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中招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学“名师团”评析中考试题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历史:传承中见创新
中学“名师团”评析中考试题
关注生活 紧贴热点 有传承 有创新
历史老师 罗葳
思想品德 老师 朱朝亮
化学老师 段凯伟
物理老师 李海昌

历史试题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紧扣课本,体现了历史命题的基础性、发展性、时代性与创新性。郑州外国语中学高级教师、历史教研组长罗葳认为,今年中考历史试题的整体难度与2016年相比略有下降。

体现学科特点

题型和题量都比较平稳

从整体来看,中考历史试题图文并茂,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考查了学生读图说史、示意概括等能力,紧扣热点,关注时事,体现了历史学科开卷考试的特点,彰显了这个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功能。另外,试题突出对近现代史的考查尤其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考查,凸显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求新求变

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罗老师说,非选择题23题从新中国外交成就着手,考查外交成就之间的联系,并要求学生把历史事件之间联系用示意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对学生归纳概括能力是一个较高的要求。

第21题,考查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特征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正确认识。第22题,考查中国的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要求学生从全球史观角度分析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因素是什么。

不避热点

写关于香港回归的小短文

今年的中考历史试题依然注重对时事热点、周年大事的考查。

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印度独立、印巴分治70年。试题第25题就要求把印巴分治与香港回归两个事件进行联系与比较写80字至120字的小短文,体现试题不避热点,关注时事的特点。

但传承中也有创新。图片型小短文的要求略有变化: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这里“比较”一词含义就比较丰富。印度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在二战之后赢得独立,代价是“印巴分治”。中国在1997年收回香港,香港曾在历史上割给英国。如何从中印两国的历史中读取两个事件的“同”与“异”,并写好这篇小短文对今年的学生来讲并不是很容易。这也体现出作为历史试卷中的经典题型——小短文,在试图求变求新。

思想品德:

保持向上力量 关注学生生活

“纵观2017年河南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全卷,自始至终保持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和行为导向。”郑州外国语中学政治学科高级教师、郑州市师德标兵朱朝亮说,试题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社会、关注发展,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胸怀宽广、志向远大。与2016年河南中考相比,依然突出重大主题和社会热点,突出学生生活,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G20杭州峰会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北京高峰论坛相结合,考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我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综合国力等,凸显时代特点。

选择题涉及的时政热点比较多。我国科技成就的“井喷”成果、手机的使用与亲子关系、《民法总则》、兰考脱贫、黄河上的义务救援队等,都是今年的考查内容。

辨析题目考查“公共设施”的使用与保护,凸显生活化。

“渔家乐”造成的黄河水污染问题,既考查水污染的防治问题,也考查考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凸显地域特征。

青少年的成长与迎接十九大相结合,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践行,引导学生不仅是向上、向善,更要热爱党、相信党、跟党走。

试卷在设计上也回避了一些比较泛滥的内容,比如“共享单车”就改编成了对公共设施的使用与保护的相应辨析题。

试卷与去年相比,难易适中,设问平和,对于学生来说,没有陌生的时政背景材料和故意为难的设问,只要学生能够细心、细致作答,应该能够得到自己理想的分数。

化学:“河南味道”充满地域特色

今年中招化学试题与往年比,结构略有调整,选择题由12分增至14分,简答题由12分减至10分,结构基本保持稳定。郑州外国语中学化学学科高级教师、郑州市学科中心组成员段凯伟说,全卷所考查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突出了对化学核心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如用分子模型表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利用溶解度曲线信息来稀释溶液,实验室气体的制取净化及装置的连接,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碳酸钠存在下氢氧化钠的检验方法等。

多数题目设计精巧,稳中求变,变中出新,如在粗盐提纯情景考查对滤液中氢氧化钠的检验,差量法计算的多次考查等。题目的综合性,应用性大大加强,要求学生对涉及的化学反应深刻理解,并能灵活应用。试卷还首次出现画图题。这些变动都可能对学生构成挑战。初步感觉今年的试题难度要略大于前两年。

试题中“河南味道”“共享单车”“可燃冰”等情景设置充满地域和时代特色,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价值,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关注社会与生活。

除此,试卷注重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如气体的制取与性质、微型实验、溶液的配制、过滤与蒸发等操作等。个别题目还涉及初高中的知识与能力的衔接。

物理:稳中求新 导向功能强

郑州外国语中学九年级物理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李海昌总结了今年中考物理试题的4个特点,就是:稳、新、热、导。

稳:从题型到题量,从知识点覆盖到物理情景创设,与往年相差不大。试题全面考查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辨析度、对知识本质的认知度,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考查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的素质能力。与往年相比,今年试题对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图表识别能力的要求没有变化,而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有所降低。

新:稳中求新。素材新,无人机、机器人、航天器、超导体登堂入室;情景新,单车出行、地貌测绘、无线上网、河南烩面贴身暖心;立意新,第6题、第19题明显接轨高中思维,巧妙考查了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热:既不回避凸透镜成像、压强浮力、功和能、欧姆定律、电功率电热计算等知识热点,也不回避科技创新的社会热点,使试题与日常教学、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导:试题的导引、导向功能得以强化。第8题、第16题取材于教材,教材是知识载体,是教与学的着力点;第19题,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数学工具的掌握、运用能力。深挖细抠教材,强化数学工具应用,应该在今后教学中引起重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61328 2017-06-27 00:00:00 二 中学“名师团”评析中考试题KeywordPh关注生活 紧贴热点 有传承 有创新历史:传承中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