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8版:登封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D08
冬去春来几十载 如今重回嵩山坳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少林寺》导演张鑫炎重返少林寺追忆往昔
冬去春来几十载 如今重回嵩山坳
一部电影改写一代人,少林寺有了沧海桑田的巨变
电影《少林寺》导演张鑫焱(右)首唱《牧羊曲》

一部电影,影片上映,风靡全球,当时一毛票价,却缔造亿元神话;铁杆粉丝反复购票观看,主演一炮走红,成就功夫巨星;民族传统文化经久不衰,地方旅游因此被带动,这便是功夫电影《少林寺》的“魔性”效应,嵩山少林寺,因为电影《少林寺》而名扬中外。

9月18日上午,电影《少林寺》导演张鑫炎重返少林寺,走到山门前,83岁的他眼前出现的《少林寺》,与当年拍摄时的少林寺有了沧海桑田的巨变……

记者 袁建龙 登封时报 孙淑霞 高鹏敏/文 付文龙 刘少利/图

以“十三棍僧救唐王”之功 得名“天下第一名刹”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元宏为安顿来朝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少林寺弘扬佛法方面是中国最重要的寺庙之一。少林寺作为达摩祖师首传禅宗之地,被尊为世界佛教禅宗祖庭。在1000多年前就以佛法闻名了。当年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9年,除了传得禅宗之外,随之功成的还有《易筋经》《洗髓经》二经,奠定了少林功夫的基础。从那时起,功夫就与禅宗一道成了少林寺的两张名片。

唐朝时,以“十三棍僧救唐王”之功,得名“天下第一名刹”。

少林寺与《少林寺》 一部电影改写一代人

1981年,少林寺当时只有10余名老和尚,靠耕种20多亩薄田为生。少林寺只有一座山门、一间千佛殿和一个塔林,还有和尚们住的几间破禅房。

1982年1月21日,香港中原电影公司摄制的彩色宽银幕功夫片《少林寺》,在中国香港公映。赢得中外观众交口称赞,轰动一时。

“当时还没有电视,看电影几乎是人们唯一的文化娱乐消遣。少林寺电影当时非常轰动,对于内地观众来说,基本就是武打片的启蒙之作, 很多人是看了几遍的,影响巨大——绝对不只是一部电影而已,它更是一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和文化现象。”嵩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常松木表示,有一流的武术演员和香港制作班底拍摄,对当时内地观众而言,很新鲜,对海外观众而言,功夫很神秘,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当时是一种回归。

中国少林功夫文化迅速风靡中国和海外。报刊每天登载有关影片的消息、花絮,少林寺的轶闻,演员的轶事。李连杰、于承惠等5名主要演员赴港参加首映式活动,受到欢迎,观众赞不绝口:“真功夫,真好看!”

导演张鑫炎功不可没 拍出武侠片新高度

一部影片的成败关键,最重要的取决于导演的艺术造诣。《少林寺》的导演张鑫炎开始是搞电影洗印、剪接等工作。自1960年先后导演了20多部影片,其中以1962年和傅奇联合导演的《云海玉弓缘》影响最大。这部影片武打设计新颖,开始脱离京剧舞台形式,受到推崇。

这次拍摄《少林寺》可以说是功夫片的又一次突破,为把“十三棍僧救唐王”这个动人故事和振奋国威的武术真功夫搬上银幕,张鑫炎煞费苦心聘请国内各路武林高手参加拍摄。导演说:“不能因为一些功夫片商品化,而根本否定我国传统文化武术的艺术魅力。武术可以艺术化,应当成为艺术品。”

金庸武侠小说 让世界华人知道少林功夫

俗语说:天下功夫出少林。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少林功夫以其精湛高超的武技、旷世济民的情怀、精忠报国的英勇和披肝沥胆的豪侠被一代又一代人传颂。在少林武术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深深烙上了佛教文化的印迹。形成了少林武术武与禅的相辅相成,武为禅的外在表现,禅为武的精神和文化精粹。

少林功夫之所以在海外变得无人不知,除了电影《少林寺》外,大部分归功于金庸。金庸是宗师级武侠小说家,金庸小说不仅是武侠小说,其还蕴藏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深刻的民族精神,呈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儒道佛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体现,它们各自深深地影响着金庸小说,又相互渗透,其武侠小说作者以写“义”为核心,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

少林寺是中国功夫和禅宗的重要代表,写武侠必然绕不开少林。从第一部《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到少林寺闯关寻师父身世,到最后一部《鹿鼎记》中,韦小宝在少林寺出家,随着金庸小说一部部小说的连载、出版,以少林寺为首的武林六大门派、七十二绝技少林武功、《易筋经》《四十二章经》等佛教经典,让少林寺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成为一种道德和智慧的化身,读者无不对少林寺无比向往,对少林功夫充满敬仰。

此外,合适的演员和合适的拍摄时机,是电影《少林寺》成功的重要原因。影片开始筹备的1979年,正是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影视制作公司可以来内地选演员并实景拍摄。

恰巧在需要这么一部影片时,它出现了。时代造就了这部中国历史上观影人数最多的电影。少林寺也随之名震天下。

今日少林 耀天下

1981年 少林寺只有一座山门、一间千佛殿和一个塔林,还有和尚们住的几间破禅房。

1988年 登封举行“国际少林武术表演邀请赛”。

1991年至今 规模更大的国际少林武术盛会“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成功举办了11届,少林武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不仅在登封催生了80余家武术院校(目前整合为43家),也催生了少林武术演绎产业。

2003年以来 少林功夫频频亮相春晚,少林功夫表演已成为国内文艺舞台上观众喜闻乐道的节目,每年在海外的各类少林武术表演达到2000场次以上,世界各地重要赛事和活动,邀请“少林小子”前去助兴和捧场的屡见不鲜。

2006年3月22日 少林寺历史上迎来了第一位拜访少林寺的国外元首: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

2009年 少林寺兴建中国大陆以外首个少林寺暨海外少林文化中心总部(简称香港少林寺)。

2010年8月 少林寺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1年 少林寺领衔各大门派,在台湾苗栗县设立台湾首座武术学校。

2015年2月23日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在新南威尔士州建造少林寺澳洲分寺。

如今,少林功夫吸引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万余名武术爱好者到少林寺参观,近万名国外武术爱好者先后到登封学习武术,海外少林弟子纷纷到少林寺朝山归宗。在国外,有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传授和学习少林武术的组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88285 2017-09-21 00:00:00 四 冬去春来几十载 如今重回嵩山坳KeywordPh一部电影改写一代人,少林寺有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少林寺》导演张鑫炎重返少林寺追忆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