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4版:政事 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AA04
泡桐奏响的“命运交响曲”
老井情深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农民日报》9月16日头版头题刊发通讯《老井情深——记河南省登封市老井村党支部书记刘庭杰》,讲述了秉持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将困难群众需求始终挂在心上的河南省“最美村官”刘庭杰的事迹,本报予以摘发。
老井情深
——记河南省登封市老井村党支部书记刘庭杰

编者按

□《农民日报》记者

李海涛 郭少雅 范亚旭

他是个穷苦的山里娃,却没有被贫困锁住脚步,走出大山投身西部大开发,用中原人特有的吃苦精神带回了令人羡慕的财富。

他是村庄发展的带头人,不仅把“老井吃水贵如油,好小伙娶不上赖媳妇”的贫困村,建设成了十里八乡都羡慕的富裕村。

他还是一位有家国情怀的企业家,秉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将困难群众的需求挂在心上。他个人捐资一亿元,给老井村民修建了现代化社区。多年来,他的企业带领职工累计向社会捐款2800多万元。

他,就是登封市大冶镇老井村党支部书记、河南省“最美村官”刘庭杰。

誓言:再也不让乡亲们为吃水走路犯难

嵩山脚下有个老井村,老井村村如其名,在村东头那口老井井沿上,提水麻绳勒出的一道道槽痕诉说着村里艰难的吃水史。

1987年,天旱得厉害。昔日滋养着老井村人的老井,干涸到一天刮不出10担水。大冶镇开展万人吃水工程,要在与老井村相邻的川口村打一眼深井,供周边几个村子吃水。

已经23岁的刘庭杰早已自立门户,为了填饱肚子,他跟着自己的堂叔下矿挖煤,到周口贩煤,再把当地的西瓜拉回登封卖。就在那段用命挣钱的日子里,刘庭杰听说镇里要为村民打井,毫不犹豫捐了500元——在那个年代,这比一个国家公职人员一年工资收入的总和还要高。

1988年,年仅24岁的刘庭杰当选老井村的村委会主任,两年后,又成为老井村的党支部书记。

修路、通水、通电,是刘庭杰给自己出的三道自考题。

上任村支书的第二年,刘庭杰拿出了自己贩煤炭、卖化肥赚下的钱,向村里这条羊肠小道发起了挑战。他领着村民放炮开山,堆石填土,建造路基,硬是肩背手夯凿出了一条绕村的土路。

可是老井村水土流失严重,每年一下大雨,就把路给冲坏了,冬天修好,第二年雨季又被冲坏,一年又一年,村民们崩山取石将路面修了一番又一番,路基却再也撑不住了。

2008年,他再一次把家中的积蓄拿出来,一面号召村干部集资,一面一趟趟跑乡政府争取支持,终于扎扎实实为老井村修了一条绕村的水泥路,结束了老井村祖祖辈辈架子车进不了村的困顿。

和路一起解决的,是老井村的吃水问题。1993年,刘庭杰筹资30万元,历时半年,打了一眼256米的深水井。水有了,他想着村里发展工业壮大集体经济不能没有自来水,干脆一步到位,架设入户管道,给村里的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

在老井村,随之而来的还有刘庭杰筹资数十万元建的村中心小学,村里的孩子再也不用在危房中读书了;筹资100余万元改造村中架设的高压线路,山沟的黑夜再也没人摸黑摔跤了;还有崭新的村卫生所、村民活动室……老井变了,昔日破败不堪的山村焕然一新,一跃成为人均年收入突破1.2万元的富裕村。

境界:不断奋斗就是想让乡亲们都富起来

村里人都说刘庭杰有经商的天分,可他的老搭档杨三良却知道,这么多年促使刘庭杰马不停蹄奔波奋斗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给村里找钱”。

发展村办企业,是刘庭杰上任后心心念念要带老井村人走的一条路。在刘庭杰的努力下,老井村先后创办了水泥制板厂、钢窗厂、4个粉沙厂和一个耐火材料厂,穷山村有了像模像样的集体经济。

2002年,刘庭杰赴内蒙古,临行前跟杨三良交代:“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用钱,集体不能是个空壳子,我得走出去把钱赚回来。”

2011年1月24日,刘庭杰带着数以亿计的财富回到了老井村过年。在给村里困难户和孤寡老人送慰问金和年货时,又发现了新问题。一些村民的房子破败不堪,很多家庭为了盖新房背上沉重的债务。

刘庭杰萌生了为老井村人建设一座现代化社区的念头。

2012年4月6日,老井村成立了新型农村社区拆迁建设指挥部,仅用了两天的时间,需要拆迁的56户村民就全部签订完协议。按照规划,老井新型社区规划占地400亩,将入住周边老井、川口、嵩华等几个村子的村民。2012年底,第一期9栋住宅楼建设完工,2015年底,两期共14栋住宅楼全部建成。目前,整个社区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医疗卫生、生态绿化等配套设施正在逐一完善,而建造这一切需要的1.23亿元资金,全部由刘庭杰个人无偿捐助。

从2014年底开始,老井村400户村民陆续搬迁新居。

自豪:“老井精神”在更广泛传承与传播

今年6月25日,在老井村2500公里之外的新疆哈密柳树沟乡一棵树村,两位村支书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一棵树村村支书叶尔江告诉刘庭杰,一棵树村是哈萨克族牧民的安置村,牧民们虽然有了稳定的居所,人均收入却仅能达到刚脱贫的水平。刘庭杰当即表示,要跟一棵树村结成帮扶对子,老井村将在一棵树村建立牛羊肉屠宰深加工企业,包销一棵树村牧民的农牧产品。刘庭杰的企业还将为牧民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

在刘庭杰的带动下,老井村出了不少“小刘庭杰”。村民景振锋开办石料厂赚下了钱,村里谁有困难,他总要上门看一看能否帮衬一点,别人冲他竖大拇指,他说:“老刘干大事,我就帮衬着干点小事。”

如今,刘庭杰越来越喜欢到那口沧桑的老井旁走一走,转一转。

从老井向西走一公里,是他曾经从小住到大的三孔破窑洞,再往西走两公里,是村民们居住的现代化新型社区。今昔对比,刘庭杰感慨良多,“年纪越大,越觉得共产党员要像这口老井,把浑身的力量都无私地奉献出来,乡亲的日子和自己的心里,都会像这井水一样甘甜。”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87710 2017-09-20 00:00:00 三 老井情深KeywordPh——记河南省登封市老井村党支部书记刘庭杰《农民日报》9月16日头版头题刊发通讯《老井情深——记河南省登封市老井村党支部书记刘庭杰》,讲述了秉持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将困难群众需求始终挂在心上的河南省“最美村官”刘庭杰的事迹,本报予以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