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7版:新密时报 脸谱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他们是尖山的骄傲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带动经济发展 见证尖山辉煌
他们是尖山的骄傲

新密的农民企业家李松辰顶着家人反对的压力,毅然只身进入大山,开启了尖山的创富传奇,也被称为大山的“美容师”。而30年间拍了数万张照片的慎广建,拿着相机记录着尖山走过的点点滴滴,成为名副其实的“记录者”。

尖山作为旅游业后起之秀,走到今天一路艰辛,有人在前面披荆斩棘,有人则在后面默默摄影记录。回头望来,他们都是尖山人的骄傲。 记者 顾翔/文 新密时报 李俊梁 刘宏恩/图

大山的“美容师”

姓名:李松辰

职业:河南伏羲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简介:48岁,从农民起步,在搞旅游开发前涉及各行各业,如今是尖山旅游业的推动人。

伏羲山大峡谷的开发,可谓是推动了尖山旅游业的发展,以伏羲山为主的五大景区目前已开放4个。2016年国庆黄金周,尖山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以伏羲山大峡谷为主的周边景区占17万人次,李松辰从一个农民起步,可谓是尖山旅游业的推动者和见证者。

从园林艺术到开发大山

李松辰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企业家,起初做过许多行业,跑过运输,修过道路,做过工程。由于爱好园林艺术,他就在自家地里开始尝试绿化,弄鱼塘做园林,受到了周围人的不少好评。“当时的尖山还是很贫困的,山上的男孩都不容易找到媳妇,再加上交通和生活不便,很多青年男女都想走出大山。尖山风景秀丽,做旅游发挥空间很大,如果在尖山搞旅游开发又能带动群众致富,岂不是好事?”李松辰说。

2011年,李松辰注册成立了河南伏羲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伏羲山大峡谷、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玫瑰岭、三泉湖、红石林等景区。截至目前,全年接待游客量已达200多万人次。

把荒山当财富

“别人看荒山没啥用,我看荒山就是宝。”这是李松辰的一句话。在景区开发过程中,他的足迹遍布山野,他说,当时景区没路,自己就步行、爬坡、抓着树枝进行勘探,那时候经常会被树枝、树杈挂烂衣服、刮伤身体,太热的时候也没地方休息,皮肤被晒伤好几次,进山都是带着口粮和工人们一块吃。到了冬天,也要进山,由于树叶脱落视线好,景区看得全,虽然走路是深一脚、浅一脚,但是发现了不少好地方值得不断去改进,用景区这些自然财富去创造价值。

随着尖山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游客对原生态绿色食品的青睐,早期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回流,搞养殖、搞种植、搞加工、搞销售、开办农家院等。在景区建设中,李松辰大量安排当地村民参与,从景区管理到景区商贩,在李松辰旅游公司的带动下,尖山风景区新增就业岗位2700多个,真正意义上使荒山变成了宝山。

目标:创5A景区,冲刺日均接待游客10万人次

接下来的景区发展,李松辰显得胸有成竹,伏羲山系列景区连成一体,创郑州市第二个5A级景区,打造全国一流景区,未来将会在景区范围内实现覆盖式轨道交通,2017年将会推出小火车,不仅方便游人,也会为当地村民免费。他说,目前景区开发30%左右,游客逐年增加,一直考验着景区的接待能力。目前的规划,景区接待能力向着日均接待游客10万人次出发,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便利。届时,将会对尖山的整体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自2011年至今6年的时间里,除了重大事情外,李松辰一直坚持着每天上景区看看的习惯,他感慨,随着新密市开展全域旅游以来,尖山是排头兵,而伏羲山大峡谷等景区则要做尖山的排头兵,为新密市全域旅游事业实现助推和拉动的作用,提升尖山百姓生活理念和生活质量。

巨变的“记录者”

姓名:慎广建

职业:新密摄影协会副主席

简介:52岁,30年来上万张照片记录尖山变迁。

在尖山,有这样一位1986年就开始用胶片相机记录生活的人,从好奇到热爱,在文化站工作的慎广建就开始背着相机步行在尖山的山尖上、山坳里、土路上,用镜头记录着尖山的风土人情、民风地貌。

摔坏近10部相机

慎广建是土生土长的尖山人,他住在沙古堆村,自1984年在文化站工作,随着在工作站中接触很多照片,自己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终于,1986年,慎广建拥有了人生中第一部相机,120胶片相机。自此,他开始了记录生涯。

最早的相机如今已经破损,由于当时储存条件的限制,很多胶片也遗失了不少,此时的慎广建脸上都是遗憾。虽然有遗失,但是也有很多被保存了下来,由于时间长,照片的修复工作他也一直在进行。

从1984年参加工作,到2006年调到旅游办,到如今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慎广建的足迹遍布尖山。由于尖山是山区,在拍照的时候相机掉落山底常有发生,摔坏了再买,从他的第一部相机至此,已经足足买了10部。

拍上万张照片

照片是最好的“记录者”,从在省级艺术摄影展上获奖的第一幅作品《尖山风光》到如今不计其数的大小奖项,慎广建拍了上万张尖山景色。从记录杏花开始,他也投身于尖山杏花节摄影大赛、尖山农民摄影文化节的建设和组织。

从草房、瓦房到石头房、砖房,慎广建的相机里记录着改变的点点滴滴。他说,在文化站工作的时候,自己都是背着相机步行到村里安排工作,从早上开始,回到单位已经是晚上,在农户家吃饭时,老百姓把不舍得吃的东西招待客人的那种眼神仍然历历在目,不过现在好了,随着景区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有了显著提高。

慎广建说:“如今拿起老照片翻看,满满的都是回忆,过去的道路、房屋如今已经见不到,只有上了年纪的人看到照片,才会想起当初的辛酸吧。”

举办尖山摄影展

举办尖山摄影展,是慎广建最大的心愿,用镜头记录的点点滴滴能够通过大赛的形式让更多人的知道、更多的人看到尖山的变化和尖山的风景是最好的。如今的尖山已今非昔比,很多人体会不到自己身边正在发生巨变,但是巨变正在发生,慎广建说,他将会继续记录尖山的点点滴滴,并制作成影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32094 2017-04-10 00:00:00 一 他们是尖山的骄傲KeywordPh带动经济发展 见证尖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