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话说:养儿防老。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只有儿子才是老年有依靠的根本,可在汝河路街道汝河社区有一位103岁的老人,她的依靠却是她的养女和女婿。 吴秀民老人出生于1914年,她一生未生育,收养了女儿赵社凡。赵社凡是国棉四厂的退休工人,与丈夫赵信结婚后,一直随老人生活,他们夫妻二人照顾老人的生活,老人帮他们持家带孩子,相互之间的关系很是融洽。 随着岁月的变迁、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也渐渐衰弱下来,不能经常上下楼,赵社凡就陪她在家里活动,老人想吃啥,她总是尽量满足,从不嫌麻烦。赵社凡还经常教育儿孙们孝敬老人,一家人把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开开心心。 赵社凡常说:“妈妈把我从小养到大,在最苦最累最难过的年代里都没有嫌弃过我,对我的无私付出,使我平平安安长大,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现在她老了,不会动了,我也应该无微不至照顾她,让她能够安度晚年。” 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上行下效,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的文明之风就能一代代传承下去,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才能发扬光大。 记者 张改华 通讯员 李建霞 文/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