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5版:新郑时报 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人物
妇女能顶半边天,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她常奔波在田间地头,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她除了上班,大把时间用来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她是身兼数职的“全能女民警”,坚持用真心赢得民心
妇女能顶半边天,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她常奔波在田间地头 是奋斗在水利一线的“女汉子”

“年轻时我最喜欢看的纪录片是《红旗渠》,为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而感动,也渴望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做一份造福百姓的工作。”新郑市梨河镇水利站站长陈俊红说。

今年45岁的陈俊红是新郑市梨河镇水利站站长,在水利战线已经工作20多年,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皮肤黑黝黝的,嘴唇因为冷风有些龟裂,但说起工作来一下子点燃了热情。

1995年,刚从大学毕业的陈俊红被分配到新郑市水利局,最朴实的想法就是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为新郑水利事业的辉煌贡献一份力量。

走上工作岗位后,她迅速融入新的环境中,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向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学习,尽快填补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欠缺,弥补自身的不足。

1997年元旦过后,新郑市掀起了水利建设新高潮——两河治理。她前往两河治理第一线,成了一名真正的“技术员”,也是工地上唯一的一名女性技术人员。“2000多米的河道,我每天跑数十遍,一点也不觉得累,工人们一看到我就乐,因为我从来不是走路,而是一路小跑。” 陈俊红笑着说。更可喜的是,在这个工地上她不仅收获了事业上的第一支稻穗,也完成了女人一生的转变:成立了自己的家庭,拥有了爱情的结晶。

2011年,国家要重新设立乡镇水利服务站。经过笔试、面试和政审,一路过关斩将,陈俊红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来到了水利行业最基层的水利服务站。在这里,她尽情地释放着工作激情。走村串巷,田间地头,深入村寨,把老百姓的所想所要传递给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实地查勘,走访群众,并及时向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反馈信息,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梨河镇有825眼井,我定期就要安排整修养护,24个行政村摸得比谁都熟。自从来到梨河,我从来没有坐过办公室,每天不是在哪个村里找村支书聊天,就是在梨河镇哪个科室聊天,看看他们有啥需求。”就这样,陈俊红从一个害羞腼腆的女孩,成为了一个雷厉风行的女汉子。新郑时报 李显文 文/图

她爱学习,热衷于提升自己

总把“多学知识,不吃亏”挂嘴上

41岁的高利萍很安静,但内心却充满了热情。她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不仅把单位的妇联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还经常下工地验收。

她说,她大把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多学知识,不吃亏!”

1993年8月,高利萍进入新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对待工作兢兢业业,起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利萍说:“既然我在这个岗位上了,就要把工作做好。”

2005年,高利萍开始负责新郑市住建局妇委会工作。为了丰富单位女职工的生活,她积极引导女职工参与市妇联组织的各项活动,鼓励单位女职工参与登山比赛、体操比赛等。

二孩政策放开后,单位育龄女性的问题需要她来解决的都尽力协调处理。除了单位的妇联工作,高利萍还兼任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副站长,协助站长做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除了上班,我利用业余时间多学习,不希望自己松懈下来,希望多学一些知识来武装自己。”高利萍说。多年来,高利萍始终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挑战自我的目标,自我加压,并拿到了《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证》《注册造价师资格证》等。

在生活中,高利萍是一位热情、开朗、乐观向上的人,与周围同事的关系融洽,并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人。

在家里,高利萍和儿子一起学习,“既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也能给孩子树立榜样”。

新郑时报 李显文 文/图

她是身兼数职的“全能女民警”

“你对群众有多近,群众就对你有多亲”

她是身兼数职的“全能女民警”,是走进群众心里的“网格警”,更是群众的贴心好闺女……3月8日下午2时许,记者在新郑市公安局见到了正在吃着外卖的李海霞,“上午一直忙到中午,刚在网上订了外卖,下午单位给我们放了半天假,朋友打电话约我去逛街,但还有方案和汇报材料需要写,工作没完成,心里不踏实。”李海霞说。

2011年10月,23岁的李海霞顺利通过招警考试,被分配到新郑市公安局工作,实现了她梦寐以求的“警察梦”。

初入警营的李海霞,主动要求到基层工作,在观音寺派出所当一名社区民警。面对民警“入户难”的难题,她从拉近和群众的关系入手,以送身份证的形式开始逐村、逐户走访,给群众送上印有自己姓名、照片、手机号码的警民联系卡,在熟悉情况的同时,让辖区群众认识、了解自己。慢慢的,很多村民也熟悉了天天走村入户的这名年轻女警官,渐渐地称呼也由“李警官”变成了“小李”“海霞”。

由于工作中表现出色,2013年,李海霞被选调至新郑市局治安大队,负责网格化管理暨“一村(格)一警”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2014年9月,新郑市公安局全面启动“一村(格)一警”工作,李海霞主动要求分包任务较重的钟观移民村。为了能尽快掌握情况,她精心绘制行政村示意图;为了把“一格(村)一警”工作做细,每次下村入户她都随身带着一个蓝皮本,随时记下需要关注的大事小情,重点事项一一标注,想方设法解决后再逐一销号。

李海霞说:“当警察是我最骄傲的事,干好工作、群众满意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幸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对群众有多近,群众就对你有多亲。”入警6年来,李海霞一直战斗在基层,工作在一线,坚持用真心赢得民心,用创新提升工作水平,总结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工作法,得到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李海霞还荣获郑州市公安局首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荣誉称号。

新郑时报 邓春丽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21513 2017-03-10 00:00:00 五 妇女能顶半边天,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KeywordPh她常奔波在田间地头 是奋斗在水利一线的“女汉子”她常奔波在田间地头,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她除了上班,大把时间用来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她是身兼数职的“全能女民警”,坚持用真心赢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