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独家责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独家责任
51岁农民和女儿一起考大学!被同一院系录取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51岁农民和女儿一起考大学!被同一院系录取
32岁“年龄差”让父女俩成为校园佳话,女儿赞老爸“很酷,是最好的榜样”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官网上,挂着父女俩入学的佳话。
在超级演说家社团,彭相虎和同学谈心得感悟。
“彭叔”在校园花坛读书。

“只想多学点知识”

“民工打工谋生,有啥不好?可是时间一长,不能打一辈子工吧?但要有所改变,没有文化不行。只想多学点知识,想着用知识改变生活和命运。”彭相虎说,认准了这个方向后,他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抓住一切时间去看书学习,并外出请教老师解疑释惑。

他说,女儿彭宋华也是如此,上了高三后状态不太好,大部分时间是待在家里自学。于是父女俩在家里相互切磋,相互鼓劲,“我的数学好一些,和女儿讲题多些,而女儿的语文、英语、文综好些,给我讲得多一些。”按照他的说法,连续4个月,他的作息时间都是和沙河市一中的作息时间表几乎一样的,每晚12点以前就没有睡过觉。

在这其中,他还从网络上搜集了一些大龄考生及名人克服困难的励志故事,这些都对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让他发起了一波又一波冲刺,不断地做题、总结,“我是一名复员军人,经历也丰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因此有毅力、有耐心,复习自学,并坚持到了最后。”

“每天学七八个小时,很有压力,后来我想学习嘛事在人为,孩子能做到的事儿大人更应该做到。”他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用心了就不后悔,真考不上明年再来。”

让他没想到的是,高考成绩下来,他考了282分,其中英语最少,仅有27分,不过河北省2017年高职(专科)最低控制分数是200分,他已超过了82分,比较满意。他对法律感兴趣,第一志愿就是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法律专业,“虽然是大专,但也算进了大学校门”。

而他的女儿彭宋华考了290多分,喜欢教育专业,第一和第二志愿报的都是其他学校的幼师专业,但因为成绩不理想,都未被录取。这时,彭相虎发现,他报考的专业正好有3个补录名额,就告诉了女儿,最后也被录取了,“我们父女考进同一学校和专业,算是巧合吧。”

“他是最好的榜样”

9月9日,是新生报到的日子。51岁的彭相虎带着女儿一起乘火车从邢台来到秦皇岛。他们俩都在环境科学系,只不过彭相虎学的是法律事务,而彭宋华学的是环境法学。

父女俩一起报到的消息,在全校师生中炸开了锅。年过半百的“父亲新生”彭相虎也格外引人注目。他的到来刷新了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建校以来全日制在校生年龄最大纪录。

入学后,10多天的集体军训,彭相虎也和其他同学一样,参加队列、内务等训练,不过考虑到彭相虎曾在部队服役,且年龄较大,教官对他没有太多要求。9月23日下午,在全校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验收上,彭相虎代表新生及新生家长发言:

“我是一名农民工,今年51岁了……自己辞工求学的行为,也是想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鼓励孩子们积极上进。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只想好好学习,在这3年里,不虚此行。也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让大学成为人生中光辉而充实的旅程。”

他的发言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不过,此事也在校园里引来了吐槽,“该叫爸爸还是叫同学呢?”“带爸上大学,想谈恋爱,难了。”也有人调侃,“要是男友和爸住一个宿舍,咋办?”

“压力肯定会有的,就是同学的目光吧,但是我觉得这压力吧,也能变成我的动力。”彭宋华说,自己和父亲的专业相近,公共科目父女俩会在一起上课,“毕竟我爸跟我一起来,可以有个照应,也可以相互促进,爸爸也鼓励我好好学习,毕业后考个本科。”

很多人好奇的是,和爸爸上同一所大学,会不会很拘谨,19岁的彭宋华说:“刚开始有些不习惯,我们父女俩相差32岁,不过我觉得爸爸说到做到,是最好的励志榜样,他很酷。”

彭相虎说,他和女儿在学校互不打扰,各有各的生活,见面了就是打个招呼而已。“开学一个多月了,课程紧张,对我们俩都是全新的生活,需要全新的状态,我们都在感受。”

“只要有心不算晚”

如今,彭相虎住在普通的6人宿舍里,考虑到他的年龄,学校给他安排了下铺床位。宿舍里是1999年左右出生的小伙子,和他相差30多岁,大家都很尊重他,叫他“彭叔”。

“可能和年轻人不一样,我不喜欢睡懒觉,一般早晨5点前起床,晚上10点休息,作息比较有规律。”彭相虎说,自己不会逃课,“算了下,一节课在85元左右,不听课就白糟蹋了。我不会去刻意劝阻同学别逃课,但以身作则做好自己很重要。”

对彭相虎的学习精神和行为,很多师生都是赞誉有加。环境科学系主任冯雨峰说:“老彭很有勇气,不顾年龄的牵绊,不顾世俗的眼光,选择坚持不懈读书,身体力行,不管对他的姑娘、在校新生还有老生来说,都是一个学习的榜样。他用实际行动为大家做了表率。”

现在,彭相虎加入了两个社团:超级演说家协会和志愿者协会。10月14日晚,在和超级演说家协会同学交流时,他说:“你不需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只要有心,无论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算晚。” 对于51岁成为大一新生这事,他有自己的感悟:“我觉得,一旦下了决心就要坚持到底,我这也是教给女儿做人做事的道理,哪怕是没考上我也问心无悔。”

“我母亲去世20多年了,父亲也走了10年了。”彭相虎还说,“现在看到同学们和爸妈开心地交流,心里一阵酸楚,我也多想和父母说说话,可惜他们永远听不到了。”

由于要来上学,他辞掉了工作,家里失去了经济来源。“报到前后,上班的大儿子彭跃华先后给我邮寄了5000块钱,学校也照顾我们让爱人来学校当了宿管员,也有点收入。”他说,父女俩上学的负担不算太大,但有空也想着打点零工,赚一些钱,贴补学费和生活费。

对于未来,彭相虎信心满满,“读完三年大专,想再升本科,这样下来也就56岁了,将来再考个研究生,快要60岁了。活到老学到老嘛,用知识改变命运,与年轻人共同创业,创建一个律师事务所,为身边的农民工兄弟解决实际困难,为社会传递一份正能量。”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95524 2017-10-18 00:00:00 三 51岁农民和女儿一起考大学!被同一院系录取KeywordPh32岁“年龄差”让父女俩成为校园佳话,女儿赞老爸“很酷,是最好的榜样”