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4版:管城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管城
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指引 实现管城发展大跨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管城回族区开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我们怎么办”大讨论
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指引 实现管城发展大跨越
以商都历史文化起步区建设为契机 坚定不移推进管城建设

东大街街道党工委书记 曹广凤

郑州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吹响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号角,管城区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了管城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的责任和使命。东大街街道办事处承担着以商都历史文化起步区建设为重要支撑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推进任务,要以商都历史起步区建设为契机迎接挑战,坚定不移推进管城建设。

主动作为,凝心聚力推进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征迁清零。东大街街道做为商都历史文化起步区建设核心区,目前,征迁工作已经实现大头落地,但是距离市委、区委两级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东大街全体干部职工一定紧盯目标不放松,争取早日完成征迁清零任务,确保商都历史文化起步区建设项目顺利施工。

统筹谋划,开拓创新经济发展新局面。东大街街道办事处地处中心城区,紫荆商圈楼宇林立,楼宇经济税收贡献率达90%以上,街道将继续坚持中心工作抓楼宇经济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建立“一家一档、一楼一档”的管理机制,跟踪服务好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突出黄金珠宝这一特色产业,将黄金珠宝交易与加工生产基地、旅游产业、传承历史文化、电子商务运用、楼宇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打造文、商、旅三位一体的“黄金十字”商圈,为管城发展增光添彩。

担当尽责,同频共振“四个管城”建设。管城正处于发展的机遇期,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在工作中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在其位,谋其政,以工作落实到位作为衡量工作能力的最低标准,用工作实绩作为考量工作执行力的标尺。

围绕“建设郑州市南部新城区”总目标 谋划十八里河新发展

十八里河街道党工委书记 王志锋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开启了郑州向全国乃至全球城市体系中更高层级城市迈进的新历程,将直接辐射、带动管城区及十八里河的进一步发展。十八里河作为管城区的重要一员,将紧紧围绕“建设郑州市南部新城区”总目标,认真践行“党建引领、稳定为基、安置为先、产业构建、生态建设、全面发展”总体思路,强化思想引领,坚决打赢四大攻坚战。

强化思想引领,为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营造良好氛围。突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学习宣传落实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这一主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强学习宣传,深刻认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意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助推国家中心城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坚决打赢项目建设攻坚战。始终强化“项目是第一抓手”的理念,抢抓发展机遇,坚持科级领导包联机制,主动出击,精准发力,扎实开展“重点项目突破年”活动,增创发展优势,积蓄发展后劲。

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抑尘、控煤、治企、控车、增绿等5项重点领域,落实各级责任人员,做到人人身上有担子、有压力、有责任。狠抓施工工地的现场管理及市容环境日常监督巡查,严格落实“三员”管理工作机制,狠抓扬尘治理“7个100%”措施落实,严格标准、严格督导,对不符合标准的工地,绝不手软,该整顿整顿,该停工停工。

坚决打赢回迁安置攻坚战。着眼于民生改善,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把回迁安置工作切实做成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力争10月底前顺利完成南刘庄回迁安置,为辖区其他村庄实现顺利回迁安置带好头、做示范,同时顺时顺势启动站马屯回迁工作。

紧盯经济狠抓项目 确保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航海东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张海军

航海东路街道通过走访调研重点企业,多层次召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明确“2434”的经济发展思路。“2”即两种经济形态,房地产经济和楼宇总部经济。“4”即4个主导产业:规模化的建筑装饰业、高端生活服务业、现代商贸业和电子商务业。“3”即3项举措:围绕在建项目,做好跟踪服务,确保应收尽收;围绕新建项目,做好协调推进,确保尽快开工;围绕谋划项目,做好前期筹备,确保尽快落地。“4”即坚持4项制度:班子成员分包联系制度、走访服务督导制度、定期会商制度和红黑旗评比制度。

更加注重项目建设推进。航海东路街道围绕康桥知园等11个在建项目,做好跟踪服务,助力项目建设;围绕花样城等8个新建项目,全力协调运作,积极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进顺利开工建设;围绕果树所谋划项目,提早介入,为未来经济发展储备后劲。

更大力度发展楼宇总部经济。航海东路街道对即将投入使用的华祥大厦3栋写字楼提前谋划,大力引进金融、网络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入驻,构建适合楼宇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依托地铁口建设,围绕启航大厦、河南省一建等周边,积极引导发展地铁口经济。同时,以党建为引领,在正商国际广场打造集企业会商、资源共享、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楼宇社区。

切实增强服务保障。航海东路街道以企业满意为目标,在街道权限范围内,尽力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

敢于担当树标杆 砥砺前行谋新篇

北下街街道党工委书记 海彦玲

作为中心城区的北下街办事处,破解好楼宇经济发展和棚户区改造工作是当前的重点工作。为此,北下街街道要认真分析影响街道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紧紧抓住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这一难得机遇实现新发展。

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北下街的特点就是少数民族集聚,民族经济集中。要继续做好北顺城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的后续工作,不断完善和丰富其内涵,要使服务中心活动经常化、服务多样化、群众得实惠。打造少数民族亮点小区。

持续推进项目建设。现在正值商都历史文化区的产业定位、业态布局,管城区正在积极构建“文、商、旅”三大产业互为支撑的融合发展格局。北下街街道要借势而为、借力而行、借机发展,寻求突破,强大自己。要将重点项目建设进行责任分包,每个班子人员都是服务项目建设的责任人,把责任当事业,把发展当己任,千方百计破难题,一心一意谋发展,打开北下街发展的良好格局。

