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8版:中牟时报 记忆 上一版3
历经劫波成商肆 恪守勤俭耀宗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历经劫波成商肆 恪守勤俭耀宗门

公元1754年《刘氏宗谱》记载,刘氏一支于明代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奉召携眷,由山西洪洞迁至中牟城西北45里之舜子台(今郑东新区杨桥办事处台肖村)定居创业。

《刘集村志》记载,元末明初,中原地区历经战乱,土地荒芜,地广人稀。刘氏先祖迁此后,不辞劳苦,披荆斩棘,垦荒辟田。当时小场口(今郑东新区豫兴路办事处刘集村范围)地势平坦,先祖种田收获即多在此处停留,伐木割草,挖坑培土,搭起棚庵,砌筑灶炉。舜子台刘氏先祖世代繁衍,族居人众就自然按支分居。刘氏祖先一支就由舜子台迁至小场口之临时居住点定居,后逐渐形成村落,时至明代中后期,距今已400余年。

刘集村明代分别属于南梁堡(刘集村附近)和永安堡(今郑东新区杨桥办事处万滩、娄庄附近)。清代称“刘家集”,分别属于南梁里和永安里。民国称“刘集村”,1927年属于第三区,1946年属于董岗乡,1949年属于中牟县第八管理区,1951年属于第三区,1956年建立刘集中心乡,1558年属于中牟县第三区茶庵公社刘集村,1961年建立刘集公社,1963年茶庵公社并入刘集公社,1975年刘集公社与万滩分开属刘集人民公社刘集村,1983年撤人民公社恢复刘集乡,2010年4月29日撤乡改镇为刘集镇。刘集村合村并城,自万三路以西20个行政村划归郑东新区管委会托管,并成立豫兴路办事处刘集村村委会。

记者 张朝晖

中牟时报 谢鹏飞 李淑娟

实习生 胡宇坤 文/图

刘集村水患匪害后繁荣

据1985年编印的《中牟史志资料》第二期记载:雍正元年(1723年)6月11日夜,风雨大作,黄河水骤涨,在十里店、娄庄两处决口,大流由刘集村南入贾鲁河,田禾淹没甚重。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7月17日至19日,风雨不息,黄河疯涨漫溢,中牟杨桥大堤被水冲开,口门宽954米,大流直趋贾鲁河,多县皆受其害。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11日,黄河花园口决口。中牟160个村庄,50万亩土地和14万人受灾,淹死饿死16000多人,7万多人被迫逃荒在外。当时刘集村外和村内低洼上水,洪水围村。夏季多雨,多处房屋倒塌,秋庄稼全部被淹毁。有多家外出逃难,村民都慌乱奔波,挨冻受饥。西刘集村西坡北坡水势汹涌,前刘集南坡东坡平排洪水一米上下,卫生院以东至彭瑶村田地全部是水,后刘集正北和东北直到许北沟、台肖桥附近洪水更深。后刘集村为防止洪水进村,动员全村人紧急运土,在村东村南筑起一米多高半里地长的围堤,日夜守护。村民为了出村到外地办事,就用绳索把长木棍捆成一排,坐上木排顺水外出。

1938年6月花园口决口,黄河改道,黄河故道变荒地。黄河两岸慢慢有人来往,河北岸阳武、原武两地土匪疯起,集结成队。其中以岳华亭六支队最有声势,其他小股土匪也狐假虎威到处抢劫。

1943年冬一个深夜,河北岸一支土匪二三十人,带着步枪、土枪、刀具,越过黄河滩直奔后刘集村,从村北闯入村内。那时各家各户住的都是土坯草房,少院没墙,土匪直进各家。狗叫人嚷,一时呼叫声呵斥声大作。土匪刚进村就绑了一个叫刘翔的壮年人,准备带走作人质。慌乱中刘翔乘机逃脱,一路狂奔赶到万滩村求救。万滩村有个执事人立即找蓝学团和部分群众带土枪大刀,埋伏在黄河大堤。

在刘集的土匪疯狂抢劫财物后,把各家大小牲畜赶走,将牛和小牲畜拴在一起。又在村上绑架了三个人质,蒙上眼睛拴在一起,扶上马背,准备带回黄河北岸。

土匪进入黄河滩,早已埋伏在此的万滩村民擂鼓吹号,大呼喊叫,纷纷出击。土匪万万想不到有人敢劫击,惊慌失措,丢下牛群和人质,夺路遁逃,丢下的牛群当夜自寻路各返其家。刘集人多年谈论,不能忘记,万滩村在危难时期相助的功德!

