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8
《七月与安生》领跑 星爷一个人获四提名
豫北乡村过年新时尚 民俗和健身完美融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豫北乡村过年新时尚 民俗和健身完美融合
■场外+

就在城市里的人们连年感叹“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儿”的时候,在豫北的乡村,却又是另一番景象。背抬阁、踩高跷、舞狮等传统民间活动依然是这里过年的重头戏,而在当地教体局的支持和引导下,这些民俗又和全民健身结合在了一起,使得人们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自身又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由此成为当地过年的新时尚。郑报融媒记者 郭韬略 文/图

长垣:乡间公路上的背阁

2月6日下午4点,长垣县佘家镇南关村的村口早已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在当地颇有名气的老岸背阁艺术团演出的消息传遍十里八村,人们早早赶过来抢占“有利位置”。

背阁,就是成人演员身背花篮、宝剑等道具,其身上再绑上特制的金属架子,架子的顶端捆绑上一名儿童,两人均身着戏服表演。这项起源于元末的古老民俗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现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特殊的表演形式,又被称为“肩上芭蕾”。

锣鼓开阵,20多对背阁演员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走上村外的公路,演员们做出不同动作,而高高“坐在”空中的孩子们,更是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虽然都才有四五岁,但他们对这样的大场面早已习以为常,他们随着鼓点摇摆着双臂,更有人淡定而悠闲地吃着棒棒糖,引来旁观者的阵阵掌声和笑声。“背阁不但是一项传统民俗,也是很好的健身项目。村里面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背孩子的都是强壮人,老年人背不动了,就踩踩高跷,或者是穿上戏服,在地面上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也能很好地锻炼身体。”艺术团负责人高伟成告诉记者。

滑县:古镇上的舞狮

2月7日下午,同样热闹的场面也出现在距离长垣几十公里的滑县道口镇。除了拥有闻名中外的“道口烧鸡”之外,舞狮也是道口的一张闪亮的名片。和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一般的舞狮表演不同,这一天在古镇十字街口上演的是一出“狮舞剧”:大狮降小狮。这是一段“爱情故事”,长达40分钟的表演过程中,雌雄两头狮子在战鼓、大锣、镲等乐器的伴奏下,将雄狮的威猛、母狮的温柔,演绎得淋漓尽致,及至可爱的小狮子从母狮体内诞出满地打滚,鞭炮齐鸣,现场气氛达到沸点。

“‘大狮降小狮’早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出现,已经有300年的历史,是我们的保留剧目。每逢重大节日就会演出,这么多年的传承,节目由一代代艺人不断改进、发展,成了道口的一大特色,也是当地群众最喜爱的一个节目。”道口舞狮传承人仇国良介绍说。

将民俗同健身融合

每年春节期间,省体育局都会在全省范围内举行各式各样的全民健身活动,而相比往年,诸如背阁、舞狮这些极富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被作为重点项目,则是今年春节期间系列活动的一大亮点。

“对于基层群众而言,能够起到健身作用的项目各种各样,而各地的特色、当地群众的喜好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希望能发掘出不同特点的项目,加以推广。”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赵峻介绍说,“所以今年除了继续保持篮球、排球、羽毛球等体育竞赛项目之外,我们特别推出了这些民俗项目,它们更接地气,更容易吸引老百姓的兴趣。我们今后也会加大对传统民俗项目的扶持力度,这样一来可以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又能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何乐而不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10588 2017-02-08 00:00:00 三 豫北乡村过年新时尚 民俗和健身完美融合KeywordPh■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