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河北邯郸市涉县位于巍巍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远古传说中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是抗战时期刘邓大军创建了红色革命根据地、缔造了“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不朽传奇的地方。 1925年,我的父亲在这里出生。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使得他很小就会割草放牛、去田间地头干活,奶奶心疼他年龄小,总在他的草篮里偷偷放块馍,母爱烙印在父亲记忆里,成为父亲一生的怀念。 1940年,十五岁的父亲光着一双脚参加了革命,成为八路军的一名战士,走上了一条舍家保国的路,离开家乡从此告别了父母。父亲上过小学,到部队不久因为认识字、会算账、敦厚诚实,首长让他保管部队的钱、物,父亲走哪都会背着军用书包,书包里由最初的银元慢慢增加了算盘、账本等物,父亲说这就是最原始的银行,起名叫“流动银行”。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后父亲被安排到河南郑州市成皋县人民银行(今荥阳县)任行长。解放后父亲参加中南区第一期银行行长培训班后,被分配到河南省新郑县任人民银行行长、县财贸部长等职,后到新郑车站乡政府直到1986年9月正式离休。 父亲先后参加过上党、平汉战役,后脑到后脖子有一条十几厘米的伤疤,听母亲说父亲当年受伤是在没有麻药情况下开刀做的手术,取出子弹时人已经休克了,好在父亲身体底子好捡回一条命。他很少主动提起战争岁月,在他晚年讲起印象深刻的是在一个叫磨盘山的地方打的战役,敌军飞机大炮武器先进,我军伤亡惨重,缺医少药很多伤员都挺不过流血感染关,他说着说着慢了下来,说到血流成河时眼圈红了,望着远方沉默了许久,没有讲下去。 我随父亲回过故乡,听村里老人讲,当年父亲所在部队开拔那天,奶奶跑了几十里山路追赶部队,也没能见到父亲,以后奶奶天天都要坐在北门边的大青石上,眺望通往山外唯一的山路,却直至去世时也未能等到父亲。 父亲一生乡音未改,从十五岁离开故乡到九十岁去世,一直持一口浓重的河北口音,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朴拙厚重的太行山赋予了父亲秉直刚强、质朴善良、勤劳节俭的个性。直至九十岁时父亲依然坚持自己打扫院子、买菜做饭、种菜浇水、缝补袜子衣服,绝不愿麻烦别人。苦水中泡大的父亲生活上对自己低标准低要求,俭朴至极近乎苛刻,却在20世纪70年代家里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匿名资助家乡一名贫寒大学生整整四年。如果不是搬家时发现的一沓汇款单,也许父亲永远不会说出这个秘密。 2005年,父亲得到了原单位送来的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办特制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父亲捧着纪念章像孩子般高兴,小心翼翼珍藏了起来。 2015年2月6日,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我自知笔拙写不出父亲的伟岸,但父亲高尚的思想品格就像身上流淌的血液一样,必将一代一代传承!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