会意字,而在《中山经》 中, “太室”与“苦山”“少室”均称“冢也”,这正好与先秦文献中太室(天室)山称为崇(嵩、崧)山相同:崇山就是冢山,可见其本义是夏代先祖神的宗室,也就是夏代先祖神所群居的地方。 为什么大禹要建都阳城,就是因为阳城在嵩山之南,山南为阳。有嵩山可以无远天室,得神灵庇佑,与上天便于沟通。 《史记·封禅书》谓“太室,嵩高也”。甲金文中天、大通用, 而“太”又是“大”的后起衍化字,故“大室”“太室”即天室山、嵩山。 钱穆先生曾经指出穴处即岩处,穴在岩旁,不在地下。孟子更是说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人民在古代也被称呼为山民。章太炎先生系统论述过“神权时代天子居山”,因此都城作为上古时代的政治、宗教中心,自然是离不开山的。可见禹都阳城,在嵩山之下,是有慎重的政治考量的。 从现实考古而言,在以洛阳平原为中心,嵩山周围一直分布有密集的远古文化。如距今7000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五六千年的仰韶文化、距今4000年的河南龙山文化等,遗址遗迹更是灿若群星,如洛阳东干沟、偃师二里头,灰咀、高崖、巩义稍柴,小訾店,石羊关,禹州瓦店,北庄等,大概有20处,都在登封王城岗附近。这些遗址无不印证了先民依山而居的思维,建都阳城,自然是与神山毗邻相依的厚土福地。 作为农耕文明的发源之地,颍水对夏都阳城的民众提供了生活便利,使得人民安居乐业,夏王朝的曙光才得以呈现。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