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3版:中牟时报 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城事
传承“非遗” 留住文化根脉
让孕产妇和孩子们身体更健康
■速览
去年酒驾被罚,今年还敢醉驾 不拘你拘谁?
公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传承“非遗” 留住文化根脉
规模化培训 常态化“三进” 多样化展示 中牟县建立非遗保护工作长效机制

7月27日上午,中牟县举行2017年非遗暑期公益培训结业典礼暨学员汇报展示。这次培训涉及面塑、泥塑、剪纸、大吕武术、麒麟舞和黄河打硪号子6个非遗项目,共开10个培训教学班,培养学员320多人。

中牟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许文焕在结业典礼上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根脉和底蕴,博大精深,要不断传承,积极发扬,要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精华,要深入探讨和学习,保护非遗,弘扬传统文化,没有句号,只有逗号,传承非遗,永远在路上。

回眸中牟县 “非遗”保护工作的10年历程,在县委、县政府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原则,在深入普查、普遍建档的基础上,不断挖掘非遗资源,再根据每个项目的实际,分别采取抢救保护、择优申报、扶持传承等相应措施,整体推进全县非遗工作。

为了赢得全社会对非遗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县文化广电旅游局长期利用元宵节、中国旅游日、文化遗产日、重阳节及县内的大型活动,组织非遗项目进行多样化的展示展演,截至目前共组织各种展示展演活动百余场。长期坚持常态化开展“三进”(进公园、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共组织面塑、泥塑、大吕武术、剪纸等10多个市县级非遗项目进校园传承教学400多次,使这些非遗项目逐步融入现代社会,走进百姓生活。

近两年,在县委、县政府“加强文化建设,打造文化强县”的思路指引下,经过非遗传承人群和非遗保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非遗工作又跨上了新的台阶:截至2016年底,全县已有西瓜育种、面塑、诗竹画和大吕武术等4个项目先后登上国际舞台;有传统西瓜酒酿制技艺等两个项目获得了国家专利,有农田人西瓜酒、牟味源瓜豆酱等多个非遗产品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商标,张明彦、吴旭等8位传承人获得高、中级职称,仅2016年,全县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就获得国家级以上奖项39人次。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王喜爱 朱宝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73979 2017-08-04 00:00:00 五 传承“非遗” 留住文化根脉KeywordPh规模化培训 常态化“三进” 多样化展示 中牟县建立非遗保护工作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