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8版:特刊 上一版3
河南
E贸易让郑州“买卖全球”
乘好国家中心城市 建设的大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加快迈向国家中心城市”系列评论之二
乘好国家中心城市 建设的大势
□郑旗

乘大势,谋大业,赢未来。

必须承认,今天的郑州站在了历史前所未有的高度。

跨越时间的长河,郑州的每一次蜕变都是内外因共同的聚变。

眺望远方的山峰,郑州的每一次超越都顺承着多种势的交相澎湃。

人如失去健康,就像鹰失去翅膀,不能飞翔。

城市亦如此。

健壮的体魄是奋进、拼搏、奋发、勇敢的最好投资。有了它,城市才有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向上的活力和持久的耐力。

今天,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这座古老商都再次明确的方向。担此大任,必须强身健体,才能疾速前行;必须找准抓手,才能精心推进。

这是郑州在天地之中、文明之源的历史画卷中对“中”又一次浓墨重彩的书写和解读,必将载入城市新的史册,刷出新的高度。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要乘好郑州发展阶段之势。

机遇一定是抓来的,不是等来的。

这几年,郑州为了建设“中心城市”,一直在铆劲。

经过近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二五”以来的发展,郑州交通区位、人力资源、产业基础、开放载体平台等传统优势加速向综合优势转化。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贸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等国家战略规划和平台相继落地,郑州的国家政策叠加优势明显。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郑州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以“一枢纽一门户一基地四中心”为支撑、加快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的奋斗目标,确立了“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工作总格局,明确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创优势、增实力、补短板、能抓住”的工作方针,各项事业发展都呈现出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一个坐拥交通双十字架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一个以更大胸怀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城市,一个客货运后发超越的航空都市,注定要在通达八方、辐射内外中持续扮演主角。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还要乘好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之势。

敢于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实践,郑州是一座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城市,一座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这种新陈代谢和可持续发展,蕴含在城市的每一个功能区块,体现在发展的每一次举手投足。

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中原城市群龙头城市,有条件、有能力、更有潜力担负起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使命。

居中原,立中部;达全国,向世界。

中心城市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核心载体,也是服务周边的主力军。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郑州“内陆”变“前沿”,在全国和全省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引领中原城市群发展和支撑中部地区崛起责任更加明晰。河南作为1亿人口大省,也急需一个大城市来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顺势而为,更是乘势而上。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更要乘好百姓对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新向往之势。

天大地大,民生最大。

一座城市,想要有更高层次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力,推动经济无限增长;最大程度惠及百姓的利益和福祉,回应群众关切。

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确保做到为民发展、发展为民,这是信心的彰显,更体现出郑州谋划未来时既志存高远又着眼具体的兼顾。

郑州加快迈向国家中心城市,可以有效加快河南的城镇化进程,借助城市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带动河南经济进步、人民增收致富。让群众真正从城市建设中受益,让城市发展过程成为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虽然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进程中,郑州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但在栖居郑州的居民、扎根中原的企业看来,郑州这片沸腾澎湃的热土,始终洋溢着无限美好、散发着核心魅力。

好趁东风布新雨,顺风扬帆行大船。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势已到,棋已开,扬帆起航向未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42364 2017-05-10 00:00:00 三 乘好国家中心城市 建设的大势KeywordPh□郑旗“郑州加快迈向国家中心城市”系列评论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