切实搞好棚户区改造的前期立项工作。通过当前开展的“双迎攻坚”工作,虽然北下街街道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但满眼都是老城区,可以说已经到了早改早受益、不改就不行的地步了。法院东街棚户区、商阜新村周边,安全隐患、问题突显,这就要拿出锐气、顶住压力,把棚户区改造当做北下街街道的一件大事,集中力量协调各方,尽快启动对几个改造地块进行立项,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发展空间。

建设全方位 “大城管”工作格局

管城回族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局长 孙铁锋

城市管理是市民安居乐业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管城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将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一战略机遇,以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和品质导向并举,进一步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机制,构建责任全覆盖、管理全天候、建设全方位的 “大城管”工作格局。

进一步推进城管执法法制化进程,进一步强化执法队伍作风纪律建设。加强现有在编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和考试;落实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制度,严格规范执法主体、执法程序、执法文书等要素;制定信访案件办理流程,确保城管执法无严重违法违纪信访事件。建立执法队伍常态评价体系,对局属各单位的工作业绩、队容风纪等实行台账管理。进一步强化督查,倾听群众呼声,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确保各项工作顺民心、合民意。

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执法局以“大城管、大综合,大联勤、大联动”为导向,做到“统筹力量、重心下移,分工明确、高效协同”;积极拓展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功能,努力实现全区城市动态化管理,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新机制。取缔主次干道流动商贩,依法查处突出店外经营。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内坚决依法取缔露天烧烤,做好油烟净化装置日常巡查,确保安装率100%。加强霓虹灯、门头牌匾和软体条幅的规范整治。

让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管城回族区环境保护局局长 李旭东

2017年世界环境保护日的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

管城区环保局始终把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管城作为中心工作,不遗余力地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职责,认真落实《管城回族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和《管城回族区2017年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确定的任务分工,强化环境污染防治和环境安全保护工作,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推向深化、细化、常态化。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动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坚定不移走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之路,让美丽与发展同行。

严守环境质量底线是落实改善环境质量目标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坚守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要求的重要举措。管城区环保局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为手段,不断改进和完善依法、科学、公开、廉洁、高效的环评管理体系。管城回族区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精心呵护好管城的青山绿水,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为造福管城、添彩中原、建设“四个管城”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加快管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管城回族区市政建设管理局局长 邢惠君

郑州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明确了要以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为方向,着力发展枢纽经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把郑州建设成为具有发展活力、人文魅力、生态智慧、开放包容的国家中心城市。管城作为老城区,基础设施薄弱,历史欠账多,要把握好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契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实现“弯道超车”,为建设人文管城、商贸管城、和谐管城、美丽管城奠定坚实基础。

城市规划生态化。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均衡发展,注重城市功能修补、生态修复,增加公(游)园、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数量,加大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设施等重点基础设施的应用,把生态文明贯穿到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城市建设均衡化。加快老城区改造,利用商城遗址公园拆迁、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腾退土地,实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和医疗、教育、文化、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以农村道路、环卫保洁、污水处理和改善取暖条件等为重点,以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为支点,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

城市管理智能化。建立“大城管”统筹协调机构和城市综合管理数据共享机制,完善以数字化为手段的城市管理模式,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智能交通、智能管网、智能城管、智能安全保障等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运行和管理体系。

提供坚强财力保障 持续保障改善民生

管城回族区财政局局长 朱宣合

郑州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是在郑州市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明确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思路、发展定位和阶段目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必将指引郑州向着国家中心城市不断迈进。

发挥职能,提供坚强财力保障。管城回族区财政局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这一目标,积极培植税源,以综合治税为抓手,强化措施抓收入,为管城融入和参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积极支持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促进全区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强化财政统筹运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各项重大任务、支持性工程、基础性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加大投入,持续保障改善民生。严格贯彻落实好上级出台的各项财税政策,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辖区群众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有更多获得感。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政管理和服务水平,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集中财力办大事。继续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政府实事、大气污染防治、创文创卫、城市管理、生态建设等各项民生事业和重点领域的投入,改善辖区环境,提升城区品位,让辖区人民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管城划出“行动路径”

管城回族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局长 殷清刚

管城回族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着力工作谋划,对照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任务,紧扣管城区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三大重点工作、六大任务,结合全局实际,抽调专人组建专班,制定全区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及全局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2017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强化项目建设。坚持以“五比五看五加快”项目建设考评机制为载体,围绕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各项任务分解,将工作的观摩、评比、考核全面量化到具体项目上。将今年谋划的146个重大项目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项目责任分包机制,强力推进河南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文物考古研究院等项目建设,确保全区项目完成投资超350亿元,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后劲。并结合全市九大工程认真梳理谋划2018年重大项目220余个,总投资达2300亿元。

加速产业转型。按照“做大特色品牌产业、做优战略新兴产业、做强传统优势产业”的思路,对标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以商都历史文化区为主阵地,着手谋划文庙扩建、亳都古巷等项目建设,加速开元寺塔、夕阳楼等地标性建筑方案征集和论证,打造“文、商、旅”三大产业互为支撑的高端服务业融合发展格局。对标国际物流中心,以商都商贸物流园为核心,加快郑州传化公路港、中储物流园等项目建设进度,着力构建现代特色物流产业体系。

本版文字

记者 冉红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89972 2017-09-27 00:00:00 三 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指引 实现管城发展大跨越KeywordPh以商都历史文化起步区建设为契机 坚定不移推进管城建设管城回族区开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我们怎么办”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