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技能人才缺口巨大,高级技工缺口高达上千万,而数控技工在某些地区更是万金难求。数控,是数字控制的简称,数控技术是利用数字化信息,对机械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控,大到工业制造,小到生活中的各种零件,都是在数控机床上加工而来。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家人社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中国大能手》(第三季)数控组合项目电视总决赛,在CCTV2黄金时段播出。10名国内顶尖的数控技能高手在新乡同台竞技,堪称该行业的“华山论剑”! 最终,郑州参赛选手、郑州技师学院教师石保奇,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娴熟的技术操作及现场沉稳的发挥,过关斩将,勇夺桂冠!实现了自己的赛前宣言:“中国大能手,我中!” 载誉归来后,石保奇接受了中央和省市媒体的采访,郑报融媒记者更是与他进行了多次深入对话。我们发现,他的技术人生,与这次的赛场历程,有不少奇妙的交织和映照。请读者跟随我们的“蒙太奇”视角,边重温紧张激烈的比赛,边了解这位为郑州、为河南争光的“大工匠”。 郑报融媒记者 张翼飞 文/图 开栏的话 郑州,历来就是一座充满正能量的城市。 自人文始祖黄帝以来,崇德向善始终是这座城市不竭的精神源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映生辉,更是让这座城市成为了温暖之城、大爱之城、正能量之城。 近期举行的阿里巴巴正能量评选,河南位居正能量省份首位,省会郑州也入选“全国十大正能量城市”。雨中跪地救人女护士,90后“袋鼠妈妈”,为流浪人员义务理发帅小伙,主动担责送奶工……正能量故事温暖绿城,温暖全国。 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15届,河南15人(群体)当选,郑州走出去的就有9位,其中由郑州报业集团旗下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等媒体推出的大爱仁医胡佩兰、陇海大院爱心群体、卖唱救孤王宽家等,于2013、2014、2015连续三年当选,开创了一座城市连续三年当选的先河,成为河南正能量的典范,在中国道德高地上隆起了郑州丰碑。 这些人物和群体,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用温情温暖、向上向善的事迹和举动,成就了他们的不平凡,更为这座城市积淀了持续不断、后劲满满的正能量。 德不孤,必有邻。 每一个正能量的人物和群体,每一次正能量的事迹和行为,都是郑州历史底蕴和时代精神的传承和坚守,都是正能量之城的进一步铺垫和延展。 为进一步挖掘发现、宣传和弘扬正能量,即日起,我们推出“身边正能量”专题报道,通过讲述身边正能量故事,在更大范围、更亲近视角弘扬和传承正能量,呼吁和感染更多人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日常工作做起,以温情温暖、向上向善之举彰显和传递正能量,为文明城市建设增添精神动力。 也希望市民和读者朋友与我们一起发现正能量、宣传正能量、传递正能量。您可以为我们提供新闻线索,也可以用笔墨、镜头记录身边的温暖和感动,为我们提供文字和视频。一经核实采用,我们将在报纸、网络、杂志和“两微一端”新媒体、冬呱视频等正式刊发、推送。 正能量热线:0371-67655551、0371-96678,或@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官方微博、微信和“身边”“郑州观察”客户端。 第一关:快速开瓶 来自南阳的农家孩子,在郑州闯出一片天地 《中国大能手》数控组合项目电视总决赛分为四关,第一关,十进六;第二关,六进四;第三关,四进二;第四关,总决赛(二选一)。比赛主题为“鬼斧神工”。 第一关叫作快速开瓶。 要求选手在十分钟内,通过数控铣床,精准开启啤酒瓶盖,且不能损坏瓶口瓶身。符合以上标准,开启瓶盖数量多者晋级。选手通过抽签决定自己使用的机床。 这轮比拼不仅要快,把握刀具与瓶盖之间的距离更为重要。刀和瓶口的距离只能控制在零点几毫米之内,如果近了,会把瓶子磨坏或者挤碎。如果远了,拉不开盖子。真正有效的距离是在0.5毫米以内。0.5毫米是什么概念呢,它只相当于我们手指甲的厚度。 赛前面对镜头,石保奇说:“遇见强手的时候,我不会表现得怕别人。一定要冲击冠军。” 石保奇,1979年7月7日出生,南阳镇平人。老家是农村的一般家庭,没有底子,不允许他挥霍青春,必须尽快自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像做生意一样,只能赚不能赔”。 1999年,他考入磨料磨具工业职工大学,来郑州上学。在学校学的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就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设备。 