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G03版:高新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注
激发双创活力 打造创新高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激发双创活力 打造创新高地
高新区着力打造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园区一角
郑州机械研究所

北斗云谷“星光灿烂”,全域城市化前景辉煌,未来科技城步履铿锵……作为区域经济的创新极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郑州高新区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肩负着特殊而艰巨的使命。

去年3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要在现有1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基础上,再新设河南郑洛新、山东半岛、辽宁沈大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去年4月5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获批后,近一年来,为做靓这块“国字号”招牌,郑州高新区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建设为载体,提出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创业中心的战略目标。

过去一年,郑州特别是郑州高新区获得了哪些“收成”?今年将会有什么新“动作”?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郑州高新区该如何乘势而上,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些问题,很多郑州高新人都在思索。记者 孙庆辉 文/图

筑巢

靠“国字号”引来高精尖人才

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以来,国家给予了诸多优惠政策,使郑州各项创新指标大幅度增长。

2016年,郑州完成了《郑州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按照“一区四园多点”的架构,核心区突出“高”和“新”,辐射区突出“专”和“精”。其中,核心区高新区重点建设北斗导航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联东U谷·郑州·生态科技产业园、亿达软件园等,谋划高新区“未来科技城”。

郑州高新区部分关键指标进入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综合排名上升至第12名,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排名上升至第7名,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升至第7名,在2016年科技部发布的高新区孵化培育能力评估中,郑州高新区位列全国第二。相继获批全国科技服务业试点园区、全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试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河南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试验区。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郑州市实施了“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引进了一批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和产业急需的高科技人才。2016年,政府投入2.63亿元,带动企业及社会投入4.6亿元,引进人才(团队)101个,其中“两院”院士4人,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22人,海外领军人才48人。全市目前已建立院士工作站79家,引进院士86人,拥有常驻“两院”院士13人,“千人计划”专家42人。

去年4月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给郑州带来了哪些收益?数据是最好的解答。2016年全市专利申请量3.7万件,增长43.6%,占全省的38.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7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9项、省科技进步奖187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其中郑州高新区全年申请专利突破10000件,为全省第一,万人有效发明拥有量达到90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65家。建成各类研发中心2149家,其中国家级35家,省级624家。建立各类科技服务机构724家。

驱动 大力推动“双创”激发活力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是根本出路。

郑州聚焦智能终端、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效促进了重点企业和产业创新发展。2016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498.6亿元、增长15.2%,增加值1820亿元、增长13%。

郑州还以国家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出台了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意见:加大财政科技金融资金投入力度,参股1亿元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设立3亿元科技企业发展基金,综合运用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措施,吸引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参与科技创新;建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分担机制,设立5000万元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准备金,对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所产生的损失给予补偿。

加快推进“双创”综合体建设与运营,激发了全市“双创”活力。截至目前,郑州已建成各类创新创业载体总面积61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7200家,科技创新创业者突破6万人,培育上市企业及新三板上市企业174家,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51家,其中国家级17家。清华大学发布的全国100个重点城市创新创业环境排行榜显示,郑州位居全国第九;腾讯发布的《2016互联网创新创业白皮书》显示,郑州排名全国第十二。

布局 打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

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马懿表示,郑州坚持以开放促创新、以创新促开放,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建设为载体,努力打造内陆城市对外开放高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

思路决定出路。2017年,郑州将会有怎样的“动作”?一季度,郑州将全面出台有关加强技术转移、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引育、创新平台建设等17个具体政策的实施细则,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拟在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方面先行先试重点示范。

为弥补“大院大所”及高端研发资源不足的短板,郑州将加快谋划建设“黄河创新谷”,拟规划总面积30平方公里,起步区5平方公里,前期引进20家以上中科院系统院所、知名高校、央企科研院所等在郑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实施产业创新计划,通过“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政策链”五链统筹,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创新型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智能终端(手机)、轨道交通装备、精密机械制造、新能源汽车、超硬材料、北斗导航、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安全产业,将郑州建成先进制造业大市,迈入全国制造业强市行列。

实施众创空间倍增、创客育引、创新创业服务提升、技术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助推、创业生态优化等6个工程建设。努力推进20个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与运营,新建各类创新创业载体20个,孵化面积达到700万平方米,入孵企业超过8000家。

为加快建设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郑州将大力实施“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力争今年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紧缺人才200名,领军型科技创新创业团队20个,培育科技企业家40名,汇聚“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顶尖人才20名。

发力 集中开工31个重大项目,投资335.5亿

郑州高新区全年谋划重点项目34个,总投资400亿,当年计划投资100亿,前不久,更一次集中开工项目31个,投资335.5亿元。重点加快推进北斗产业园、亿达科技新城、新三板产业园、联东U谷等9大产业载体项目和新华三大数据基地、盛大集团中原运营中心等一批主导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全力加快推进当年新签约项目的落地和建设。

高新区各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智能装备产业园、河南移动数据中心、中国联通数据基地、石佛艺术公社等项目进展良好。

坚持以开放促创新,积极引进国际性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承接国际技术人才转移,建设研发机构或产业技术研究院,提高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依托盛景网联和UFO众创空间,建设硅谷郑州高新区办事处;加快中德(郑州)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智能制造孵化中心建设。积极开展各类对外交流活动,推进高新区企业与国际技术产业机构的创新项目合作,全面提高国际化水平。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22798 2017-03-15 00:00:00 三 激发双创活力 打造创新高地KeywordPh高新区着力打造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创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