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7版:新郑时报 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次中途而返的外交活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次中途而返的外交活动
系列五十七 本报与新郑市史志办联合开设

□新郑市史志办主任 李磊

跋山涉水

【释义】

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蹚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

【出处】

典故出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子大叔曰:「宋之盟,君命将利小国,而亦使安定其社稷,镇抚其民人,以礼承天之休,此君之宪令,而小国之望也。寡君是故使吉奉其皮币,以岁之不易,聘于下执事。今执事有命曰:『女何与政令之有?必使而君弃而封守,跋涉山川,蒙犯霜露,以逞君心。』小国将君是望,敢不唯命是听。无乃非盟载之言,以阙君德,而执事有不利焉,小国是惧。不然,其何劳之敢惮?」

【事例】

古人用词讲究,走不同的路有不同的表述,山行曰跋,水行曰涉。《诗经·鄘风》里有一首《载驰》,说的是公元前660年,嫁到许国的许穆夫人得知卫国灭亡、卫侯驾崩的讯息后,立即快马加鞭奔赴漕邑,向兄长家属表示慰问。目的地未到,她的丈夫许穆公便派遣大夫跋山涉水,兼程而至,劝她马上停止前进。诗人难抑内心悲愤,对跟踪而至的许国大夫说:“大夫跋涉,我心则忧。”115年之后,奉命出使楚国的郑国大夫游吉,在遇到楚国边将无理阻挠时,据理力争,以“跋涉山川,蒙犯霜露”表达旅途之艰辛,仍未获得楚人谅解,把一段中途而返的外交活动载入史册。

【成语故事】

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平分霸权

春秋中期,诸侯争霸,征战不休,国疲民乏,弭兵议和成为人心所向。公元前548年,晋国大夫赵文子为政,下令减轻诸侯国对晋国的贡币,在会见穆叔时提出了“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的想法。公元前547年,楚王应许灵公临终之请伐郑,郑国子产基于“晋楚将平,诸侯将和”的形势判断,明智地作出了不御寇的决策,楚军仅获9人而归。到了公元前546年7月,宋国执政大夫向戌利用与晋国执政赵文子、楚国令尹子木之间的良好关系,组织晋、楚两国在宋会盟,调停战争,平分霸权,史称第二次弭兵会盟(第一次在周简王七年,公元前579年,由宋国执政华元组织)。与以往会盟多由诸侯国君亲自参与不同,此次会盟由诸侯各国有势力的执政大夫参加,共有晋、楚、宋、鲁、卫、陈、郑、曹、许、蔡等14国的大夫与会。经过各方讨价还价,会议达成了和平协议,约定诸侯各国之间停止战争,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平分霸权。盟约规定:“晋、楚之从交相见也。”与会14国中,齐国与楚国实力相当,朝拜晋国而不朝拜楚国;邾国为齐国的附庸,滕国为宋国的附庸,不参与盟会。秦国,作为楚国的盟国,不朝拜晋国。其余各国均须向晋、楚同样纳贡,谁破坏协议,各国共讨之。

两国由明争转入暗战

弭兵会盟表面上达成了晋楚和解,事实上两国由明争转入暗战。会盟开始前,楚国与会的令尹子木放言:“晋、楚之间无信无义为时已久,相互之间事利而已。如果一方得志了,还有什么信义可言?”楚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与会楚臣衣内皆裹甲,时刻准备动武。正式会盟之时,楚人还强烈要求进行“歃血”。楚国达到目的了,在载书上写名时,为平衡晋国关系,先写上晋国,第二次弭兵之会在紧张气氛之中结束。会盟之后,各国大夫返回各自国家。为表示对晋国的友好情谊,郑简公在垂陇宴请参加弭兵之会归国的晋国执政大夫赵文子。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大叔、二子石等郑国重臣悉数陪同,国君亲临、七子从君的礼数让赵文子很受感动。席间赵文子请郑国7位重臣各赋诗一首,以表各自心志。按照弭兵之会的事先安排,公元前545年,齐景公、鲁襄公、宋平公、郑简公、陈哀公、蔡景侯、燕国君主、杞文公以及胡国君主、沈国君主、许悼公、白狄首领相继朝拜晋国晋平公。同样,鲁襄公及宋国大夫向戌、陈哀公、郑国大夫游吉、许悼公、胡国君主、沈国君主先后朝拜楚国楚康王。以弭兵之会为标志,晋楚两国达成了暂时和解。同时,晋楚两国瓜分霸权,中原各小国必须尽其土实,重其币帛,供其职贡,从其时命,贺福吊凶,为晋国、楚国承担繁重赋税。事实上,晋国略占上风,获利更多。

游吉出使楚国受到冷遇,中途而返

看到郑国与晋国关系亲近,楚国人心里酸溜溜的,总想找机会对郑国人发泄一下情绪。恰好蔡景公去到晋国的时候,郑简公派大夫游吉去到楚国。游吉一行到达汉水,请求进入楚国,却遭到楚国驻守边境将领的反对,他对游吉说:“在宋国的那次结盟,贵国君王亲自参加(实际上指的是郑简公宴请赵文子一事)。现在到楚国却仅派一个大夫前来,我们君主说了,您暂且回去,我要派传车奔赴晋国询问以后再告诉您。”听了守将的话,游吉说:“在宋国的那次结盟,贵国君王的命令有利于小国,而且使小国安定他的国家,镇抚它的百姓,用礼仪承受上天的福禄,这是贵国君王的法令,同时也是小国的希望。寡君因此派游吉奉上财礼,由于年来多难,特向下级执事聘问。现在执事命令说:你怎么能参与郑国的政令?一定要让你们国君丢掉你们的疆土和守备,跋山涉水,冒着霜露,以满足我国君王的心意。小国还想期望贵国君王赐给恩惠,哪里敢不唯命是听?但这不符合盟书的话,而使贵国君王的德行有缺失,也对执事有所不利,小国就害怕这个。否则,还敢怕什么劳苦呢?”楚将不为所动,坚持不让游吉入境。游吉一行中途而返,回国复命。

相对于其他国家间的礼尚往来,游吉奉命出使受到楚国冷遇,心中自然不平。在讨论此事时,游吉对子展说:“楚王将死,不修明政事德行,反而贪图进奉,以达到自己的愿望,如何能活得长久?《周易》说‘迷路往回走,不吉利。’国君就去吧,送了葬回来,让楚国痛快一下。此后,楚国近10年时间不能争霸,我们的百姓可以休养生息了。”裨灶说:“今年周天子和楚王将死。岁星失其位,运行在明年的位置上,要危害鸟尾,周朝和楚国要受灾祸。”到了来年十二月十六,周灵王驾崩。又过了几天,楚康王卒。楚人的傲慢无礼,解了一时之气,却挽不回楚王的命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82555 2017-09-01 00:00:00 五 一次中途而返的外交活动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