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4版:政事 县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五年来,金水区以创新力量推动不平凡之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迈入千亿俱乐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域城市化,中部六省唯一的“双料”示范区
五年来,金水区以创新力量推动不平凡之路
东风渠生态长廊
傍晚的金水科教园区
金城广场
金水生态长廊东风渠

五年,在奔腾不息的时间长河中,不过沧海一粟。但是有些年份,却注定不同寻常。

回首五年来,金水区经济发展不断迈入新台阶——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连迈30亿、40亿、50亿三大阶梯,实现了经济增速跨越式发展。

十八大以来,金水区取得的四大标志性成就:截至2016年底,经济总量在全省率先迈入千亿俱乐部;对照国家颁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个方面39项指标,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城区;全面告别城中村时代,全省第一个实现全域城市化;中部六省唯一一个既是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又是自由贸易示范区的县(市)区。

破而后立,全域城市化建设推动金水区全面发展,作为服务业占生产总值90.4%的服务业大区,金水区正逐步形成以生活性服务业为基础、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为主攻方向的具有金水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了高端化引领、集群式推进、园区化承载的产业发展格局。

五年,金水区身体力行讲述着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向着领跑中部城区的目标努力奋进。

郑报融媒记者 王翠 通讯员 王珺洁 崔雅男 文/图

“不平凡”关键词:全域城市化

告别“城中村时代”,阔步迈入金水新蓝图

一纸画卷铺展开,金水挥毫描绘全域城市化,落笔处浓墨重彩。

“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以城中村改造为主抓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从根本上打破当前产业‘低小散’、环境‘脏乱差’、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的困局,让金水重获新生!”金水区区委书记陈宏伟的言辞掷地有声。

金水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面围绕“率先在全市实现全域城市化”的目标,统一规划,重点突破。全区共有81个自然村,其中城中村改造涉及12个街道办事处57个自然村,合村并城改造涉及2个街道办事处24个自然村;旧城片区改造涉及7个街道办事处8个项目。

2012年以来,金水区按照郑州市新型城镇化3年行动计划,全区共实现75个项目搬迁改造,规划区内村庄全部启动搬迁,彻底告别“城中村时代”,累计腾出土地近6万亩,可建设用地约3.6万亩,其中安置及配套开发用地22746亩;需建安置房1553万平方米,可配套开发约210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道路216条、学校44所,变电站、停车场等其他公共基础配套设施94处。

困难压力重重的2016年,在剩余9个村庄改造难度大的情况下,金水区克难攻坚、综合施策,通过全方位大力度宣传、周密制订搬迁方案、发动党员村组干部带头等有效措施,顺利完成了陈寨、庙李、刘庄、梨园、邵庄、高皇寨、柳林、沙门、张家村等9个村庄的搬迁,使金水区彻底告别“城中村时代”,全面开启金水区全域城市化新征程。

金水区紧贴民生,全面推动安置房建设,全区坚持“以建为主、提升品质、扩大成效”,把安置房建设始终摆在首要位置。2012 年以来,金水区完成了凤凰台、沈庄、十二里屯、任砦、白庙、岗杜、聂庄、姚砦等城中村安置房项目群众回迁。目前,金水区已开工32个安置房建设项目。

“不平凡”关键词:服务业强区

转换“跑道”,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政商云集,广厦巍巍。金水区主动适应新阶段、新机遇和新要求,突出现代服务业核心集聚区建设,形成以金融商贸和高技术服务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0.4%,是全省现代服务业最活跃、辐射范围最广、集聚度最高的经济区域。

“把城市改造与产业发展布局相结合,在改造区域内规划建设大批商业楼、写字楼、城市综合体和大型产业项目,以提升层次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引导群众用安置房置换商业楼写字楼,实现了民宅变楼宇、村民变市民的良性转换。”金水区区长魏东介绍。5年来,金水区加快以空间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为抓手的产业结构升级,腾出3.6万亩建设用地,1.6万亩开发土地的挂牌供应,2500万平方米商住面积的陆续上市,也为发展贮备了充足的空间。

五年来,金水区引进华为软件等总部企业85家,汇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13家、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大型商场(市场)17家、金融机构法人单位298家,服务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559亿元增至941.7亿元、年均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由0.3:14.3:85.4 调整为0.1:9.5:90.4。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1%、总量达到680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较2011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首次超过70%,金水区从服务业大区向现代服务业强区迈出了关键一步。

“建设现代化、推介市场化、功能专业化、服务精细化、企业总部化、发展全面化”六大标准,让金水区的楼宇经济真真切切地站在了全省制高点,并已悄然进入提质升档的新境界。兰德国际中心等75个项目建成投用,金国大厦、思达数码大厦、广汇国贸等一大批特色专业楼宇产业集群建设发力提速。金水区系统打造以亿元楼宇为龙头、百万元楼宇为骨干的楼宇总部经济体系,全口径税收超亿元、区级税收超百万元楼宇分别达到4幢和128幢。

特色街区、总部经济、商圈经济支撑作用更加突出,金水区集中形成金融、商贸和高技术服务等3个增加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总量超过5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2.9%,主导产业地位全面凸显;精心培育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集群,电商认证企业增至162家,服务外包企业达到557家,均居全省第一。

