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4版:政事 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彰显郑州区位优势和城市特色 提高国际化水平提升人文魅力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
彰显郑州区位优势和城市特色 提高国际化水平提升人文魅力

本报讯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应该怎么办?9月19日,郑州市社科联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大讨论专家座谈会在黄河科技学院举行,来自省会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8月14日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明确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定位,明晰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任务、支撑性工程和基础性工作,吹响了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号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个系统工程、长远工程、需要全市各界共同参与的工程。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们从郑州在河南和全国格局中的地位,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良好条件、巨大潜力,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标准和模式,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全局意义,以及所需要的政策倾斜和支持等,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智力支持。

围绕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所具有的优势和短板,聚焦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十项重大任务和九大支撑性工程,与会专家们深入探讨了如何强化郑州的产业基础和综合经济实力,如何提升郑州的基础设施档次和综合承载能力,如何彰显郑州区位优势和城市特色,如何依托综合枢纽地位发展好口岸经济、枢纽经济,如何提高郑州的开放水平和国际化水平,如何提高郑州高端要素资源集聚能力,如何提升郑州的创新活力和人文魅力,如何提升郑州的生态智慧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等,为郑州下一步发展建设扩思路、提建议。

郑报融媒记者 王红

■建言献策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要抓好六大着力点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谷建全: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关键在于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要抓好六大着力点:

一是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交通通达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挖掘郑州市“居中”的区位优势,全面建设国际性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三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郑州市科技创新能力。四是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加快建设国家向西开放的节点城市。五是加快构筑产业新体系,夯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产业基础。六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性工程,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河美”的生态郑州。

“货通全球、物流世界”

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刘荣增: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首先要重点做好航空港区建设,要让郑州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发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作用;为河南和中原城市群提供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动力源。

其次,郑州最大的优势是位居国家之中部,未来郑州将成为中国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网中唯一的“双十字”中心,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中原经济区“1小时经济圈”和全国“3小时经济圈”。未来,郑州不仅要持续提升陆路枢纽优势,还要继续提高航空枢纽重要地位,实现“货通全球、物流世界”,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十三五”时期,郑州还要持续做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

坚持依法治市

推进社会治理协同创新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社会治理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德尚: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面临机遇和挑战,需要推进社会治理协同创新,要以治理问题为导向、以民生保障为基础、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合作共治为手段、以体制创新为标志;依托创新驱动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系统模式,形成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社会治理创新的新格局。

坚持依法治市必须坚持依法治理,要用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要把合理性、正当性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准则,作为问题导向,判断作为,解决问题的价值标准。要用法治理念,夯实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法制基础,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走出郑州特色的

中心城市建设道路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巡视员、研究员、博士李政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必须提高站位、更新理念、聚焦关键环节、创新性谋划推进建设进程,需要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度切合国家对郑州建设的新定位,着眼提升核心竞争力,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发挥标杆引领作用,带动城市群及周边发展,体现国家意志,扩大国际影响。

同时,要坚持创新驱动,走郑州特色的中心城市建设道路。要瞄准前沿领域,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地位,积极培育发展高端智能制造产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塑造符合国家中心城市要求并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城市文明。

借力国家战略

科学定位扬长避短

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建国: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要立足自身实际,借力国家战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引领全省发展,支撑中部崛起,服务全国大局。

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要与国家战略相呼应,郑州要站位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全局,从产业上逐步实现与其他城市的错位互补,实现链式发展。要立足全省挖潜力、强动力、增活力。

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要与建设郑州大都市区统筹规划。要借鉴国际大都市区经验,和周边城市联动,优化郑州空间功能。郑州要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加强传统文化传承

彰显中原文化魅力

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张建华: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要对优秀历史文化进行有效保护、传承,要创新发展。

一方面,郑州要加强对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重点做好历史文化史迹和现代工业文明的保护。文化层面,郑州最大的优势就是历史文化丰厚、文物古迹众多,保护好这些文化“符号”,才能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彰显中原文化魅力、塑造中原文化特色、郑州特色的城市形象。在城市发展中充分融入传统文化基因,让优秀历史文化看得见、摸得着、传播远,塑造体现文化特点、时代特征和郑州特色的城市精神;形成自己独有的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品牌,提升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软实力。

充分激活历史文化资源

对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

郑州市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研究员、博士张贺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远景,不仅仅是具有强大辐射带动能力的经济中心城市,更应该是引领中原乃至全国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文化中心城市。

建议充分激活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对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一是从市级层面统一谋划、准确定位“四大重点文化片区”的功能和推介。二是在业态选择中应充分考虑现代人感受及消费体验,特别是对即将成为社会的消费主流群体的90后、00后一代年轻人,要关注他们的文化品位、消费理念习惯。三是突出创新创意、引进共享创业、共享办公理念。四是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支撑体系,大力支持创意企业发展。

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构筑人才聚集平台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金荣洲: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离不开人才支撑。建议郑州要完善引进人才政策。深入推进“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建立海外人才联络机制。完善扶持政策,优化生活配套服务和创业就业环境,留住在郑大学生,吸引外地大学生来郑发展。

郑州要构筑人才聚集平台,遵循人才流动规律,更好发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使人才的专长和自身需要紧密契合,为人才施展才能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培养更多“大国工匠”。

此外,要采取人才激励措施,建立柔性引智机制,推进和保障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国际流动。

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

和世界华人共同精神家园

中共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副主任、博士、副教授王四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是国家站位全局赋予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六大功能定位之一,郑州应加强文化遗产遗址保护利用,深度挖掘商都文化、嵩山文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等资源,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和世界华人共同精神家园。

在传承方面,建议打造根亲文化圣地;打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深入挖掘并积极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叫得响”“拿出手”“功夫硬”的高端文化艺术精品和文化艺术大师、名家等。在创新方面,建议对已发现的华夏历史文明遗产与资源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

吸引高端人才来郑

黄河科技学院、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博士张冰:建议郑州加快推进全国重要科教中心建设,开展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比如合作办学,迅速提升本地教育的国际化和先进性,吸引高端人才就读并在本地就业创业。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设立分支机构,在城市层面合作,可以加强科技园区合作,集中建设一个创新试验区。

个性定位成就城市品牌形象。对郑州来讲,要建设彰显人文特色的国际化现代都市。比如将古代文化遗迹和近当代工业遗产融入城市设计;加强大都市标志景观节点设计:结合文化根基与创新需求,建设地标型建筑和名片型公共空间,打造极具魅力的城市客厅。

郑报融媒记者 王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88617 2017-09-22 00:00:00 五 彰显郑州区位优势和城市特色 提高国际化水平提升人文魅力KeywordPh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