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7版:中牟时报 记忆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记忆
@中牟人,咱中牟在中牟邑时期老辉煌了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牟人,咱中牟在中牟邑时期老辉煌了

□齐治平

《华夏牟氏族谱简编》记载牟姓起源大禹时期的中牟国。后经多方查证,确实有中牟国的存在,还应该比齐桓公修的中牟城时间要早。再查祝融后裔的 迁徙路线,与《古代中牟的地形式》中的道路基本吻合。

所以,中牟起源于中牟国的说法可信度很高,中牟的历史将前提1400年以上。

中牟在古代是交通枢纽

中牟在古代是交通枢纽,北达燕代,南极荆楚,西连秦晋,东通鲁吴,东北入齐,西南接郑。地位和现在的郑州一样,或许还要重要一些。完全可以用四通八达来形容。最先发现中牟的地形有军事价值的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

大约在公元前660年,这时的齐桓公霸业如日中天,为了防备外国、外族入侵,《国语》《管子》中记载“筑五鹿、中牟、盖与、牡丘,以卫诸夏之地”。之所以会在中牟这里建城,原因很简单,因为中牟这里有一条大路能直通齐国,如果不设防,对齐国也是一个隐患。这座城就被命名为中牟城。

齐桓公死后,齐国大乱,郑国乘机攻占了中牟城及其以北的大片土地。在属郑期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萑苻泽奴隶起义,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奴隶起义。后来晋国强盛,夺走了中牟城,并且把中牟城升级为中牟邑,希望能长期占据。在佛肸任中牟邑宰时,他想造反,招孔子不至,并逼迫田基归顺不成,赵简子平定叛乱,在中牟屠城。

此后中牟邑又落入赵氏之手。公元前423年,献侯赵浣迁都中牟邑,不久,就被赵桓子赶跑,赵国都城随即迁往代(今河北省蔚县)。史学家根据此衍生出一个河北中牟邑来。赵国对中牟邑的掌控能力十分薄弱,卫国乘机南下攻占中牟邑。赵国为了夺回中牟邑,和卫国打了多年仗, 终于重新占领中牟邑。魏国迁都大梁后,用别的城池换走了中牟邑。此后中牟邑就一直归魏国管辖,直到魏国灭亡。中牟邑时期是中牟县很辉煌的一段历史。

秦统一后,中牟全境归三川郡阳武县管辖,阳武县城就设立在渠水北岸,与官渡隔河相望。

中牟县因中牟城而得名

到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拆分阳武县设立中牟县。属河南郡管辖。县城就设立中牟城。中牟县就是因这个中牟城而得名。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封单父圣为中牟侯,成为中牟国。原因就是单父圣在刘邦还是平民时,遇到难处,送给他一匹马。

东汉初,中牟县又建了一座县城,此后这个中牟城就被大家称为中牟旧城或中牟故城。关于这个城,后代历史书上的记载极为混乱,不过它是确实存在的,如东汉蔡邕的《述行赋》中“历中牟之旧城兮,憎佛肸之不臣”,潘岳(就是潘安)《都乡碑》也提到中牟故县。首先是它的位置,据《水经注》记载:“沫水东北流经中牟县故城西。”《明史》中记载:“中牟,东有故城。”这两处没有说具体里数。

清代《读史方舆记要》载:“中牟旧城在县东六里,县旧治也。”民国时期的《水经注疏》记载:“在今中牟县东六里。”后三处是明代以后的史料,他们引用的参照物是现在的县城,我们可以得知这个中牟旧城应该在今天的县城东边六里处,大约在官渡镇吴庄村一带。再说说东汉时期建的这个县城,既然后人把那个中牟城叫旧城,这个自然就叫中牟新城了。

