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直播河南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洛双子星 闪耀新丝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报融媒携手洛阳晚报,代表河南参与“一带一路”大型联合直播
郑洛双子星 闪耀新丝路
郑报融媒团队在直播现场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前夕,新华社依托“现场云”全国服务平台,携手郑州报业集团、四川日报、海南日报等15个省区市的17家地方主流媒体,围绕“‘一带一路’,我们同行动”这一主题,开展跨媒体、跨区域大型联合新闻直播报道,充分展示“一带一路”倡议在这些地区取得的重要进展和突出成就。5月13日下午,作为率先在全国实施媒体融合的郑州报业集团郑报融媒,携手洛阳晚报,代表河南参与直播。

本次直播通过“现场云”直播平台进行。据悉,郑报融媒共派出40余名采编以及技术人员,从四个板块,分兵十余路,启用多种最新数字设备进行全媒体直播,探寻“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河南使命。

聆听丝路遗存背后的故事

地点: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

1900多年前,班超从洛阳出发重新打通丝路;1300多年前,洛阳高僧玄奘踏上西行求法之路;现如今,“东方红”拖拉机沿着丝路畅销海外……从古到今,洛阳始终和丝绸之路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而地处中原地区核心的郑州,注定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中心枢纽。

一条融合路 中原地区交会其中

“2014年丝绸之路开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终取得成功。河南共有四个文化遗产点,即一城,一门,一关,一道。”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张得水介绍说,除了遗产点,河南还遗留了大量的文物。而更多的文物则表明,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商贸之路,更是融合之路。长久以来,中原文化的主旋律,就是不断交流与融合。

河南博物院陈列部主任李琴认为,丝绸之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中原地区都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而处于整个丝绸之路的交会区,而郑州恰恰又是中原地区的核心。所以郑州注定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中心枢纽。

一件玻璃瓶 见证东西贸易往来

“中国古代不产玻璃,它是从丝绸之路上而来,原产于罗马帝国。”在洛阳博物馆汉魏展厅,工作人员对着一件玻璃瓶这样说道。

跟随博物馆工作人员,记者还看到了胡人俑、三彩骆驼、波斯银币等文物,都深刻反映了当时“万邦辐辏”的真实场景。

“丝绸之路让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吸引和碰撞,又把世界上重要的文明进行不断的传播融合,而洛阳就是其中的重要节点,在丝绸之路史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洛阳博物馆副馆长高西省说。

一处驼脚印 丝绸之路留存千年

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门,它南对伊阙龙门,向北与定鼎门街、宫城正门应天门、宫城正殿明堂等呈南北一线,组成了隋唐洛阳城的南北轴线,是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点。

“这个印记可不简单,经专家鉴定是骆驼蹄印。”洛阳市隋唐城遗址管理处工作人员指着一个不起眼的小坑这样说,并解释说,蹄印之所以能够保存那么完好,可能是因为当时刚下过一场大雨,雨后转晴将地晒干,随后洛河又涨水,泥沙将它们覆盖封存,才得以保存到今天。“定鼎门是公元7至10世纪丝绸之路东方起点都城洛阳的主入口,那个罕见的蹄印也成为见证洛阳丝路渊源的不灭印记。”

驶向“一带一路”的企业

地点:宇通集团、洛阳第一拖拉机厂(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三彩艺术博物馆

“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

唐三彩千年流光焕发新生机

1905年,陇海铁路开封至洛阳段开始修建,在修建过程中,邙山上发现了后来享誉世界的唐三彩。

“考古发现证明三彩不止唐朝有,所以我更愿意称它为中国三彩或者洛阳三彩。”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说。在郭爱和看来,三彩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

现如今,郭爱和旗下有洛阳三彩艺创意园区、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等文创机构。作为中国三彩釉画的创始人,郭爱和已创作三彩釉画上千幅,荣获国内外各类重量级奖项百余个。“其中作品《寻梦丝路》还被希腊亚洲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在该博物馆的中国馆永久展出。”下一步,他还计划到国外开设洛阳三彩的展览馆。

