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3版:管城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献良策 绘蓝图 助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献良策 绘蓝图 助发展
管城回族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 扎实落地、全面开花

为全面开启以商都历史文化区为统揽的“四个管城”建设新征程,奋力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担当重任、增光添彩,从8月中旬至10月20日,管城回族区在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中开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主人翁意识,增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集中各方面智慧,深化共识、凝聚力量。全区各级党组织、青年团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老干部、党校教师等各个团体踊跃参与,献言献策,分为“开展学习、深化认识”、“对标反思、深入讨论”、“明晰思路、强化落实”三个阶段,准确把握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明晰了管城区在全市的战略定位以及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的使命担当。大家对照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十个方面重大任务、九大支撑性工程、六大基础性工作,对照管城区三大重点、六项任务,对照武汉、成都等先进城市,谋划思路、明确任务、强化落实,为郑州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助力添彩,共谋发展。

记者 冉红政 通讯员 周春晓 文/图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抓好六大着力点

大家一致认为,国家赋予了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职责、定位和发展目标,这为全市发展带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重大战略机遇,势必将推动郑州在城市规模、经济发展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全面提升,使这座千年古都重振雄风。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就要以全球化视野、国际化眼光、现代化标准、前瞻性思维,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精准城市定位 大家一致认为,城市建设是一个有机发展的态势,有初期状态、发展中状态、成熟状态、自我更新状态。要科学界定郑州目前所处的城市发展阶段,针对各个阶段不同特征,分阶段、分步骤、有任务、有标准地系统建设。围绕中心城市建设6个定位,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航空、物流、金融、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形成鲜明的城市特征,打造郑州特色中心城市,促进经济发展。

协调联动发展 大家表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要推进“1+4”大郑州都市区建设,对涵盖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许昌5市的区域进行统一规划,明确各自功能定位,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生态布局、交通运输体系等,做到充分对接、相互支撑、良性互动。推动郑州与周边毗邻城市深度融合,积极融入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和“一带一路”建设,最终形成带动周边、辐射全国、联通国际的核心区域。

强化城市管理 在大讨论中大家指出,要按照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严格管理城市,加快构建完备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坚持大城市细管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提升管理理念、细化管理标准、完善管理法规、严格管理措施,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构建全面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面子”“里子”一起抓,创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

加强生态建设 大家建议,要以大生态、大环保、大格局、大统筹为基本要求,加强中心城区、市域边界、黄河沿岸等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构建十七里河生态绿化、贾鲁河生态湿地、潮湖湿地公园等湿地生态系统;推进南水北调工程、郑东新区两湖五河贯通工程等全域生态水系建设;提升城市污水、城市垃圾处理水平,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从严治理、强化监督、严肃问责,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河美”的宜业宜居宜游美丽中国示范城市。

打造文化品牌 郑州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就要充分发挥文化引领和支撑作用,以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为抓手,充分展示郑州人文历史内涵和文化元素。要深度挖掘商都文化、嵩山文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革命传承文化等资源,将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丰富郑州元素,贡献郑州力量,吸收国内外先进文化元素,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建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国际文化大都市。

抓好队伍建设 一方面,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要一支同心奋斗、勇于担当、敢打硬仗的干部队伍。要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中央“好干部”标准,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另一方面,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急需一支高层次、有影响力的领军型创新人才队伍。要加强引进培养“高精尖缺”人才,探索建立引资引智优惠政策,建立高效的引进人才扶持服务体系,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使郑州真正成为引进人才的“辐射源”,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以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为统揽,展现管城新作为

作为全市的中心城区、商都文化传承创新的主阵地,管城区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大家纷纷表示,商都历史文化区是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人文凝聚功能、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是全市“四大文化片区”建设的龙头工程和彰显国家中心城市文化魅力的靓丽名片。管城全区上下要倾心尽力,以打造“国际商都城市会客厅”为目标,全面提速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按照“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工作总格局,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十个方面重大任务、九大支撑性工程和六大基础性工作,以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为统揽,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突出项目带动、项目化推进,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和更大的决心全面建设“四个管城”,全面加快融入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步伐。

发挥优势,重塑郑州城市文化形象 管城区是郑州市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入选中国八大古都的核心基础,拥有商代遗址、文庙、城隍庙、北大清真寺、开元寺、夕阳楼、东里书院等历史遗存。管城区要充分发挥优势,主动扛起补齐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文化短板、加快“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建设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倾力聚焦商都历史文化区,点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统筹安排,推进商都历史文化区高标准建设 管城区作为商都历史文化区起步区建设的责任主体,要统筹安排,高标准、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完成。要围绕“商都再生、两河双环、商都资源、四场四园、古城复兴、庙院楼寺”的总体规划结构,打造文化园+休闲园+活力园,实现“商都展示、古都旅游及市民运动”三大目标,满足游客和本地居民多元化需求,为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增彩添色。

明确目标,确保商都历史文化区高水平运作 区有关领导在大讨论中指出,商都历史文化区作为全市“四大历史文化片区”之首,要有龙头引领的气魄和担当,确保项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作,真正将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世工程,力争在2019年底前实现“两院”片区和亳都古巷片区的街区开业运营。

创新发展,构建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充分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发挥管城区位优势,加快构建合理布局的城镇体系,加快全域城镇化,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积极推进空间布局一体化集约构建,推动城市功能整合和产业布局优化。

开放发展,全面提升优势资源集聚力 大家建议,以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为引领,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变“软资源”为“硬产业”;做大做强黄金珠宝业,加快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稳定提高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提升市场聚集度,增强辐射能力;完善和提升商贸服务整体功能和形象,提高商业文化内涵。

绿色发展,加快构建文化生态环境 要加快推进生态绿化与遗址文化内涵展示相结合的生态保遗工程。协调做好文物研究、保护、传承、利用和发展各项工作,坚持“建成一处开放一处”,确保遗址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衔接,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生态、文化支撑。

共享发展,全力以赴保障改善民生 大家表示,必须坚持从人民群众“食、住、行”“医、教、保”等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突出改善民生,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基础,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加快富民进程,真正让发展成果实现普惠共享。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89976 2017-09-27 00:00:00 三 献良策 绘蓝图 助发展KeywordPh管城回族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 扎实落地、全面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