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业路上艰辛与风险相伴,但也蕴含着奋斗的激情和收获的喜悦。人生因创业而精彩,时代因创业而年轻。本报开辟《工匠精神》栏目,讲述创业者不平凡的故事。若是您或身边有这样的创业故事,可关注本报官微dfbb62776277或致电62776277向我们讲述。看完故事有任何感触,也可与我们互动分享。 创业路上,申晓克曾涉足多个行业领域;度过迷茫期的他找到事业方向,创办艺教机构并致力于艺术教育;现今,他更热衷与更多创业追梦者共享智慧。正如歌曲《海阔天空》中唱的那样,“只要是光一定会灿烂的……”登封时报 高鹏敏 胡建邦 文/图 高中时代,思维禀赋初显 出生于登封市徐庄镇的申晓克刚过29岁,经营涉及酒店、餐饮、教育等行业。年纪轻轻就涉足众多领域,要从自小的成长环境谈起。由于徐庄镇境内厂区较多,申晓克自小在家里的耐材厂里耳濡目染,萌生日后做生意人的想法。他笑称,高中时由于对学习无多大兴趣,老师曾找他谈话让写下优缺点,他不假思索就提笔写下:优点为多元化的思维,无缺点。“那时不拘一格的性格和奇特的思维方式就已有所体现,多元化思维影响至今。”这是让申晓克没想到的。 赢得第一桶金,反问自己的金钱观 2016年,申晓克自创艺教机构赢得满堂彩。在此之前,从最初接手家里不景气的耐材生意,独辟蹊径开创酒店还下欠款,到徘徊于各个行业寻找发展新路,他形成了自己赢得财富固然可喜,分享财富更加开心的金钱观,并开始考虑如何实现新的赢利点和财富倍增。 “这样的金钱观始于第一桶金埋下的种子。”2013年大一暑假,申晓克在煤场拍煤赚取第一桶金后,第一时间将朋友全部叫出来,想的是怎样把钱全部花完。“一天拍20车煤能赚130块钱。赚钱又是为了什么?”年轻时的申晓克反问自己,认为会赚能分享才能接着再赚。 自当洗车工,悟出事业追求的真谛 目前,申晓克主攻艺术教育,也是他当下创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确定这一方向,离不开他迷茫期创业做洗车行时既做老板又当员工的经历。“找不到方向目标,曾坐火车到内蒙找老同学探讨。”从内蒙回来的申晓克当洗车工近半年,偶然的机会从朋友叙旧中接触到艺术教育,自此确定事业方向,悟出事业追求的真谛:愿意分享经验,与更多创业者共享智慧。谈及未来规划,他信心满满,希望能拥有自己的团队和品牌,实现集团式管理。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