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喜欢阅读,快来参加郑州版《朗读者》
钟海涛书法邂逅木版年画
他的河南普通话 被翻译成了多国语言
郑州唱区“快男”十强最养眼
李荣浩张靓颖 获得内地最佳男女歌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刘震云文学电影欧洲行
他的河南普通话 被翻译成了多国语言

本报讯 近日,河南籍作家刘震云完成了一场奇特之旅:沿着他文学作品在欧洲翻译出版的足迹,纵穿欧洲大陆,受邀访问瑞典、荷兰、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等7个国家。各国文学批评家对刘震云讨论最多的——是他的当代性,还有他的幽默性,还有媒体将他解读成“严肃的幽默作家”。

刚刚结束“文学电影欧洲行”的刘震云受邀担任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首任阅读推广形象大使。谈及影视与文学之间的关系,身兼作家、编剧两职的刘震云说:“文学像大海,深邃丰富包容,影视像河流,有奔流的速度。影视对文学作品的推广功不可没,无论是在传播速度与广度上,它促进了更多人去认识书的内容。”

郑报融媒记者 崔迎

看他小说的读者又走进了影院

“刘震云文学电影欧洲行”成行的先决条件是:所到的国家都出版过他的众多作品。刘震云把他的书称为“先遣队”,这支队伍浩浩荡荡,因为刘震云擅长写人物众多的小说,几乎每本书里都有百十号人,先于他在欧洲赢得了读者。有这么多人打前站,到每个国家都无异于回家。刘震云落地要干的活儿,就是和他的欧洲出版商、翻译家、文学批评家、读者等进行交流。

光有书还不够,由刘震云的小说改编的3部电影《1942》《我不是潘金莲》《一句顶一万句》也在他所到达的城市同期放映。 光有刘震云还不够,他的女儿、青年电影导演刘雨霖也参加了欧洲行。由她导演的刘震云同名作品《一句顶一万句》,在几个国家放映后都引发观众的热议。

他被解读成一位“严肃的幽默作家”

孔子学院总部早就瞄上了这位理想的“文化使者”,因为他的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海外影响巨大;根据他作品改编的电影,也成为高质量的“中国故事”。于是,孔子学院总部策划组织了这次“刘震云文学电影欧洲行”的大部分活动。

在马不停蹄的旅途中,刘震云做了15场演讲和对谈,接受了40多家欧洲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杂志等的采访,他的河南普通话被翻译成瑞典语、荷兰语、捷克语、德语、意大利语和法语。各国文学批评家对刘震云讨论最多的——是他的当代性和作品的幽默性,“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刘震云是一个真正写当代社会的作家,”法国出版商Geneviève Imbot-Bichet 女士高度赞扬刘震云的才华,“他能胜任用简约的方式描写最复杂的事物。”法国至今已经出版了6部刘震云的小说,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将于今年6月在法国公映。而荷兰媒体将刘震云解读成一位“严肃的幽默作家”,意大利著名的报纸《今晚邮报》干脆将刘震云称作“北京的卡夫卡”。

刘震云讲的远不止是中国故事

“用幽默的方式表达最深刻的哲理”,西方书评这样描述刘震云的作品风格。他把幽默和荒诞搞得不分你我,也蔓延到长长短短的采访中。

像海明威一样坚定地放弃形容词,刘震云质朴的语言风格被他的欧洲读者捕捉到。瑞典有媒体称刘震云的文体为“极简主义”,但欣赏他在此基础上创造的复杂的文学结构。意大利的文学研究家Daniele Beltrame认为,刘震云的文学作品讲的远不止是中国故事,“在他的作品中发生的境遇,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是我们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下一部作品”是在欧洲行中外界关注最多的话题之一。对此,刘震云说,自己新的作品正在修改,今年10月会先在中国出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38206 2017-04-26 00:00:00 三 他的河南普通话 被翻译成了多国语言KeywordPh刘震云文学电影欧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