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昨日,“雨林之神——中非珍稀面具艺术展”在河南博物院开幕。本次展览汇集的非洲腹地130多件展品中,有精美神秘的面具、搭配面具所用的服装、乐器精品等,其中一部分展品曾在美国、法国等重要博物馆的展览中展出,极其珍稀。展览对社会免费开放,将持续到10月8日。 从动物到人物型面具,从木质到皮毛、贝壳面具……古老神秘的面具让观众感受到非洲面具的非凡魅力。在这130多件展品中,有一件充满“中国风”的面具最吸引眼球,这件面具由金丝楠木雕刻而成,它表现的是一个华人形象,眼睛和眼盖的形状皆具备鲜明的华人特征,应是向一位备受尊敬的华裔人士致敬之作,这件面具是刚果北部的勇备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制作而成的,揭示了一个多世纪前中国与非洲的交流。 河南博物院陈列部工作人员介绍:“我国最早的傩面具,约出现在新石器时期。面具在非洲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或出现在部落时期的狩猎活动中,人们装扮成各种动物以便接近猎物。随着发展,面具渐渐演变成雕刻与绘画相结合的精彩作品,并依此代表人们想象中的各种鬼神,表达对自然界的崇拜以及征服自然的愿望。当地人民围绕着祈雨、婚丧嫁娶、播种丰收、成年礼、巫术等仪式活动创作了各种各样的面具,其中造型最丰富、艺术表现力最强的面具主要集中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中非和西非地区。这次展出的非洲面具,归属于多个不同的风格,从中可以感觉到非洲面具的艺术魅力。” 据介绍,本次展览分为“面具风格”和“面具与音乐”两部分,集中展示了非洲艺术和文明的多样性、创造性和丰富的想象力。河南博物院通过举办此次展览,不仅向观众展示了非洲面具的艺术、部落文化的多变以及部族内在的差异性,也能够使大众宏观地认识到中非面具艺术的全貌、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与交流。 为帮助观众深度解读展览,河南博物院还在展期内推出展厅互动、观众参与系列活动。 郑报融媒记者 崔迎 文/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