“东方红”拖拉机、宇通客车

搭载“一带一路”顺风车

作为我国首台履带式拖拉机诞生地,中国一拖“东方红”拖拉机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丝绸之路沿线,一拖产品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市场份额更达到90%以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一拖在沿线各国的出口量稳步上升。

全球最大的客车企业宇通客车也搭上“一带一路”的顺风车。今年4月,宇通客车与缅甸仰光公交公司签订500台大型公交车采购合同,此批订单不仅是宇通客车对缅甸市场的进一步开拓,更是在“一带一路”布局下,中缅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的证明。

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地点: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新郑综合保税区、中铁装备制造材料有限公司、郑欧班列郑州中心站、郑州新郑机场

作为亚欧大通道重要枢纽的郑州,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在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原城市群、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贸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诸多国家战略叠加下,进军国际化通道越来越宽,郑州正以“百米冲刺”之势开启新一轮跨越发展,在国家“一带一路”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融入“一带一路” 郑州货通全球

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行,使郑州有了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2017年,仅1至4月份郑欧班列共开行93班,总货值6.12亿美元,总货重6.14万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深入推进,郑欧班列东联西进,已经成为河南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支点,其物流服务网络遍布欧盟和俄罗斯及中亚地区24个国家121个城市。

近年来,郑州机场的货机坪也越来越忙碌。5月上旬最新数据显示,进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邮吞吐量已经占到郑州机场总货邮量的六成,货物种类发展到目前的冷链、快件、电商等20多类中高端物品,这些物品基本上都以郑州机场为中心向四周几十个城市分拨集疏。

自2013年7月15日开始实货测试至2017年4月27日,郑州E贸易累计验放进出境商品包裹15520.20万单,交易额132.84亿元,进口征收税款约11.10亿元,取得了“单量破亿、税款破十亿、交易额破百亿”的傲人成绩。

中国制造“走出去”

最闪亮的创新名片

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盾构综合服务供应商,也是国内首批获得中央政府支持从事国家“863计划”盾构机研发仅有的两家企业之一。

中铁装备一系列新产品的问世,推动了我国工程建设乃至世界工程建设领域的重大变革,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最为闪亮的创新名片之一。中铁装备不断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步伐,产品远销“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

如今,中铁装备累计订单增加到592台,资产总额达53.33亿元,与企业成立之初相比,资产总额增长539%。

新丝路上的文化使者

地点:外国商人创业地

黄沙漫漫,驼铃阵阵;海浪阵阵,帆船点点。因为“一带一路”,让我们和外国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不仅许多中国人走出国门,不少外国人也来到了中国。

郑州市民重走丝绸之路

张军是一名普通的郑州市民,去年8月份他和朋友一起开车从郑州直至迪拜,沿着古丝绸之路的路线走了一趟,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他说,重走丝绸之路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影响力,以及沿线国家人民对中国人的友好,沿途中的民风淳朴和友善。

来自葡萄牙的足球文化使者

郑州五中绿茵场上,31岁的葡萄牙人Peter正带领着他的学员进行足球训练。Peter曾是葡萄牙职业足球俱乐部成员,偶然来到郑州,并爱上了这里。如今,他在郑州教足球已经1年多,教过的学生超过200人。

Peter说: “‘一带一路’让葡萄牙的很多民众成为两国互联互通的受益者,我也是其中一名代表,我要在河南这片土地上实现自己足球文化传播的目标梦想。”

来自俄罗斯的语言文化使者

一首熟悉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俄语版从郑州一家语言培训机构里传出,演唱者是29岁的Anna。在来到郑州之前,她到过中国很多城市,包括北京、西安、香港等。

能在郑州工作和安家,Anna表示是有了“一带一路”的帮助。“‘一带一路’,我个人觉得是好的,给予外国人更多的工作机会。”

本版文图

郑报融媒记者 苏 瑜 徐刚领 谷长乐

王赛华 肖雅文 张 华

熊维维 叶 霖 许婷婷

白 韬

洛阳晚报记者 潘立阁 张 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43922 2017-05-15 00:00:00 一 郑洛双子星 闪耀新丝路KeywordPh郑报融媒携手洛阳晚报,代表河南参与“一带一路”大型联合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