五年来,仅曼哈顿、北二七路、紫荆山、关虎屯、白庙五大商圈营业额累计超800亿元,新引进的万达广场、建业凯旋广场等项目更增强了商圈的辐射力;以农业路经三路“十字带”为中心的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区和以未来路、金水路、中州大道合围“三角区”为中心的新型金融机构、民间金融的试验区目前已集聚了金融服务业行业法人及产业活动单位286余家……产业布局日渐合理,中心城区、金水科教园区、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等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高端引领、集聚发展的产业发展态势彰显。

“不平凡”关键词:产业集聚

多个特色园区“闪耀”新型业态产业版图

化劣势为优势,变优势为强势,金水人的眼光放得长远。五年来,金水着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区、自主创新的示范区、高技术产业的样板区,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园区成为了金水区新型业态产业培育的版图上闪亮的星。

作为“智慧之源”的金水科教园区,是全区新型业态产业培育版图当之无愧的“桥头堡”。

金水科教园区由国际顶尖规划设计机构规划设计,遵循低碳生态、智慧高端、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规划理念,确定了“一区引领、双自联动、三化并进、四链融合”的发展思路。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0亿元,河南外包产业园等7个项目建成投用,更在2016年成功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纳入已经获批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要板块。

除了金水科教园区,全国唯一一家以发展知识产权经济为引领,以工业设计为主体的金水区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也是“金水智库”,法国朱古力、洛可可、北京合享新创等国内外工业设计顶尖实力企业纷纷入驻。从制造产品雏形的快速成型制造中心,到为企业搭建专利数据检索中心和金水创意设计图书馆,园区提供一条龙式的服务产品知识产权的保密工作,独特打造了“757”运营模式和完善的服务体系,为入驻企业提供了难以抵抗的吸引力。

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运营面积拓展到5万平方米,全国首个以创意产业为主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顺利挂牌,全省首支、总规模2.5亿元的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正式成立,集聚知名创意设计企业112家,获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

产业发展有了“航母园区”,“排头兵”和“冲锋营”自然不可少。

2015年10月,历时2个多月的郑州市金水区首届“创赢未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幕,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香港等近200所国内外在校及毕业大学生组成的908个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参赛,30个优秀项目分享了237万大奖。“金水区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创业项目,建立全区创业项目资源库,就是把符合金水产业发展、有一定规模、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留在金水。”陈宏伟介绍。

按照“引领中西部、看齐江浙沪”原则,金水区完善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率先在全省创建大学生创业园6家,新建创新创业综合体6个、总面积40万平方米,众创空间、孵化器达到23家,在孵优质企业和高科技项目达到382个。

金水区在全省首家设立区级金融港,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助推优质企业挂牌上市,累计为1192家企业融资40.8亿元, “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28家。连续多年举(承)办中国(郑州)国际创新创业大会、郑州服务外包创新大会和“创赢未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金水区“双创”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不平凡”关键词: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增速”,综合服务“提档”

改革与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引擎,金水的发展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五年来,金水区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多管齐下做强做大特色主导产业,持续增强竞争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金水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持续开展大招商活动,从过去重硬环境向更加重视软环境转变,重政策优惠向综合服务转变,引得各类投资纷至沓来。”陈宏伟表示。金水区成功建立国际化开放合作机制,聘请13位国际招商大使,设立美国硅谷和印度班加罗尔2个驻外办事处,促成清华启迪科技城等148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

金水区全面建成共性技术服务等六大科技创新平台,新引进“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20名,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49家;年专利申请量突破5300件,在中部城区名列前茅;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经济发展加速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数据的背后,是创新力量的推动。

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了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目前,已有20多家机构跟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

“5+2”综合服务平台。即软件及信息外包服务公共技术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科技服务平台、生活服务平台、企业孵化基地、人才培训基地,以帮助企业发展为宗旨。目前,软件及信息外包服务公共技术平台,已经开拓了虚拟计算租赁、协同开发平台租赁、接包企业品牌推广等13项服务,服务河南省内中小企业达到了100多家,成为科技部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的一个重要网络节点,被河南省工信厅认定为“河南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示范服务平台”。

六大科技创新平台。即软件及信息外包服务公共技术平台、电子新产品研制及展示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工业设计信息化服务平台和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文化创意产品公共技术制作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科学技术普及平台,依托金水科教园区、河南科技园区、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开通了科技信息发布、成果交易、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等服务,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科技合作交流。

飞地生财,探索空间发展新途径。放眼金水之外更广阔的地带,建立招商、税收等共享机制,拓宽发展空间,为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等提供发展空间,培育经济发展腹地,金水的产业布局也取得了更灵活的平台和空间。金水(获嘉)产业新城开工建设,成为全国中西部首个互动型飞地经济产业示范区。

以科技创新促提升。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电子信息技术与产品集聚区,素有“河南的中关村”“中原硅谷”之称的河南科技园区,2017年一季度完成主营业收入44.5亿元。尚合新科技市场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即将开园,河南省VR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培育科技企业5家,吸引4家VR企业入驻科技园区,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加快,4家信息安全行业骨干企业入驻科技园区,网络空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被批准为国家级实验室。

以改革的姿态发展自己,以创新的态度提高自己。五年来,金水区始终秉承这一发展理念,推动着改革创新向更远的方向前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63050 2017-06-30 00:00:00 五 五年来,金水区以创新力量推动不平凡之路KeywordPh迈入千亿俱乐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域城市化,中部六省唯一的“双料”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