这座城很具神秘色彩,既不知道它是建于什么时候,也不知道它消失在什么时候,只能从一些零散的史料找到关于它的记载,可以得知它常常和老县城轮换作为县城使用。

从蔡邕的《述行赋》中 可以得知它东汉时后期已经存在了,再从《水经注。渠水》里可以推测出它的位置:“沫水出中牟城西南,疑即沫水也。东北流经中牟县故城西。”可见,这个中牟新城应该 在中牟旧城西南不远处,应该在圃田泽东南角的大路上, 《水经注》中记载鲁恭庙就在这个县城附近。从而也可以也可以得出这个新城应该东汉初期已经有了,鲁恭就是在这里当的县令。

三国时曹操在中牟造了一座佛肸像

三国时,曹操曾经在中牟旧城造了一座佛肸(春秋末年晋大夫范氏﹑中行氏的家臣为中牟的县宰)像。后来魏文帝曹丕觉得他三弟曹彰封在鄢陵太贫苦,又把他改封在中牟。曹彰为人性格严厉,官员们过中牟时都是战战兢兢的。

晋朝时中牟归荥阳郡管辖。县治在中牟故城,所以《晋书地理志》里说:“中牟,六国时赵献侯都。”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废除中牟县,《太平寰宇记》中记载为 “后魏太武真君八年(公元447年)”。到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又重新设立中牟县。

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公元534年)设立广武郡,辖曲梁、中牟、苑陵、原武、阳武五县。郡县治均在中牟城。

北齐时,划走曲梁、原武二县,郡治仍在中牟。

北周武帝保定五年(公元565年),郡县治迁到县西圃田城(今西古城)。

隋朝时,为了避隋文帝父亲杨忠的名讳,把中牟县改名为内牟县,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广武郡。以上这些郡县治史料中只说是在中牟,没有明确说是在中牟新城还是旧城。综合下面一些史料看,当是中牟新城,因为新城那是交通枢纽,适合做县城。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划出中牟西部,设立管城县,又在中牟旧城设立郏城县。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郏城县,又把圃田县治迁中牟城。

唐代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为安置招抚的东夏人而置牟州。次年,废牟州仍叫中牟县。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划归汴州管辖,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又划给郑州管辖。唐《元和郡县图志》说这一时期的中牟县城是在旧城。

五代梁朝时期中牟县归开封府管辖。后唐时中牟县归郑州管辖。宋朝时中牟县归开封府管。

中牟有过三座县城,看什么时期的书,就要参照什么时期的县城

明朝天顺年间。随着圃田泽淤没大半,又在中牟旧城西建一座县城,位置基本是现在的老城区。这个县城一直使用到现在。可以叫做中牟今城。

特别说一下, 这个中牟今城也是有新旧两座城的。旧城建筑年份没有确切记载,只是在明朝正德年间《中牟县志》里说“护城堤在县北,天顺五年(1510年)董敏筑”。大家都知道,一般城池都是有护城河的,有河自然也得有河堤,不然河水泛滥也会殃及城池的。

既然1510年才建护城河堤,这个县城也就是早三五年时间。后来(具体年代未详)又挨着这个县城西边城墙建了一座城,于是又有新城、旧城之说。按现在的观点,这属于拉大城市框架,不属于移城,所以我把它们当一个县城看待。

民国版《中牟县志》说的“东有故城”,说的是这个中牟今城的故城,这与前面说的中牟故城、新城不是一个概念,大家要注意分清。正是所有人都把这点搞混了,所以才忽略了那个真正的中牟故城。这点是中牟邑历史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基础考证。

县城是一个县域内的坐标,全县所有的事物都以它为参照物定远近的。在读中牟县历史方面的资料时,应该能正确辨别这三座县城。即看什么时期的书,就要参照什么时期的县城,不然就很容易误解。

■作者简介

齐治平,42岁,生于中牟县韩寺镇五里岗村的一个贫寒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他就辍学在家打工、务农。齐治平自幼喜欢古典文学,耗费10余年,著出《细考中牟邑》。几年前,中牟县当地电视台专门为他推出了一档名为《老齐讲历史》的节目,使他有机会向中牟县观众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49980 2017-05-27 00:00:00 六 @中牟人,咱中牟在中牟邑时期老辉煌了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