1938年花园口决口,黄河改道贾鲁河东下。当时刘集南岗赵、贺庄、祥符营村南正是新黄河主流水道,通航来往舟楫。刘集正北老黄河成为荒滩,杂草丛生,行人渐多,路面渐宽,万滩到刘集成了交通要道。从1938年到1942年黄河北岸的原武、阳武、武陟连年遭灾饥荒严重。为了顾命,民众纷纷离家外逃,或将自家仅有的衣物家具推担背扛越过黄河滩,到刘集市面换粮或卖钱。刘集村及附近的村民为了维持生活,就赶集做小生意,挣钱顾家。挎篮卖焦花生、糠菜馍,或挑罐子卖水、卖稀粥。还有的就地挖坑拍土锅台卖丸子、胡辣汤等。河北岸灾民卖的杂物甚多,有的实为废品,有的却为古物珍品。如造型美观、透花精雕起金线镶嵌玉的太师椅、八仙桌,油漆讲究的顶子床、木隔山(屏风)、茶几、条几,雕刻精细的白玉佛像、黄铜观音,雅致精巧的茶具、纸扇,更有难得的收藏珍品古籍、古字画、古钱币、古象牙雕刻,还有形色多样的大花瓷瓶、玉石镜,甚至将放置老祖先牌位的神主阁楼也上集出卖。更有残破不堪的铁锅、瓦盆、生锈菜刀、朽烂风箱、坏织布机、破纺花机、破坛烂罐等早应丢弃的废物也摆了出来。难民为了保命,卖掉价值万金的世代祖传珍品也不心疼,对一些不值分文的废品也企盼换一些顾命之食。

舜子台刘氏二老之分居

明代永乐二年(1404年),刘氏先祖奉召携眷,由山西洪洞县迁至中牟舜子台(今台肖村)。当时先祖的两子,一子留居舜子台,另一子又迁杞县定居。先祖二老恋念亲子,就流动式居住。有时在台肖子家住,有时又到杞县另一子家住。二老平安乐意,慢慢也习惯了。

岁月无情,二老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了。弟兄二人看到这种情况,也有点担心,为孝敬二老双亲,舍不得分离,考虑到实际问题,弟兄俩就与二老商议,征求二老心意。最后确定,二老各选定在一个儿子家居住,停一段时间,想另一个儿子时就轮换一下,或二位老人想同住一个儿子家一段时间也行。若干年后,二老身体老弱。尊重老人心意,老母亲去杞县儿子家住,老父亲留居台肖儿子家。最后二老仙逝,议定各殡葬在居住的儿子处。

就这样,舜子台刘氏始祖二老,老祖奶茔在杞县刘家,老祖爷茔地至今仍在台肖村北(立有墓碑)。就在2000年前后,刘集刘氏承续家谱时,进奇公曾到杞县刘家找到有关当事人,杞县刘家都知道此事,和刘集刘家认识一致,当时双方商定准备联谱,后因故暂停。

刘老六克勤克俭昌家业

清朝前期,在刘集村和附近村庄民众中,曾流行一段民谣:“刘集有个刘老六,六十六所纲叉楼,饲养六十六头黑牤牛,还喂六十六只黑牙狗。”这段民谣传颂起来朗朗上口,同时又容易记忆。

刘老六即元正公,明末清初人,为刘集村刘氏博族第三支第十世(代)同胞兄弟,排行第六,讳元正,学位秀才,幼读诗书,明世达理。8岁时就奉母至孝,对诸位兄长及弟克敬克让,少壮年时已理家事,时时促子侄辈刻苦攻读。公与举家人克勤克俭,不辞劳苦,家业渐昌。家大业大,多行善事,深受族亲和村民信任拥戴,家声远扬。古稀之年壮心不已,为履行祖愿,操劳十数年筹资承续族谱。惜公逝世,宏愿未遂,其次子接续完成公愿。

元正公为刘氏宗族的发展繁衍鞠躬尽瘁,做出了巨大贡献。

花门楼见证刘门辉煌史

在刘集,上几代先祖多次口传:刘统勋在杨桥堵黄河口时,曾来过刘集村。

清代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7月,杨桥黄河大堤开口时,一直堵挡不住。乾隆皇帝派遣大学士刘统勋于9月来到杨桥,只3个月就圆满完成堵口任务,受到皇帝嘉奖。在这期间刘统勋来刘集巡查,传说他曾落脚在刘集花门楼。

花门楼的建造者是刘集村刘家第十世老七门(同胞七人)的第二门元善公。元善公,明末清初人,学位贡监生。公家训有方,奋力自强,家业扩兴。为光宗耀祖,修建大门,特进京城挑选门楼样式,建成远近闻名的花门楼。传说当时拥有的庄田可与巩县康百万家相比。

刘统勋到此驻足,特索求《刘氏家谱》观阅,后又带走。传说刘集刘氏或与山东刘氏属一宗族,此事不便追根求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81117 2017-08-29 00:00:00 二 历经劫波成商肆 恪守勤俭耀宗门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