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4
晋中园 看大漠驼帮,赏晋商文化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晋中园 看大漠驼帮,赏晋商文化

钟灵毓秀,涵蕴古今。郑州园博园晋中园展现了“晋商故里 家国晋中”的别样风采,将门楼、牌楼、垂花门、戏台、小陶然亭等建筑元素结合,青砖砌筑、青砖雕刻、屋顶绿化等工程技艺与晋中特色植物进行园林化演绎,创造了一处具有浓烈的晋中人家情怀的城市精品展园。

郑报融媒记者 王军方 文/图

门楼展现 晋商典型特色建筑

长长的围墙,典雅古朴的造型,远远望去,郑州园博园晋中园魅力四射。晋中园四面高墙峻起,与北京四合院较为儒雅的风格相比,更加显得雄伟豪放,是晋商文化曾经辉煌的体现。

晋中是晋商故里,曾创造过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晋商精神的灵魂是“明礼诚信”。

晋中园总面积1535平方米,在展现晋商三座丰碑——驼帮、船帮及票号的文化氛围下,以晋商大院与北方私家园林为蓝本,形成了晋中园主要构成分区——大漠驼帮、甬道、明德园与同根园。

门楼往往象征了户主的贫富状况。昨日,郑报融媒记者在晋中园看到,晋中园入口空间为具有晋商特色的园门,外墙的高低变化与墙帽形式形成了院墙丰富的层次。

门楼旁设置二维码扫描解说系统,将古典气息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于一处。

大院厚重的外墙前为沙漠驼帮广场,建设了晋商驼队与晋商人物雕塑,并以沙漠造型铺地。

狭长的中轴对称式

二进院落

由门楼进入甬道空间,厚重的高墙使得院落更加深邃高大、整齐端庄,起到欲扬先抑的效果。甬道的花台上置有盆景,或绿意葱茏,或鲜花怒放,幽深僻静,如入仙境。

进入甬道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砖雕文字花墙——“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其明德,不为有欲而改节”。点睛之笔反映出晋商精神之精髓,即明礼诚信、忧国忧民、兼济天下。

晋中园中的明德园通过轴线上的垂花门、牌楼、戏台及轴线两侧对称分布的单坡屋檐绿色屋顶建筑,构建出晋商大院狭长的中轴对称式二进院落立体布局。

垂花门位于邸宅内的第二道门。自古,垂花门即是由外宅进入内宅的门禁,往往白日开启,夜间关闭,以保障内宅安全。垂花门为独立柱担梁式建筑,是取晋中灵石王家大院“天葩焕彩”垂花门为原型而建。

好像响起别有韵味的“嗨嗨腔”

明德园内还有一重要景观就是戏台。

晋中文化艺术源远流长,长盛不衰。晋中植根黄土、基础深厚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地域广阔,社火、秧歌、彩灯、民间舞蹈异彩纷呈,灿若星河,有“社火之乡”之美称。文化元素丰腴的土壤不仅滋生了种类多样的民间艺术,而且孕育了山西的第一大剧种——晋剧。

晋中园戏台为一座带斗拱单檐歇山顶式建筑,戏台的构造方式、建造手法,沿袭明清时期山西地区的建筑风格,气势恢宏,雕梁画栋,装饰华丽。站在戏台前,凝眸静视,耳畔似乎隐约响起了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以及那别有韵味的“嗨嗨腔”,轻悠婉转,直上九霄,恰道是“绎彼此演古今喜怒哀乐,洞世事谙人情悲欢离合”。

明德园,其封闭内敛的院落空间完美诠释了晋中人家特有的风格。其中,单坡屋顶顺承雨水,暗含“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精雕砖墙脸谱映衬戏台上的文化活动;“匯(汇)通天下”的地面砖雕对话票号历史的昌盛与辉煌;时空隧道在镜面与激光雕刻、水帘的无限反射中再现了船帮乘风破浪、东渡扶桑的艰辛创业史。明德园高大厚实的院墙以及精致细腻的建筑装饰,也体现了晋商文化儒雅矜持的气度。

小陶然亭显玲珑雅致之趣味

同明德园严谨的空间序列与深邃的景观层次不同,同根园则以小陶然亭、黄石假山、“福禄寿”花墙为建筑主体。园内遍植国槐、龙爪槐、石榴、紫丁香等晋中当地的特色植物,从而营造出一处葱郁、幽静的园林环境。

同根园展现了晋中私家园林中轴线布局特征,并呈现出蓄水与掇山置石相结合、自然种植与对称式种植相辅相成的园林营造特点。这处静谧、优美的园林环境亦暗喻晋中大地上一处又一处景色旖旎、风光无限的人间仙境。

走出同根园,来到游客服务中心,这里展现了晋中独特地理环境孕育出的纷繁众多、闻名遐迩的物产名品。从左权麻田的核桃、花椒和柿饼,到太谷的壶瓶枣;从晋中老陈醋,到平遥牛肉;从龟龄集、定坤丹,到太行山中草药;从纺织机械,到玻璃器皿;从独树一帜的晋中面食,到名扬三晋的晋商八碗八碟宴席,数不胜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87366 2017-09-19 00:00:00 二 晋中园 看大漠驼帮,赏晋商文化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