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6版:新郑时报 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X06
72岁退休老干部用诗歌讲述中共党史
助人为乐城管人 扶危助困似暖阳
谋划落实“河长制” 打赢治水攻坚战
从“清扫”进入“清洗” 新郑启动“全城清洁”
遗失声明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72岁退休老干部用诗歌讲述中共党史
历时5年,书写5卷书稿,共计23万行

今年72岁的新郑退休老干部柴军朴,早已是儿孙满堂、桃李满天下。原本可以在家颐养天年的他却仍旧每天忙忙碌碌。5年来,他潜心研究、笔耕不辍,用诗歌写出了中国故事、华夏党史系列丛书共5卷书稿,长达23万行,已超越世界文学史上最长的叙事诗——印度的《摩诃波罗多》3万余行。新郑时报 李显文

通讯员 卢敏霞 文/图

历史、文学知识 有着深厚的积淀

柴军朴退休前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曾在学校负责校党支部、文学社报刊《芳草》编辑工作。和他相熟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文学、历史知识积淀深厚的人。只要一提起中国现代历史,他总能津津乐道、娓娓道来: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件,当时的形势和作战方针,哪些人参与了这个事件……不仅如此,听他讲解历史事件,就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退休后,他萌生了一种想法:中共党史波澜壮阔,能用哪一种文学形式更好地记载和传播呢?不久后,他就想到了诗歌。

为了写作诗歌版党史,柴军朴可谓是费尽心思,却乐此不疲。如果见到或听到对某些历史事件的不同见解和介绍,柴军朴都会认真、详细地记录下来,认真研读,再从史书中鉴别、对比,并请教党史研究专业人士,去伪存真,然后再对其消化吸收、提炼加工。他说:“我写作的初衷本是为了晚年生活充实,不为虚度年华而懊悔。如果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也算为中华文艺大海中添一朵浪花。”

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反复修改

经过5年呕心沥血的创作,柴军朴以诗歌形式写出的中国近代现代历史——《我用诗歌讲党史》《华夏魂》(拟定)已完成华夏悲歌、鸦片战争、抗美援朝、长征、新中国成立系列丛书5卷书稿,长达23万行,已超越世界文学史上最长的叙事诗——印度的《摩诃波罗多》3万余行。

在创作中,他要求自己的作品具有连续性、真实性和可读性,既博采诸家之长,又不盲从,尽力做到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为此,他不惜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反复修改,尤其是第一卷,已先后修改5次,其中甘苦,唯有自知。

用毕生所学为祖国和人民讴歌

目前,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这套凝聚他多年心血的《我用诗歌讲党史》5卷丛书能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爱党爱国人士的帮助下早日与读者见面。用他的话就说:“我是一名老党员、人民教师,我们这一代人与中国党史共戚,与国家发展同行,我要用我毕生所学和积累为祖国和人民讴歌,为党的96岁华诞祝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13819 2017-02-17 00:00:00 五 72岁退休老干部用诗歌讲述中共党史KeywordPh历时5年,书写5卷书稿,共计23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