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8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镜头中看河南“梨园群像谱”
“打女”昆凌坦言“没打够”
翰墨激浊流 妙笔扬清风
文化大咖“论道嵩山”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梨园影像志》郑州开幕,展现230位戏曲艺术家的珍贵瞬间
从镜头中看河南“梨园群像谱”

本报讯 河南戏曲历史源远流长,地方戏剧种类繁多,新中国成立初期有80余种,现已锐减到20多种。一个个永不再来的珍贵瞬间靠什么来保存?摄影师刘国林选择用照片,他用了近20年时间拍摄了100多万张戏曲表演照片。昨日,《梨园影像志——刘国林河南地方戏曲艺术摄影展》在郑州市档案馆“郑州记忆”东展厅开幕。

郑报融媒记者

苏瑜/文 李焱/图

据介绍,此次活动由郑州市档案局、郑州市档案馆、金水区档案局联合推出,展出的258幅作品中包含28个剧种和230位艺术家。28个河南地方戏曲剧种大都是国家和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散存于民间的艺术珍品由于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生存状况艰难,发展前景暗淡,目前正经历着弱化和消亡的过程,绝大部分很少能与观众见面。230位河南地方戏曲艺术家是近百年河南戏曲的优秀传播者和传承者,是近百年河南戏曲历史的亲笔书写者和创造者,是近百年推动河南戏曲大发展、大繁荣的杰出代表。

《梨园影像志》让每个值得后人传承的河南地方剧种、让每位值得后人铭记的河南戏曲艺术家呈现出了本该有的珠玉般的光泽。这是刘国林对河南戏曲带有温情与敬意的保护,也是刘国林为河南戏曲做的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整整筹备了3年,刘国林挑选、补拍、收集照片和核查、修正、编校文稿,先后拜访荆桦、齐飞、刘景亮、谭静波、罗云、朱超伦、程林远等专家学者,并根据专家学者的建言,先后数易其稿,修改完善,使每幅作品都附有准确精练的文字注解。

“只为让大家更好地体验摄影的艰辛和意趣,感悟戏曲艺术摄影的魅力和奥妙,领略‘梨园影像志’的价值和内涵。”刘国林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展览在筹备之初就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家尚长荣先生挥毫题名,著名戏曲节目主持人白燕升执笔作序,豫剧大师马金凤先生、河南省剧协主席李树建先生等几十位艺术家纷纷题赠贺词。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3月15日,市民可免费观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86929 2017-09-16 00:00:00 六 从镜头中看河南“梨园群像谱”KeywordPh《梨园影像志》郑州开幕,展现230位戏曲艺术家的珍贵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