2002年毕业后,他曾在郑州一家公司打工,干了三个月。干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无关,而且收入很低,一个月仅能开600多元,但他还是尽心尽力。后来有同学介绍,说当时恒天重工的前身郑纺机在招工,需要数控方面的人才,干得好的能开三四千元。他决定去试试。顺利通过招聘,他当年9月进厂,先当了3个月的学徒,期满后正式成为一名技术工人。 石保奇认为自己很适合做数控工作,因为他能做到:细心,耐心、恒心。虽然年轻,却能耐得住性子,把心思都放在钻研技术上。 他在郑纺机主要做的是加工一些精密的、关键的纺织器材零部件,技术含量很高,工作也比较辛苦,经常“三班倒”。当时他就感到,数控是未来机械企业发展的方向,必须用数字化控制,降低劳动者的强度。 在郑纺机,除了纺织机械,还承接过国家军工方面的订单,那些零部件要求更高,也激发了他攻坚克难、精益求精的劲头。 2005年3月份,中国纺机集团在各个下属企业进行内部技术大赛,20多个工厂参与,相当于一个全国比赛。在郑纺机的选拔赛上,进厂不到3年的石保奇就获得了第二名。然后代表郑纺机到青岛参加集团的决赛,最终夺得第三名。 ■镜头闪回赛场:快速开瓶的比赛中,石保齐和山东选手王校春、北京选手刘朝辉三人在规定时间内开启了10个啤酒瓶盖,并且没有损伤,顺利晋级,其他两名选手开了9个瓶盖也过关。新乡选手冯超,和同样开了8个瓶盖的一名女选手加赛,获得最后一个晋级名额。 第二关:机械宝藏 通过各种比赛的历练,赢得郑州技师学院的关注 《中国大能手》比赛的第二关是:机械宝藏。 要求选手先观察透明矿泉水中的钥匙,然后通过数控铣床,制作出记忆中的钥匙,打开锁具,获得宝藏。前四名获得宝藏的选手晋级。难度是选手不能用手直接接触钥匙。而且这主要是考验铣工作业的比赛,车工不占优势。 专家组说,这项比赛的难点在于选手对钥匙的齿型、尺寸、形状的记忆能力。有几个齿,有几个波峰,有几个波谷,完全要用大脑记下来,绝对一个严峻的考验。 作为郑纺机的后起之秀,石保奇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如果他满足于现状,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当个师傅。但是他却并未停下脚步,希望能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接受更多的考验。 2006年,他代表郑纺机参加获第二届全国数控大赛,荣获河南赛区加工中心第四名,已经是除军工企业外的地方企业的最好成绩,可是他却对没有进入前三耿耿于怀。当时郑州技师学院也有选手参加,他对这所培养技师的学校有了印象。2007年,该校开始招教师,他不知道信息错过了。 2007年,石保奇又获得中国纺机集团青年职工技术比武加工中心第二名,郑州市第四届职工技术运动会加工中心第一名,并被授予郑州市技术状元称号和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 2008年底,郑州技师学院又一次招教,对石保奇这颗行业内涌现的技术新星十分青睐,校领导主动电话联系他,希望他能来任教。在这一年,石保奇又获得第三届全国数控大赛河南赛区加工中心第四名,前三名都是洛阳一家军工企业的选手。他的成绩虽然不错,但很不服气。他觉得如果再有更合适的平台,他一定要证明自己。 ■镜头闪回赛场:在本轮比赛中,石保奇遇到了从未出现过的麻烦,刚开始时刀具拔不下来,所以举手示意自己使用的机器有问题。经过测试,是他比赛紧张导致操作失误,并非机器故障。 比赛进行了半个小时,没有一位选手制作出的钥匙能打开锁具。他们多次往返于宝箱所在地和加工车间,已经开始感到疲惫。而开始时操作遇到难题的石保奇,拿着制作好的钥匙,首次走向锁具。度过了最初的紧张,适应了比赛的节奏,他现在反而松弛了。 令人惊讶的是,石保奇第一次来开锁,就顺利打开,并且用这把打开了锁具的钥匙,第一个打开了宝箱,拿到了里面的晋级卡。评委们都对他的心理素质感到赞赏。 第三关:棋逢对手 来到技师学院任教,奠定与国内顶尖高手过招实力 《中国大能手》比赛的第三关:棋逢对手。 要求选手通过操作数控铣床,将不同形状的棋胚,制作出能够放置在特殊棋盘上的棋子。 棋子的每个颜色,代表一位选手,最先将三颗同颜色的棋子连成一条线者获胜。 下棋的过程中,选手既要使自己的棋子形成三子连珠,同时也要防止对手破坏自己的布局。这一关,既比速度,也比策略。棋盘的棋孔精度0.15丝,约等于0.015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五分之一左右。选手制作的棋子,要有两个大小略有偏差的台阶圆,正好装入棋盘当中,考核的是选手装夹工件的能力。 2009年3月,由于郑州技师学院求贤若渴,也为了自身更好地发展,学有所用,石保奇告别了让自己锻炼成长的郑纺机,来到技师学院任数控教师,一周实训,一周理论。来到学校后,8年间他带了千余名学生,为国家输送了大量高级技工人才,其中多个学生先后荣获郑州市技术比武的一等奖、二等奖。 石保奇很感谢技师学院给他提供的良好环境,在学校里老师之间经常交流,大家互相不保守,有经验有窍门都愿意分享,不吝赐教。而且老师们都喜欢挑战难题,比拼技术,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让他可以博采众长,取长补短。 