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5版:登封时报 大禹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探寻华夏文明传承创新之路
汉风流韵太室阙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汉风流韵太室阙
■探秘

位于嵩山的太室阙、少室阙和启母阙并称为中岳汉三阙,又称东汉三阙,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古建筑类一号文物,为了很好地保护它们,常年不开放,汉三阙之一的太室阙最为神秘,蒙着一层厚厚的面纱。

本周一次偶然的机会,得以和专家一起进入太室阙考察,又一次感受国宝的珍贵,嵩山文化的厚重。

登封时报 孙淑霞 文/图

我国现存最早的庙阙

太室阙是中岳庙前身太室祠前的神道阙,位于登封市区东太室山黄盖峰下中岳庙天中阁前,是历代中岳庙前导空间的重要建筑。

太室阙始建于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为阳城县长吕常所建,为青灰色块石砌筑,分为东西两阙,相对如门,是太室祠的象征性大门。两阙结构完全相同,由阙基、阙身、阙顶3部分组成。

东西两阙分别由母阙和子阙组成,阙身四周雕饰有反映汉代社会风俗和信仰的画像,保存较好的有50余幅。阙的题额刻在西阙南面上部,阳刻,仅存“中岳太室阳城”六字。铭记刻在西阙北面,阴刻,内容是赞颂中岳神君的灵应和阳城县长吕常等建阙的缘由。

太室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庙阙,是古代祭祀太室山神的重要实物见证,是中国古代祭祀礼制建筑的典范。

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太室阙身以减地平雕手法,刻百戏、狩猎、神话故事、奇禽怪兽以及贵族生活等画面。画像久露荒野,风雨剥蚀,有的已漫漶不清,幸存下来的尚有60余幅。太室阙对研究建筑史、美术史和东汉社会情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岳汉三阙代表着一种包罗万象的文明传统和突出的科技、艺术成就,反映了在世界视野下作为一种东方文明发祥地的中岳嵩山地区在文明起源和文化融合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不仅是建筑造型设计和建筑技术的杰出范例和现存标本,也是当今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巨大财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06664 2017-01-19 00:00:00 四 汉风流韵太室阙KeywordPh■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