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清明高速出行 避开六大易堵点
13条公交增发车辆
市六院成功实施我省首例艾滋病患儿心脏外科手术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市六院成功实施我省首例艾滋病患儿心脏外科手术
多学科通力合作成功救治重病女孩儿

8岁女孩儿身患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艾滋病,四处求医无果,最终在郑州市六院得到成功救治。多学科通力合作,联手为女孩儿实施心脏外科手术。目前女孩儿已安全度过危险期,病情稳定。这不仅是郑州市六院首次为艾滋病患儿实施心脏外科手术,同时也是河南省首例,标志着郑州市六院已建立起了完善、规范的艾滋病外科治疗体系。郑报融媒记者 邢进 通讯员 王鹤彬 马炜徽 文/图

历经辗转,小丽的父母带着孩子来到了郑州市六院胸心血管外科,找到了何强主任,得知小丽的情况后,何强为孩子做了详细检查,发现小丽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一般有封堵和开刀两种术式,但是小丽的缺损较大,已经超过20毫米,无法用损伤相对较小的封堵术。为了将损伤降到最低,何强和他的团队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计划,最终决定在右腋下开口,从肋间进入。

因为小丽合并艾滋病,何强还为小丽进行了多学科会诊。何强说,艾滋病患者的心脏外科手术由于涉及心血管,与血液接触密切,且术中需要建立体外循环,所以手术风险和难度很大,不但需要心外科相关专业的多学科医生,还需要艾滋病专家全程支持。这不仅是院史上首次,在省内也尚未找到先例。手术的风险和难度可想而知,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为此,何强主任还邀请到了自己的老师、北京安贞医院刘迎龙教授,为手术的成功保驾护航。

3月25日下午3点,小丽被推进了手术台,刘迎龙教授联合何强主任共同主刀,为小丽进行了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房间缺损修补术。与此同时,国内著名艾滋病专家、郑州市六院感染科主任赵清霞全程参与,麻醉科、手术室也做好了手术的全面保障。手术进行了近4个小时,在医疗团队紧密的合作下,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目前小丽已从重症病房转入普通病房,恢复良好。手术后的第三天,在护士的照看下,小丽已经开始画画,描绘自己今后的生活。

市六院率先建立完善的艾滋病外科治疗体系

郑州市六院成功实施我省首例艾滋病患儿心脏外科手术

因携带艾滋病毒四处求医无果

患者小丽(化名),刚满8周岁,乌黑的齐刘海下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上天给了小丽一副美丽的容貌,却没有给她健康的身体。

小丽的父母是艾滋病毒携带者,小丽一出生就感染了艾滋病毒,但是命运没有因此眷顾这个可怜的孩子,小丽还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对于这个充满磨难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

小丽的父母带着孩子四处求医,因为携带艾滋病毒,普通医院无法收治这样“特殊”的患者,这让小丽的父母深感无助的同时又很是无奈。

随着年龄增长,小丽病情越发严重,小丽的父母知道,孩子就像站在生死的边缘,随时有可能掉入死亡深渊。

郑州市六院胸心血管外科主任何强介绍,艾滋病为免疫缺陷疾病,其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各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的主要元凶之一就是心血管疾病,普通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一般在50岁之后,而艾滋病患者比普通人群发病提前10年左右。

何强主任表示,在世界范围内,艾滋病的内科治疗已经非常规范。但是在外科治疗方面,需要多学科联合进行。“在此之前尚无完整、规范的外科治疗体系,以这例手术为标志,目前我们已率先建立了完善的艾滋病外科治疗体系”。

据了解,郑州市六院作为河南省传染病医院,在治疗感染性疾病及其他并发症方面有口皆碑,享誉全国。医院秉承着“一专多能”的理念,自2012年开始进行相关学科的筹建,致力于为传染病患者提供更完善的治疗。经过近5年的建设,已经逐步建立起完整的传染病外科治疗体系,而自去年5月30日开始筹备建设的心血管外科,则是这个完整治疗体系上的最后一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28197 2017-03-29 00:00:00 三 市六院成功实施我省首例艾滋病患儿心脏外科手术KeywordPh多学科通力合作成功救治重病女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