他之前在郑纺机时,主要操作数控铣床,屡获佳绩;到学校后,又学习数控车床,很快又在省市大赛中独占鳌头。技术水平日臻成熟,使他具备了与全国高手过招对决的实力。 ■镜头闪回赛场:比赛开始半个小时后,竟然没有一个选手成功制作出能够放入棋盘的棋子。经过不断尝试,选手们渐入佳境。但石保奇却在铣床上制作着一个不是棋子的怪东西。将近一个小时后,北京选手冀晓渊落下了整轮的第一子,新乡选手冯超紧随其后,连续落下自己的两颗白色棋子。进度稍显落后的石保奇终于落下了自己的蓝色棋子,并且将冯超两枚白色棋子的一侧堵住。 不久,冀晓渊又落下了一枚红色棋子。这枚红色棋子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胜算,也彻底将冯超的白色棋子彻底堵死。此时,比赛初期耽误很长时间的石保奇,又落下了一枚蓝色棋子,速度为什么如此之快?原来他刚才耗费功夫制作的东西,是一个万能夹具,可以很好地固定住不同形状的棋子,在速度上大大快于其他选手。 终于,石保齐第三枚棋子顺利落盘,率先闯入决赛。事后他说:别人领先,我开始也有点慌。但镇定下来以后,按照自己的方法稳步推进,后来居上,没有给其他选手机会,我赢在这里。 第四关:命悬一线 获胜后石保奇挑战评审组专家 代表了他的不懈追求 《中国大能手》比赛的第四关:命悬一线。 要求选手通过观察活塞体,操作数控车床制作出与之匹配的活塞缸,通过配重,对活塞密闭程度进行测试,密闭程度优者获胜。 选手需要制作出与已知活塞相匹配的缸体,在达到一定真空度的前提下,对于活塞和缸体之间的距离,要求非常之高。小于这个间隙,很难把活塞装入缸体,或者勉强装进去,但在里面的运动不能够顺畅。而大于这个间隙,就相当于俗称的“漏气”,不能严丝合缝。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石保奇期待已久的大舞台终于到来了。 这次《中国大能手》赛前在全国报名和推荐的优秀选手中进行筛选,选拔了10名顶尖高手,在五一期间“打擂”。因为石保奇拿过郑州市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两个第一名,是业内凤毛麟角的“双状元”,而这次比赛叫作“数控组合”,所以专家组对他很感兴趣,把他列入选手名单。 而和石保奇一起进入最后决战的,是来自中国航天院科工二院283厂的冀晓渊,这让石保奇回忆起自己在全省比赛中,多次落败于军工企业选手的遗憾。这次他憋着一股劲,要在全国观众面前,证明自己的实力,展示郑州的水平。 ■镜头闪回赛场:制作完成之后,要进行活塞缸的承重测试。把他们做好的活塞缸挂起,上面吊上一个水桶,每隔30秒钟,两个水桶内都会加入一公斤的水,来加大重量,看谁的活塞缸承重力最强。 第一次加水,两位选手的活塞缸依然纹丝不动。 第二次加水,还是难分伯仲。 第三次加水,活塞体开始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第四次,由选手自己选择是否加水。如果选择加水的选手,其活塞体坚持30秒没有落地,即战胜没有加水的选手。两位选手都选择加水,而活塞缸上挂的水桶依然很稳当。 为了分出胜负,他们又都选择了第五次加水。这时候,活塞缸上的活塞体,开始被下面几乎装满的水桶拉着缓慢下坠。但还能坚持。 冀晓渊喊出第六次加水,石保奇坚决跟进。戏剧性的是,千钧一发之际冀晓渊第六次要加的水还没有注入水桶,他做的缸体里的活塞体脱落出来,上面挂着的水桶便自动落地了。石保奇险胜! 夺冠后的石保奇并没有停下脚步,竟然向中国大能手评审专家组的专家发起了挑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数控车高级技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胡胜专家,欣然接受了他的挑战。 他们还是按照第四关的规则进行巅峰对决,而且又是加到了第六杯水不分胜负。到了第七杯水的时候,石保奇的活塞缸不堪重负,水桶滑落。而专家的水桶安然无恙。 胡胜专家制作的缸体加到了第十杯水,承重15000克,仍保持完好。直到加到12杯水,达到了17000千克,水桶里的水都溢出来了,在坚持了11分24秒,才被水桶坠下。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石保奇说,之所以要向专家挑战,是想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看专家做的有什么可取之处,偷一点技艺。通过跟专家的比拼,发现自己还有差距,那么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应该更好地夯实基础,挑战更多的难关。 现在成了“中国大能手”的冠军,也有企业向他开出了更高的价码想把他挖走,但石保奇表示不会离开培养自己的这片土壤,可以为求助的企业解决某个技术难题,但还是要把根牢牢地扎在技术学校,为郑州、为河南、为中国教授出更多的“大工匠”和“小工匠”,为“中国制造2025”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感谢郑州市技师学校禹医、刘鹏伟老师为本文提供素材支持)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