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园博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8
双特刊助力,嘉宾盛赞“值得珍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日报、郑州晚报纪念特刊入园成风景
双特刊助力,嘉宾盛赞“值得珍藏”
郑报融媒记者现场多路直播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已久的郑州园博园终于盛大开园了,处处是一派喜庆、祥和、欢乐的景象。由郑州报业集团重磅推出的双特刊,成为园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郑报融媒记者 石闯/文 马健 周甬/图

双特刊也成了 园博园里的风景

“在‘薄报时代’,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今天真是太厚了,是厚重的厚。”9月29日上午,在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开幕式现场,来自太原的陈先生看到郑州日报《城中山林》、郑州晚报《一园胜景》大型特刊后,被深深吸引住了,一时爱不释手。

当日早晨,千余份散发着油墨芳香的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园博园特刊早早地运到了位于航空港区的开幕式会场,向参会的领导和嘉宾们免费发放,一份份报纸传递着一份份友情。大家争相传阅,更有些嘉宾一次取了两三份作为珍藏。

“不错!郑州晚报今天以百版规模推出《一园胜景》特刊,充分展现了郑州园博园的文化特色、建设历程及各行各业的辉煌成就,让大家对园博园的了解更深入了,也对园博园的未来树立了信心。”与会领导和嘉宾们忙里偷闲阅读郑州晚报大型特刊,不时点赞。

嘉宾盛赞 彰显厚重文化底蕴

“今天的郑州日报、晚报的确有看头,有收藏价值!也是一次成功的策划。”来自荥阳市旅游局的李海霞说,从内容到版式上,很大气,便于阅读和接受,也为商家搭建了平台。她和同伴们一起翻阅着日报、晚报两叠厚厚的特刊,边看边交流,时不时还露出笑容。

上午10点多,来自北京的闫先生坐在北京园一角认真地阅读着郑州日报特刊 《城中山林》。“翻开特刊,把园博园的特色都很好地展现了出来,具有冲击力,内容也翔实,角度新颖,十分精彩。”他说,他非常喜欢这期特刊,“特刊在包装上独具匠心,文字、图片、色彩尽显大气之美,体现了郑报厚重的文化底蕴,确实是一份值得珍藏的特刊。”

扬州市园林局工作人员曹磊表示,了解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文化,才能更加热爱居住的城市。对一座城市而言,首要的问题就是“文化认同”问题,这样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双特刊就是一份文化方面的有益尝试。他要把双特刊带回去,仔细品味。

当天的特刊,除了以纸质形式推出外,还特别以微信、微博、H5、客户端等新媒体形式推出,让身在园内外的人们都能够第一时间阅读到郑报人精心策划的倾情之作。在本报的官方微信、客户端上也收获了满满的点赞和祝福,并祝愿郑州日报、郑州晚报越来越精彩。

中国晚协会长 点赞本报百版特刊“创意夺人”

昨日,郑州晚报重磅推出的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园林博览会百版纪念特刊带着墨香与读者见面,金、木、水、火、土五大篇章,100个版的规模和精彩呈现,不仅让读者大呼过瘾,更引来全国同行及中国晚报协会会长的点赞。80多家品牌商家的积极参与,更让读者看到一个天地之中、黄河岸边的生态郑州,一个炎黄之家、华夏之根、商都之魂的文化郑州,一个国家中心城、国际大商都、航空物流港“诗与画的新郑州”的魅力风采。

“百版纪念特刊”网上电子版一上线,就引得《羊城晚报》《贵阳晚报》《南昌晚报》《平原晚报》等同行纷纷点赞。《羊城晚报》的朋友在媒体朋友圈留言:“策划好棒,‘金木水火土’用得巧。”《贵阳晚报》的朋友称:“我们正在思索生态城市、共建共享城市的宣传,正好有这个典范给我们启发,真好。”

中国晚报协会会长任欢迎看到特刊微信版点赞称:“仔细看了,大气而且创意夺人,商家整版宣传也不少。现在能出100个版的看不到了,效果奇佳。”

郑报融媒记者 樊无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92202 2017-09-30 00:00:00 六 双特刊助力,嘉宾盛赞“值得珍藏”KeywordPh郑州日报、郑州晚报纪念特刊入园成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