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06版:中原时报 微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M06
他们的端午与“粽”不同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办公桌上包粽子,煮好先送低保户 举办居民包粽子联谊赛
他们的端午与“粽”不同
为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继承和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增加节日气氛、拉近邻里感情,中原区各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加强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联系。

昆仑社区 办公桌上包粽子 煮好先送低保户

5月25日,绿东村街道昆仑社区工作人员把办公桌整理干净,当成厨房的案板,一起为辖区居民包粽子。当天下午,他们把煮好的粽子最先给社区低保户和困难家庭送去,让他们提前感受到端午的气氛。

据悉,昆仑社区有几家低保户,也有几位行动不便的年老居民,也有七八十岁的独居老人。

“我们只是把粽子当成传递问候的一个纽带,趁着节日去这些家庭坐坐,我们以自己的方式与居民建立感情。”社区负责人说。

今年71岁的李大爷,行动不太方便,看到社区人员送来粽子感动不已:“太谢谢你们了,我住在这个社区,真的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记者 张改华 通讯员 胡向前

伏牛北社区 一边包粽子 一边聊趣事

5月25日上午,三官庙街道伏牛北社区组织辖区党员志愿者们在社区教室举办了“粽叶飘香,品味端午”包粽活动。来参加活动的党员志愿者及辖区居民30多人,大家欢聚一堂包粽子。她们手中粽叶舞动,麻绳穿梭,一个个可爱、鲜绿的粽子就这么诞生了。活动现场喜气洋洋、其乐融融。她们一边包粽子,一边聊聊邻里间的好事趣事,场面温馨而热闹。

记者 张改华 通讯员 徐宇

四季园社区 “粽”情一家亲

绿东村街道四季园社区党支部于5月23日上午开展了“粽情一家亲”包粽子主题活动。大家都包得不亦乐乎。很快,三角形、喇叭形、牛角形、长条形……各式各样的漂亮粽子就这样一个个在居民们的手中诞生了。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辛勤劳作,大家包好了150多只粽子。考虑到辖区内的孤寡、空巢老人的子女常年不在身边,为了让他们感受到端午节的温暖、品尝到粽子的香甜、感受到邻里的关爱,社区支部将包好的粽子分发到老人家中。

“粽”情一家亲,粽子香飘四季园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节日的温馨和社区的浓浓关爱。

记者 张改华

通讯员 马景玉 文/图

白鸽社区 品粽子 绣香囊 迎端午

端午节前夕,绿东村街道白鸽社区举办了“品粽子 绣香囊 赏书法 迎端午”为主题的民俗活动,让居民在活动中感受端午佳节的浓浓氛围。

5月23日上午,社区工作人员早早就准备好了糯米、红枣、粽叶、针线、香料等,热心居民陆陆续续来到活动现场,他们合理分工,有的人一针一线绣香包,有的人一把米、一颗枣包粽子,现场气氛十分热闹。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飞快,一个个香包成了人见人爱的小饰品,一个个粽子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活动结束后,社区工作人员把包好的粽子和香包走访慰问了社区的低保户和孤寡老人,陪他们唠家常,了解他们的近期生活状况,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和邻里的温暖。

记者 张改华 通讯员 李红林 张振华

三官庙社区 举办居民包粽子联谊赛

5月24日上午,三官庙社区举办了端午节社区居民包粽子联谊赛。参加比赛的社区居民领取了包粽子用料,随着社区主任的一声“开始”,热闹的场面突然安静了许多,大家聚精会神地包起粽子来。经过一上午紧张的较量,最后综合粽子的质量和数量,评出了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叁名以及鼓励奖若干名。

活动结束后,社区两委成员和志愿者将煮好的粽子送给环卫工人和社区空巢老人家庭以及困难家庭。

记者 张改华 通讯员 杨雪飞

一中社区 浓浓端午气氛 碧绿粽叶飘香

5月25日,林山寨街道一中社区党委联合慈济养老、辖区单位及辖区居民在一中社区门口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包粽子比赛,30多位包粽子能手参加了比赛。上午9点,糯米、粽叶、丝线、蜜枣等必备材料整齐地摆上桌,随着裁判一声“开始”,选手们开始飞快地包起粽子,一只只完美的粽子瞬间在她们娴熟灵巧的动作中诞生了。大家的比赛热情让围观的居民也加入到包粽子的行列中来。一位围观的居民说:“社区举办这种比赛真好,大家在一起包粽子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又能过一个难忘的节日。”

记者 张改华 通讯员 曹芳

中原二社区 开展送粽子献爱心慰问活动

近日,中原二社区采购了糯米、蜜枣、花生等原料与辖区党员和居民一起包了甜甜的爱心粽子,并将热腾腾的粽子送到低保家庭和孤寡老人手中,送到了广场玩耍的孩子手中,把关心和关爱之情传递给社区的广大居民,大家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好而祥和的端午节。

记者 张改华 通讯员 王华

郑煤机社区 粽香连你我 邻里传温情

郑煤机社区于5月25日下午组织社区居民及社区志愿者举办了主题为“粽叶飘香过端午——幸福和谐邻里情”包粽子活动。

活动当天,工作人员将提前一天准备好的糯米、红枣、竹叶等必备材料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把苇叶挽成漏斗状,放进去糯米,再放个大枣,然后用苇叶把米包住,用手指按住马莲的一头,一缠一系,粽子就包好了!”会包粽子的“高手”们细心地传授包粽子的技巧和要领。整个活动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将包好的粽子送到社区内困难家庭和空巢老人家中,希望他们感受到社区对他们的关怀。

记者 张改华

汝河社区 开展制作香包活动

汝河社区利用科普大学这一阵地,组织科普学员于5月19日组织开展了“庆端午”制作香包活动。

当日上午,学员们展示了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出各式各样的香包:赵桂清阿姨制作绣有“一生平安”的香包得到了大家的好评;蒋幼勉、李秀娥阿姨制作的“童子抱金瓜”、“热带雨”深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在学员手中传播观赏。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让大家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及香包中的中医药文化及做香囊的乐趣。

记者 张改华 通讯员 李建霞 文/图

启福社区 缝个香袋过端阳

5月24日下午,航海西路街道启福社区科普大学教室里,老师正在教大家做香袋。从香袋的起源讲起,然后剪裁、缝制、装香草到做配饰,还有丝线颜色的搭配都教得面面俱到,叔叔阿姨们学得非常认真,其间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端午节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现多用于点缀装饰、驱蚊防虫。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最后的环节,大家各自拿出制作的香袋摆放在一起。香袋有各种各样,如搬脚娃娃、五子抱瓜、福袋、如意袋、钱袋、鸡心袋、虎袋、绣球袋等,最常见的是粽袋。最后,社区居民集体评出几个颜值最高的香袋,大家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记者 张改华 通讯员 崔瑞红

淮西社区 杂技进社区 精彩零距离

5月20日晚,“舞台艺术进社区,创文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汝河路街道淮西社区,给辖区居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

杂技团的表演精彩纷呈,十几个节目都是团里的精彩绝活,杂技演员们高难度的动作和娴熟的技巧赢得了台下居民的阵阵掌声。近距离地观看更是让不少居民直呼“精彩、过瘾”。

此次演出活动,既宣传了创文工作,又为居民们送上了精彩的“文化大餐”,赢得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记者 张改华 通讯员 郭书芳 尚亚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50955 2017-06-01 00:00:00 四 他们的端午与“粽”不同KeywordPh为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继承和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增加节日气氛、拉近邻里感情,中原区各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加强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联系。办公桌上包粽子,煮好先送低保户 举办居民包粽子联谊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